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安银行:中报表现稳健,“科技+金融”融合发力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顾名思义,就是资金的融通。金融活水的流动,浇灌润泽实体经济,也让金融的涓滴细流汇聚成河,澎湃奔涌。

这是金融、实体经济同生共荣、繁茂经济的壮阔画卷。从金融的本质来说,它首先就源于为实体经济融通资金,脱胎于实体经济,成长于实体经济。

平安银行近日就交出一份金融与实体经济共融发展的答卷。

平安银行(000001.SZ)2023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86.10亿元,同比下降3.7%,主要受持续让利实体经济、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实现净利润253.87亿元,同比增长14.9%。6月末,平安银行资产总额55,005.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4,391.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

这是一份整体稳健、符合预期的半年报,也是扎实服务实体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金融答卷。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的初心。”首次出席业绩会,平安银行党委书记冀光恒“掷地有声”。朴实的言语背后,道出平安银行扎根实体经济的本分与定力。

这在当前宏观经济压力加大、风险挑战增多的大环境下,更显珍贵。

中报显示,至6月末,平安银行企业贷款余额13,732.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1%;对公人民币一般贷款余额达到8280亿元,较年初增长825亿元,增幅11%。

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方向上,平安银行重点投向了制造业、绿色金融、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领域,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212亿元,增幅10%;对公贷款(含本外币、不含贴现)的增量中,制造业贷款和绿色金融贷款的增量占比68%,对制造业、涉农、绿色、普惠等领域的FTP补贴(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的优惠政策)超过6.5亿元。

在整体营收、净息差承压的情况下,平安银行以长期深度经营的视野,耐心推进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滴灌。

净息差是银行净利息收入和银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是衡量各类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数据显示,上半年,平安银行利息净收入626.34亿元,同比下降2.2%。截至6月末,该行净息差为2.55%,较去年同期下降21个基点。对于利息净收入下降,除利率定价因素外,主要是平安银行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影响净息差下降。

在寒见逼人的大环境中,牺牲短期收益,在资产端持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正是基于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坚定信心。这背后,有立足长远的经济学考量,也有“国之大者”、矢志金融报国的责任担当。

在平安银行的谋划中,这并非是一腔热血,更多是深思熟虑的运筹帷幄的与科学理性的决策——拒绝急功近利,夯实可持续稳健发展的根基。

在支持实体经济和减费让利的同时,平安银行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人均产能。在营收总体保持平衡的情况下,净利润达到双位数的增长,有着降本增效的一份功劳。

在资产负债的经营上,平安银行通过进一步调整负债结构,加强多元化升级资产和收入来源,通过稳定低成本负债来实现服务实体经济的基础。

中报显示,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03%,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逾期贷款余额及占比较上年末实现双降;拨备覆盖率291.51%,较上年末上升1.23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良好,彰显“资产质量整体平稳,风险控制能力较强”的韧性。

经营提效、资产质量管控,仅仅是平安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系统工程的一个缩影。对于这一份长期事业,平安银行握指成拳、综合施策,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沿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明的方向,平安银行推出支持实体经济“十五条”举措,从组织推动、资源配置、团队建设、风险政策等方面针对性发力,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覆盖广度。

在科技引领的战略指引下,平安银行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商业银行典范,更是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助推器”作用,积极运用数字科技能力,结合市场化手段,持续创新产品,重塑服务流程,靶向发力,破局部分产业链金融供给不均衡不充分、融资难融资贵等老大难问题。

以该行推出的“数字贷”为例,针对有融资需要但缺乏抵押物、缺乏信用的制造业中小企业,平安银行通过引入工业物联网技术,在合理评估客户资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帮助企业实现信用的有效变现,缓解制造业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面向数字经济、面向现代化产业,平安银行布局“数字化驱动的新型交易银行、行业化驱动的现代产业金融”两大赛道,从客户需求出发,通过长期深度经营,培育并做强中坚客群,夯实对公业务发展基础。数据显示,在现代产业金融领域,平安银行今年上半年加大力度聚焦了新能源、新基建、新制造“三新赛道”,实现“三新赛道”资产投放规模9932.25亿元,同比增长33%。

面向中小科创企业,平安银行依托专利数据挖掘,搭建专利价值评估模型,通过智能客户画像和大数据风控手段,实现了科创金融的精准服务。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细胞,小微活,就业旺,经济兴。小微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旺盛,且往往有短、平、快的特点。但小微企业群体,尤其是制造业小微企业,由于资产资质等积淀较少等原因,很难获得传统信贷支持。针对该类型企业痛点,平安银行实施 “三真”策略——真小微、真信用、真普惠,全面推动进阶“智能化银行3.0”,借助大数据、AI、物联网、区块链等领先技术,深入供应链场景和生态,力求提升普惠金融的广度、深度及智慧化。

数据显示,2023年6月末,该行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不含票据融资的小微企业贷款累计户数105.97万户,其中贷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下的户数占比85%。处于产业链最底端的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占绝对主体;贷款余额5,775.7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3%,其中信用类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02.15亿元,占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为17.4%;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累计发放额2,354.29亿元,同比增长18.5%,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去年全年下降0.98个百分点,不良率控制在合理范围。该行持续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上半年,该行新增投放民营企业贷款客户占新增投放所有企业贷款客户达70%以上;2023年6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4.0%,在企业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为74.5%。

在绿色金融方面,平安银行数字技术的运用,高效缓解了绿色信息不对称、绿色数据不健全等行业问题,通过积极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重大项目,全面助力实体经济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2023年6月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1,266.7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4%。

以打造系统工程的高度进行战略谋划、科学施策,“金融+科技”一体推进,协同发力——在实体经济最需要金融润泽的当下,平安银行坚守初心,保持定力,用行之有效的举措策略、踏实苦干的奋斗姿态、创新有为的干事热情,着力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供给,持续提升实体经济服务能力与服务质效,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金融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如金融与实体经济相辅相成,平安银行将自身发展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以更大作为更积极贡献,在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过程中,平安银行也在夯实可持续健康发展长青基石,实现自身向上向好发展,行稳致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平安银行三季报:持续支持实体经济 经营业绩整体稳健
严控经营性贷款资金违规入房地产市场
平安银行行长胡跃飞:打好对公“五张牌” 降本增效反哺实体经济
深化转型激发强大动能!平安银行2021年净利润363.36亿元,大幅增长25.6%
平安银行沈阳分行正式开业 当日存款余额达278亿元
银监会召开2015年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