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交通运输交响曲唱响南充

交通运输交响曲唱响南充

 

抢抓机遇攻坚克难
     “十一五”时期,是南充市交通运输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南充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最快、质量最好、成效最明显、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交通运输事业的快发展对全市经济社会的大跨越发挥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五年来,南充交通运输人有效克服冰雪、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沉着应对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抢抓国家加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入机遇,牢牢把握千载难逢的灾后重建政策,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市交通运输事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跨越。
    “十一五”期间,全市完成地方交通建设总投资170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了2.1倍,是“十一五”期间规划投资的1.9倍。截止2010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已突破20000公里,新增公路里程14468公里,比2005年增长261.5%。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115.349公里,新增里程34.949公里,比2005年增长43.5%;农村公路实现乡乡镇镇通柏油(水泥)路,村村通公路,50%的行政村通柏油(水泥)路,与2005年相比,乡镇通柏油(水泥)路率增长43.8%,建制村通公路率增长34.03%,建制村通柏油(水泥)路率增长46%;全市公路网密度达到26.68公里/万人,基本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
    快速推进高速公路建设,使南充与周边市、州的联系更加紧密。目前,全市已建成沪蓉(成南、南广)高速公路南充段66.972公里、兰海(南渝)高速公路南充段34.677公里、南充绕城高速公路13.7公里共115.349公里,构筑了成渝南两小时经济圈。正在加快建设的有广南、成德南、巴南、南大梁4条高速公路,南充段总长275公里。
   “十一五 ”期间,全市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约70亿元,共改造国省道公路733公里,其中,国道215公里,省道518公里;国道中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总里程的83%,省道中三级及以上公路占总里程的89%。全市国省干线公路网络逐步趋于完善,通达深度不断提高,通行能力明显增强。
   在快速推进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建设的同时,还着力强化农村公路建设,有效解决了农村群众“出行难”、“出行不便”的问题,使交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村公路每年以愈2000公里的速度递增,至2010年底,全市共建成通乡水泥路(油路)1973.04公里,通村通达公路4128.77公里,通村通畅公路3500.82公里,全面完成了省“十一五”规划的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实现100%的乡镇通柏油(水泥)路;完成建制村通达工程1942个3647公里,实现100%的建制行政村通公路;完成建制村通畅工程2589个4850公里,实现50%的建制行政村通柏油(水泥)路。
    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养护工作也不甘落后。始终坚持公路养护方针,不断夯实公路养护基层基础,切实加大基层道班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市场化、精细化,道路日常养护能力显著增强,服务水平大为提升。强力开展打击“黑车”非法运营和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非法运营和超限超载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营运秩序得到逐步规范。全面加强行道树和绿化带的管护力度,倾力打造精品绿色长廊,实现了国、省道公路绿化率达100%,县道绿化率达95%以上,全市干线公路综合状况指数由2008年的全省第七位上升到2009年的第三位。
     公路航道的快速发展,助推了全市各县(市、区)和各主要乡镇(街道办)以及重要水域车站、码头建设。到2010年底,全市已建成汽车客运站305个,其中一级车站4个,二级车站 10 个,三级车站9个,乡镇站 282 个;建成乡镇客(货)码头106个。
     构建立体交通枢纽,南充将嘉陵江航道复苏作为重中之重,依托嘉陵江丰富的水域资源和无可比拟的自然秉赋,奋力再现“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繁忙水运景象。境内规划建设的9级航电枢纽,已建成7级,在建的2级已全部完成主体工程。随着航电枢纽建成,省政府已将嘉陵江IV高等级航道建设和南充港口群建设纳入总体规划,目前,作为全省“四江六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南充港都京多用途码头作业区一期工程已经成功签约,即将展开建设。IV高等级航道和南充港口群建成后,500吨级船舶、1000吨级船队可以直达上海,实现“江海联运、通江达海”的目标。
高点定位 统筹兼顾
  “十二五”期间,机遇与挑战并存!
  “十二五”是加快南充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构建全省重要的次级交通枢纽和川东北区域中心交通枢纽的关键时期。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大以交通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加快南充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迎来了新一轮的大好机遇。
市交通运输局蔡局长表示:“我们将牢固树立‘大交通、大枢纽、大发展’意识,坚持高点定位,统筹兼顾,致力于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要。”
    “十二五”期间,南充市交通运输局将综合考虑道路、水运、航空各类运输方式互补,各级枢纽层次的衔接和交通功能的配套,全面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各种运输方式布局合理、结构完善、便捷通畅、安全可靠及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着力将南充建成为以高速公路、铁路为骨架,航空运输为羽翼,二级路网为支撑,农村公路为基础,高等级航运为重要通道,枢纽站点、港口码头为依托的城乡一体、连接东西、贯通南北、通江达海的四川重要的次级交通枢纽和川东北区域中心交通枢纽。成为成渝经济区承东启西、南传北递的重要交通节点,并最终建成为“西三角”经济圈的关键枢纽,辐射川东北、渝西北、秦巴经济区南部,真正实现历史赋予南充的“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的使命。
    “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南充至绵阳、南充至泸州、南充经营山至达州、巴中经营山至广安至重庆、绵阳经阆中(与苍溪之间)至巴中、遂宁经西充至巴中、营山经蓬安至仪陇新政、南充“二绕”、南充至德阳9条高速公路。目前,除南充至德阳高速公路尚在积极争取外,其余8条高速公路已纳入省高速公路规划,这8条高速公路南充段总长450公里,总投资约410亿元。这批高速公路建成后,南充高速公路网将在市区形成“米”字型放射状大枢纽,在全市形成两纵两横的“井”字型大通道,使南充成为省内拥有高速公路数量和通车里程最多的二级城市。
    从统筹城乡发展、关注民生出发,南充市交通局精心谋划建设一批国省干线上档升级和广大群众迫切需要的交通建设项目,努力实现二级路网全面高级化。农村乡镇实现水泥或柏油路联网互通,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社社通公路。
依托嘉陵江流域丰富的水域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及省委、省政府加快嘉陵江航道和南充港建设政策,将努力实现嘉陵江IV级通航;规划建设南充港5个港区、11个作业区、72个泊位,总吞吐能力2068万吨,总投资100亿元。其中,一期20万标箱集装箱码头建设投资13.8亿元,力争2014年建成。
     南充交通运输人将拼搏奋进,乘势而上,努力实现全市交通运输事业“十二五”更好更快发展。
 
(局办公室/局科教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川省南充市概况
峥嵘七十载,南充十大事
电视专题汇报片
盘点2018年合肥交通运输发展四大关键词
信阳添彩“四个河南”之三:立体交通畅通天地
黄石进入“半小时交通圈” 开启“交通强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