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奥数天才到普通数学老师,付云皓的“坠落”中最遗憾的是什么?


人生是多样的,成败是无常的,不管付云皓们是自主选择还是顺流而下,所有自食其力的活着的人,都不应该受到嘲讽和指责。

——遇言姐

近来,《人物》杂志一篇自带节奏的《奥数天才坠落之后》在网上招致骂声一片。

该报道勾勒出一个曾经的IMO冠军自北大肄业后在二本院校从事师范教育的人生经历,被网友认为带有强烈的预设立场和偏颇的价值观念。

尤其是标题中刺眼的“坠落”二字令人无法直视这篇本应以“不伤害受访者”为底线的报道。

▲夺得奥数奖牌的付云皓

稍后,受访者付云皓本人发长文回应《我没有坠落,我正在脚踏实地处》,指责记者刻意“烘托悲凉、伤感、遗憾的气氛”, “浓浓的过气网红既视感”。

付云皓反驳道,自己活的很快乐很充实,没有为选择从事基础工作而后悔。

▲《人物》报道和付云皓的反驳文,付云皓质疑记者把自己的照片都弄成了黑白的“用来烘托悲凉、伤感、遗憾的

关于这场风波的讨论,网上早已是沸沸扬扬。

在此,遇言姐既不想附和成功学的鸡血,也不想炮制反成功学的鸡汤。说实话,无论是《人物》杂志的报道,还是付云皓本人的回应,我都是存有疑问的。

天才黯然坠落,还是脚踏实地?

对于这个问题,在我看来,网上那些沸沸扬扬的二元论都不如马特·戴蒙主演的老电影《心灵捕手》来得贴切契合、发人深思。

比起价值观站队,遇言姐更想说的是,在无常的人生中,若能遇到一位卓越的导师是何其幸运、何其重要的事。

▲《心灵捕手》电影截图

这是否是你“下意识选择”的人生?

在《心灵捕手》中,对男主角Will影响最大的两位老师,也曾是大学时代的好基友。

后来,他们一名成为了获得菲尔德奖的知名数学教授,另一名委身于不入流的社区学院,对着打盹、发呆,只有在听到荤段子时才生机勃勃的学渣们讲解心理学。

▲罗宾·威廉姆斯扮演的肖恩老师,曾经同学们都看好的他并未能成就一番“伟业”

在《奥数天才坠落之后》一文的开头,作者这样写:

他(付云皓)一屁股坐在讲台前的椅子上,抚平呼吸、打开公文包、掏出讲义,像台机器似的熟练地往外蹦词儿……同学们都有些昏昏欲睡,在这所以培养小学老师为目标的二本师范学校,初中数学内容对学生来说似乎有点太难了……记者问旁边一个一直埋头刷微博的女生,知不知道这个老师是谁?

这一幕跟《心灵捕手》中肖恩老师的授课场景何其相似。

为着如何引导叛逆天才少年Will,蓝博教授和肖恩老师大吵一架,蓝博指责肖恩懒散放纵才会沦落至此,肖恩则是这样回击的:

我不去同学会的原因,是因为受不了你的眼神,那种屈尊难堪的眼神。你认为我失败,你认为我可怜,但我自己知道我没有搞砸,我为自己感到骄傲,这是我的自主选择。

听起来跟付云皓回应文中的“从我个人的观感来衡量,我并未觉得自己在陨落,或者是已经陨落”如出一辙是不是?

但注意了,肖恩老师的辩白中有一句重要的台词“下意识的选择”(conscious choice)。

在付云皓的回应中,虽然他谈到了“学术研究不在殿堂之高”、“优秀的人从事基础工作不可耻”、“平平淡淡地生活不是失败”、“ 让人成长得更接地气些”,但始终没有正面回答在二本院校培训小学教师是否出于自己“下意识的选择”。

2007年,两届IMO满分金牌获得者付云皓因为物理重修不及格未能获得北大毕业证。老师避而不见、班主任懒得管,整整两年里,对前途绝望的付云皓在暗无天日的游戏中麻醉自己。

当时,是时任广州大学计算机教育软件研究所所长的朱华伟将他从泥潭中打捞出来。朱老师四处游走,费尽心思,为付云皓一人开设了广州大学“数学教育与数学奥林匹克”的硕士学位。

2011年,付云皓硕士毕业,报考清华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博士,但由于长期专注与竞赛训练导致通学能力下降,未能通过考试,之后,他留在广州大学继续念教育数学的博士。

由此看来,付云皓在最初进入数学教育这个领域时,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对于什么样的工作才是有价值的工作,《心灵捕手》中同样体现出二元论之外的认知。

四处打工的杠头少年Will质问肖恩老师:

搬砖有什么不对,修车有什么不对,做清洁工有什么不对,我有工作,我有价值,你们干嘛非把我往数学研究上逼?

肖恩老师是这样回答的:

没有什么不对。但你为什么挑选在世界一流的学府做校工,为什么会在夜里偷偷演算顶级方程式,你真正想做的是什么?

你是在为自己的失意圆场,还是真的热爱自己的工作?说实话,这是一个有些冒犯的问题。

在此,遇言姐并非针对付云皓,毕竟,他人的人生跟我毫无关系。我只是在想,如果付云皓在迷惘的少年时代也能遇到一位像肖恩一样富有远见、耐心、洞察力与同理心的导师,他的人生是否会不一样?

▲Will说,自己想做个牧羊人,买块地放羊。对于这碗小清新们至爱的鸡至爱肖恩老师直接爆粗:滚蛋,回家

遇到一位卓越的人生导师何其重要

电影《心灵捕手》,重点在于天才背后的“捕手”。

令遇言姐印象最为深刻的是,Will的两位导师志趣不同,性格不同,但皆是无私、慷慨、毫无偏见,一心提拔这名问题少年。

蓝博教授看到Will糟蹋自己的天分急得彻夜难眠:

这个孩子有天赋却没有方向,我们应该给他方向。

肖恩老师则是一再拉住焦虑难耐的蓝博教授,告诫他,Will的兴趣只能待他自己去醒悟,逼迫只会适得其反。

在这两位教授的交替引导下,Will最终确立了一生志向,不仅如此,人生观推倒重建的他终于鼓足勇气去追求真实的生活。

剧中,面对Will的各种挑衅和对抗,肖恩老师有一段精彩的教诲:

如果我问你艺术,你会跟我谈米开朗基罗,他的政治倾向,他和教皇的关系,他的性取向。但你不知道西斯廷教堂的气味,你从没站在那观赏过美丽的天花板。

如果我问你女人,你会引述十四行诗,你或许上过几次床,但你不懂得在遇到那个对的人时,感觉是上帝让天使下凡拯救你于地狱。

如果我问你战争,你会引用莎士比亚的话“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没有过把好友的头放在膝盖上,看着他咽下最后一口气。

毫无疑问你是个天才,但在你身上,我没有看到智慧和成熟,你是一个自大的傻孩子。

近年,国内一流院校皆称仿效牛津、剑桥,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亦师亦友,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不止于学术的,更为广阔的人生方向。

十分可惜,付云皓没有遇到一位胸怀宽广,能够指点他于迷津的导师。

在《奥数天才坠落之后》一文中也提到,物理重修不及格后,老师存心避而不见(即便分数不能改,跟学生聊几句总可以吧);班主任跟付云皓聊了几分钟后既“决定不再插手付云皓的一切事务”。

觉得自己被全世界抛弃的付云皓在整整两年里,过着自甘堕落的日子。而他的老师们都默认这个“怒气冲冲”、“觉得自己很牛”的年轻人活该吃点苦头,没有人试图拉他一把。

学生时代的堕落,主要责任诚然在付云皓自己,但那些冷酷势利、心胸狭小、精英至上的老师们何尝又尽到了导师的职责。

▲类似的事件发生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暮年诗赋动江关”的数学家张益唐在58岁一举成名之前,博士毕业的他因为没有获得导师莫宗坚的推荐信而找不到工作,所幸同学们同情他的境遇,给他提供了一份在快餐店记账的工作,勉强得以糊口。

而就在张益唐发表孪生素数猜想的几天后,若干年不曾联系的莫宗坚发文称,自己当年不写推荐信的原因是不想束缚住学生。或许重重阻难,大器晚成才是张益唐的宿命。

这番言论被网友直指无耻粉饰。

▲《心灵捕手》中,蓝博教授的助理对Will说:很多人无从知道自己的天赋,因为找不到相信他们的老师

不管付云皓选择重归数学研究还是继续师范教育,遇言姐都祝愿他能从自主的人生中获得享受与愉悦。

34岁的他还是一位青年,谈不上“坠落”和“巅峰”。他的人生还有很多种可能性。

最后,从“北大屠夫”到“人大村妇”到“清华保安”,诸如此类的“坠落”文隔三差五刷屏一番,我们需要对“失败者们”多一些尊重。

毕竟,人生是多样的,成败是无常的,不管付云皓们是自主选择还是顺流而下,所有自食其力的活着的人,都不应该受到嘲讽和指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的教育—电影《心灵捕手》
心灵捕手:一位数学天才的故事
谁能拯救你?| 《心灵捕手》| 捕心追影
《心灵捕手》:忘掉过去的伤,才能走好未来的路
【评论潮】《心灵捕手》观后感
《心灵捕手》观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