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奶奶的故事

其实,这个题目已经在心里酝酿很长时间了,一直想写写关于奶奶的故事,想记录下奶奶给我们讲过的故事,但身陷凡尘琐事,迟迟未能动笔。直到2020年2月20日,农历正月二十七,奶奶走了……两个多月来,几次打开文档,又因为情难自已而搁置。今天听朋友讲起自己的奶奶,竟忍不住落泪。有些伤痛,不提不碰仿佛不存在,一旦触及就会让人痛彻心扉。

原本打算春节后回老家看望奶奶,但由于疫情影响未能成行。同样因为疫情,没能回去送奶奶最后一程。见最后一面,在我们的观念里,是对生死相别的人最大的安慰,这也是我耿耿于怀的原因吧。

奶奶高寿,享年98岁。近两年身体和精神明显衰弱,就算早有心理准备,母亲打电话告诉我的时候,还是感觉心一下子空了一样,还是忍不住痛哭流涕。道理都懂,只是,心意难平。奶奶走了,我又少了个回家的理由……


奶奶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见证了世事变迁,经历了风雨苦难。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奶奶一生平凡,没有精彩传奇,也不会断文识字,但她却用言传身教感染、教育着我们。
奶奶像所有过过苦日子的人一样,一生节俭,用碎布头缝制马扎垫子,吃饭掉的饭渣渣要捡起来喂鸡,东西坏了缝缝补补能用就行……
奶奶经历过战争,经历过中年丧夫、晚年丧子,但她却在苦难中学会了平和与乐观。当现实不能让人心安时,只能自己劝说自己。


奶奶与人为善、心怀感恩,在家庭兴旺时能够对贫苦的人慷慨施以援手,也在最困难的日子里得到过旧邻的帮助,但她常常念叨的却是后者,总告诉我们当年谁家谁家在我们困难的时候怎样送衣送食。
奶奶属于最后一批裹脚的女人,小时候经常看着奶奶缠脚,她就给我们讲当年她缠脚时怎样疼、她怎样偷偷把裹脚布松开、怎样偷偷把脚往回掰……每次讲时,她总是羡慕我们赶上好时候,不用裹脚,而我当时总想着奶奶身上竟然也有敢于反抗的精神,觉得骄傲。
虽然生在封建旧家庭,但是奶奶一生不信鬼神、不畏旧传统。即使给我们讲很多关于鬼神的故事,但在春节这样祭奠的大日子里,我也从来没有见过奶奶下跪磕头。在农村,老太太盘个发髻似乎是默认的发型,但奶奶却觉得短发凉快,在我还上小学的时候吧,就剪了齐耳短发。


奶奶没有上过学,不认识几个字,但她却很好学。她小时候家境尚可,但女孩子是没有机会进学堂的,她就跟着叔叔、哥哥们学习一些。后来我们上学了,也经常问我们这个字念什么、那个字念什么,尽管转头就忘了,下次还是会很认真地问。
懂得克制,这也许是奶奶长寿的原因吧。奶奶从小体弱,所以格外注意爱惜身体,即使她很爱吃的东西也不会多吃,该忌生冷忌生冷,该忌甜食忌甜食,从来都能很好克制自己,因而她几乎是不生病的。在她八十多岁的时候,村里医生给她检查完身体,还感慨奶奶的身体状况比母亲一辈的还要好。


奶奶像所有勤劳的家庭妇女一样从不闲着,尽管她这一生没有从事过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擦擦洗洗、缝缝补补,很少让自己无所事事。奶奶五六十岁的时候就已经老花眼,穿针引线经常让我们帮忙,但后来居然好转了,母亲常说,你奶奶的眼神比我的强多了。所以,她能在九十多岁的高龄还自己缝衣服,我曾多少次跟人炫耀啊!


知足常乐。尽管奶奶这一生历经坎坷,但是她对生活却始终保持知足的态度。她常说,现在的生活跟以前的生活比,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现在很多吃的、用的是她以前见也没见过、想也没想过的……虽然生活并不算富足,虽然很多东西我们还没有让她见到,虽然很多好吃的我们还没能给她买回去……


奶奶对我们的教育,还通过一个个传说和故事,二十四孝、杨家将、各个崮的来历、各种民间传说以及她叔叔、哥哥们的抗战故事等等,那是我要写的另外的奶奶的故事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笔记】趁现在,赶紧写下母亲的故事
奶奶,你是天上的哪一颗星星
缅甸华人“缠足”女子的一生
有声读物丨一把“老锁”
【大荔文苑】李冬花:奶奶留下的剪刀
百岁老太5岁裹脚浸满血水 一生难买一双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