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中的不速之客——蟋蟀

        不知何时,家中突然冒出一只蟋蟀。那是大约一周前的一个晚上,我在客厅看电视,正在专心致志看一部电影,突然在阳台方向传来“唧唧唧、唧唧唧... ...”的叫声。是蟋蟀的声音,高楼的屋子里怎么会有蟋蟀呢?想来思去,最有可能的是妻子在外面挖掘花土的时候,不小心把带蟋蟀卵的土壤也带了回来,然后它发育长成了。

        自此,每天晚上家里就会有蟋蟀“唧唧唧、唧唧唧”的声音,有时它会不知不觉穿过客厅跑到厨房进行独唱表演,有时也会躲到卫生间一展歌喉。

       蟋蟀也叫蛐蛐,它是一种好斗的昆虫,在我老家的田地里,特别是在玉米杆或者高粱杆下面经常藏有,小的时候没少捉。它身长大约二十毫米,头上长着一对长长的褐色触角,比它的身子还长呢。它有三对脚,前面的一对又细又长,而且还长着许多小刺。公蛐蛐有两条又小又细的尾巴,而母蛐蛐却有三条尾巴,中间的那条长些,就像一个横写的"山"字。 秋天是它最活跃的季节,经常传出那优美的歌声。它的声音并不是从嗓子里发出来的,而是翅膀振动发出的。

        历代有很多文人墨客对小小的蟋蟀都有不惜笔墨的描述——

        唐代文学家、政治家李德裕以虫作赋说:“露华肃,天气晶。碧空无氛,霁海清明。当其时也,草木阴虫,皆有秋声。自虚无而响作,由寂莫而音生。始萧瑟於林野,终混合於太清。”借虫之意趣抒发心胸之旷达。

  
  北宋的欧阳修在“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的慨叹之余,称颂:“如波涛惊夜”的秋声为“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清代的薄松龄笔下脍炙人口的《促织》,更将小小的蟋蟀幻化成由天而降的游侠。这言不尽的小虫甚至改变了世道一贯的死之悲哀。民间常有人说某某死了,那是听蟋蟀唱歌去了。死亡的恐惧竟成了快乐的升华。这普普通通的直翅目小虫,这弄君王又恋百姓的神秘精灵,它着实地文化了老百姓的生活,又深入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

        有时也在想,作为一只蟋蟀演绎出的文化,能在五千年造龙文化一统天下的惨淡境遇中生机绵延,并非简单的人文惯性使然,更在于它促进人自身情感和心灵世界的拓展。

          当夜深人静之时,躺在床上,家中蟋蟀的歌声就不知从何处飘了出来。寂静的黑夜里,嘹亮的歌声里透析着摄人魂魄、匹凌秋霜的气概……

       闭上眼睛,想象它油亮透嫩的身体、耸动敏捷的触须,颇象神机英发的将军,更象秋日的精灵,带我回到了老家农村那空旷的田野,还有那熟悉的空气味道。

良子提示以下内容也很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蟋蟀独知秋令早
像蟋蟀一样学会自得其乐
【虫王争霸】超精彩!打不死的小强!罕见的空中抡夹!斗蟋蟀斗蛐蛐
草虫系列·咏蛐蛐·七绝·中华新韵
争强好斗大将军
蟲與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