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基学习笔记连载---正气篇
userphoto

2022.11.04 内蒙古

关注

正邪篇我们说了,中医面对疾病的时候,会先分出个正气和邪气。

正气,能保护我们的身体,不受邪气干扰;如果不幸生病了,正气还会积极地展开救援,让身体尽快地恢复健康。

听上去,正气好像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但实际上,正气可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因为正气,压根就不是某一种特定的气。

咱们之前学习气血的时候,提到过气的三种类别。

首先就是广义的,正气。其次呢,脏腑气,它们在脏腑尤其是五脏里,负责一些具体工作。最后是可以到处游走的气,叫做营气和卫气。

除了这三种气,我们还讲了血和津液,又补充了一些关于精的认识。

应该这么说,无论是脏腑气,还是营卫气,甚至是精血、津液,它们都属于正气的范畴。

因为,要维持我们的生命运行,要抵御外面的邪气入侵,所有这些内容,都是必不可少的。

这就有个问题了,正气的范围这么广,那你说的正气,到底是哪一种气?

中医往往会从阴阳的角度,把正气区分成阴气和阳气,这两大类。

阳气,就是那些让我们能感到温暖的,上升的,运动的力量;而阴气呢,就是那些给人带来滋养的,让人安静的,能够成形的物质。那我们先看阳气。

1、阳气

阳气对我们的身体,实在是太重要了。人体想要正常运转,就完全离不开阳气。

我们能够自如地呼吸,就是因为肺脏里的阳气在推动;我们吃下去的饮食物,能转化成气血,就是因为脾胃里的阳气在运化;喝下去的水能化成津液,变成小便,都是因为肾脏的阳气在工作。

除了这些五脏气,天冷的时候,外面的气温只有几度,但是我们的身体还可以维持在二十几度,靠的就是阳气。

我们生了病,皮肤上受了损伤,但是最后都慢慢地变好了,很多时候,靠的也都还是阳气。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帮我们理解阳气的作用,就是小朋友。

我们如果去留意观察一下婴儿,你会发现婴儿实在是太神奇了。

他们刚出生的时候,一般就只有六七斤、七八斤的样子。但是过了短短的六个月,半年之后,他的体重就翻番了。再到两岁的时候,他的体重又会翻番,就再涨一倍。

你能想象吗?自己的身体,别说半年了,给你十年、二十年,也不可能翻番地长呀。

那孩子为什么可以呢?我们不妨就从阴阳的角度来看一下。

我们的身体,这些皮肉筋骨、五脏六腑,都属于形的范畴。而有形的东西,从阴阳的角度看,就属于阴的一类。

阳化气,阴成形。也就是说,婴儿的身体,在半年里,从开始的六七斤,到最后变成十三四斤,相当于他身上阴的物质,一下增加了一倍。

那这些阴的物质,是怎么进到这个婴儿的身体里,变成他的一部分的呢?

一般情况下,婴儿的食物就是母乳或者牛奶,这样一些自然界里的精微物质,一些非常浓厚的阴精物质。

而要把这些浓厚的阴精物质,转化成身体的一部分,一定就离不开强大的阳气。

中医把小孩儿的身体叫做纯阳之体,什么意思?就是说他体内的阳气非常强大,强大到可以在短时间里,再化出一个自己,也就是和他体重相当的阴精物质,来供养自己。相比之下,我们再看看中老年人。人上了年纪之后,体重一般也会增加。但这种增加,就和小孩不太一样了。小孩从六七斤长到十三四斤,多出来的,都是身体必不可少的好东西,有用的东西;他长大了,长高了。

而中老年人,就不会再长高了;能变大的,一般就只有肚子了。这说明什么?

说明我们吃下去的饮食物,已经没办法被很好地化掉,变成气血了;反而更多地是以痰湿的形式,留在身体里。

一句话,老人身体里的阳气,和小朋友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那我们还凭什么,让老人也像小朋友那样,每天喝一袋奶呀?那些化不掉的奶,最后不都得变成痰湿吗?

好,这是说阳气,对于维护我们人体的正常运转,维护正常的生长发育,它很重要。这和我们日常的感觉也很接近。

我们说一个人阳气旺,一般会是一种温暖的,有力的印象。

不过,要说一个人身上阴气很盛,好像多少就会有一点阴森森的感觉了。

实际上,阴气对于维护我们人体的正常运转,同样地功不可没。

2、阴气

阴气对我们的作用,主要是滋润、涵养,提供那些有形的物质资助。

我们前面说,天气变凉了,身体能维持体温恒定,靠的是阳气;那现在如果是气温很高,超过40℃了,体内仍然可以维持一个相对恒定的体温,那靠的,就只能是阴气了。

晚上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有些人沾枕头就着,有些人翻来覆去也睡不着。这背后,也是阴气多少,在发挥作用。

一个人如果阴精充足,就有能力去滋养心神;神得到了很好的滋养,人才会安然入睡。

除此以外,我们的眼睛需要血液来滋润,我们的皮肤需要津液来滋养,我们的关节需要用津液来濡润,我们的骨头也需要用阴精来濡养。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离不开这些津液和精血的滋养。

如果细分一下的话,阴气可以大体分成三类:最表浅的,藏在皮肤、关节这些地方,是津液;更深一层,濡养筋肉、脏腑的,是血液;最深的,能濡养骨头的,是精髓。

具体内容,咱们在气血篇幅里大部分都说了。这里要补充的是,因为有了这些深浅的不同,所以各脏腑对阴气的意义就不太一样了。

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个,肝和肾。道理很简单,肝藏血、肾藏精;而精和血,都是阴气里比较深层的物质,是阴的根本和核心。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人和人的性情不太一样。

有些人就会很暴躁,遇到事儿会不冷静,动不动就发脾气、闹情绪。还有一些人呢,性情就比较地平和,遇到事情会比较冷静地去应对,不会动不动就发脾气。

古人说“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说的就是后面这种人。这样的人,我们会说他有修为,有涵养,对吧。

那,是用什么东西来涵养的?不惊慌,靠的就是肾里藏的精;不发怒,靠的就是肝里藏的血。说到底,就是我们身上的阴精物质。

所以,阴和阳,看上去是一对性情相反的气。

阳气看上去总是充满热情,像个红脸的汉子;阴气呢,就会很安静,像个白脸的书生。

我们的身体,正是由这一股正气,一红一白,来共同维护的。

我们再看个例子,出汗。中医对出汗的机理,有一句精辟的解释,叫做“阳加于阴谓之汗”,什么意思?

说的是当我们体内的热太多了,需要排出去一些的时候,这些热就会作用在津液上,把津液当做载体,通过出汗的形式,排出去。

热,可以是跑两圈跑出来的,可以是喝一瓶酒积出来的,也可以是生病的时候,正邪交争打出来的。

不管来源是什么,最终都变成了热,也就是阳气了。而津液呢,能滋润,能流动,像水一样,也就是阴气。这样,有阴有阳,我们才能出汗。

上篇里,咱们讲了一个案例。说有个人发烧,每天都会在晚上九、十点钟的时候,烧起来。我们分析他背后的原因,就是体内阴的物质不够了。

身体里的热,想要通过汗排出去的时候,发现没有津液了,这汗当然就出不来了,烧也就一直都退不下去。

如果一个人身上,阴气或者阳气真的就不够了,该怎么办呢?

3、伤阴耗气

中医对这两种正气不足的情况,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方法,用针、用药、用艾灸,都能帮我们把亏虚的正气给补起来。

但这些,都是我们以后要学的内容。今天要想和大家一起聊的,是关于生活。当一个人阳气或阴气不够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

该怎么做,相信大家都知道。要早点休息,不要熬夜;饮食要平淡,不要吃太多辛辣刺激的东西,不要吃太凉的东西,太油腻的东西;要适当地活动,不要成天都坐在椅子上,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

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那就不如换个角度,看看我们身上的阴气和阳气,都是怎么被消耗掉的吧?

首先,人和人的体质不太一样。有些人天生就不怕冷,有些人生下来就弱不禁风;有些人闭上眼睛就能睡着,有些人成宿成宿睡不着。

这些不是完全不可能改变,但是很难,这是一个大前提。

它就提示我们,像那些怕冷的,阳气不够的人,需要注意,下面对阳气有损伤的事,一定要少做;那些睡不着觉,天天做梦的人,下面损耗阴精的事,也尽量少干点。

接下来,耗伤阳气排名第一的,饮食。

我们需要先明白一个道理:每当我吃下去一口食物,看上去是我把食物给吃掉了,但是如果换个角度,其实也是食物把我的阳气给消耗掉了。

尤其是当我在吃这四类食物的时候,叫做生、冷、粘、腻。

生,就包括各种水果,各种生吃的蔬菜,以及生鱼片,生肉之类。

冷,就是各种寒食冷饮,像冰激凌、冰啤酒等等。

粘,指的是各种粘的,或特别甜的食物,像什么元宵、炸糕之类的。

腻,指的是肉、蛋、奶,这些油腻、肥腻的食物。

这些食物,对身体阳气的消耗,会超过普通的米饭和炒菜。不是不让吃啊,是在强调要有节制地吃。

有的患者,结婚几年了,不怀孕,你知道她吃水果,是怎么吃的吗?那是要用盆来数的,一天要吃两盆苹果,一盆葡萄。长期这么吃下去,牛也受不了呀,何况是人。

看她的脉,全部都是水湿象,对阳气的损耗非常厉害。

其次,是不动。我们说,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如果一个人平时阳气就不够,跑两步就喘,一般他就不太愿意活动了。可是,越不动,阳气就越虚弱。

所以,我们的建议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地增加运动量,只要不是大汗淋漓就可以了。因为出汗太多,或者太过劳累,反而会损伤我们的阳气。

再往下,伤阴气排名第一的,是熬夜。

千百年来,我们睡觉都是“日落而息”的,不过放在今天,已经明显不可能了。

冬天,七点钟天就大黑了,但是很多同学还没下班呢;对不少同学来说,自己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所以我们这说的熬夜,范围也得放宽一点,不要超过十点就好。或者再退一步说,要是超过十一点了还不睡,那就肯定算熬夜了。

其次,是思虑。不知你发现没有,人和人的性子不太一样。有些人什么事都不往心里去;有些人就不行了,有点事,就翻来覆去地琢磨。脑子里总是得想点什么,才踏实。

实际上,我们思前想后的时候,神一直是在跑来跑去的,对精血的损耗相当大。

有的人,身体很瘦,特别爱琢磨事,说经常是脑子都木了,还是停不下来,还在琢磨呢。这样对精血的损耗就太大了。

另外还有一点,在今天也非常常见,就是各种屏。手机屏、电脑屏、平板屏,不管是刷微信,还是抖音追剧,屏不离手,眼不离屏。

这种习惯,对阴血的损耗也是相当厉害的。

上面咱们是把阴阳分开来说的。还有一件事,可以一下子就把气血阴阳都给消耗掉,就是房劳。

总结一下,如果想要消耗掉自己的阳气,那就多吃生冷粘腻的食物,然后吃完了就坐着、躺着,不要动;保证用不了多久,你的阳气就消耗得差不多了。

如果想再进一步消耗阴血呢,那最好的办法就是熬夜,凌晨三点钟以前不要睡觉,眼睛一直盯着各种屏幕,使劲看,疼了也不要闭眼,要坚持;脑子一直要东想西想,不要停。

最后还有一个大招,可以快速消耗掉所有的气血阴阳,就是把自己的肾精给掏空,而且持续保持在空的状态。这锅咱们就不补了,让它一直都漏着。

如果把这些方法都用上,相信用不了多久,身上那点正气,就能耗干净了。

那如果不呢?如果还希望留下一点正气,那怎么办?那就从现在开始,学会止损吧,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好了,今天我们学习了正气的相关知识。我们把正气分成阳气和阴气,这两大类。

还说了哪些生活习惯,会对正气有损耗,需要我们注意。

正气的学习,就到这里。

作者:昀·紫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做的,只是扶正祛邪
中医基础理论——正邪两气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
大千老师讲《气道中医》之三十四
读经典辨“气”的实质
人体患病是否因为违背了阴阳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