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池塘”中躺下的麦子

       在去年十月份的时候,老家普降暴雨,连绵近一月时间,导致农民种植的花生眼看成熟却无法收获,眼睁睁的看着那些本来能带来些许好收成的花生在泥地里、在水田里浸泡而束手无策。就算有一些农民朋友冒雨把花生薅回家,也由于天公不作美阴雨连绵而不能晾晒,就那样变霉出芽,去年痛心的那幕每每想起来都令人感到十分痛惜。

       当时有感于农民的不易,分别在10月14日以及20日,短短一周之内连续发表两篇文章,《今年花生多收了二三百斤》和《泥地里的劳作,每一步都应得到尊重》,得到了很多农民朋友的支持,也获得了很多远在外地发展而时刻关注老家灾情变化的老乡们的赞许。

       近一段时期,正是老家麦子成熟的季节,眼看丰收在望,孰料又赶上阴雨连绵,甚至暴雨数日倾下,乡亲们看着一年的收成就这样被暴雨侵蚀,真的欲哭无泪。

       这个社会本来对农民就有很多不公平,譬如住房,譬如上学,譬如卫生,譬如医疗,譬如社保,譬如伤残的赔付等等。我的父辈们以及仍在老家的那一亩三分地弓腰刨食的乡亲们,他们的处境和城市生活水平真的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现在比以前好了很多。

       他们每天背朝蓝天面朝黄土在田地辛勤的耕耘,期望获得不错的收成。坦率地说,就算收成不错,仅仅依靠田间地头那点微博的收成,可能能填饱肚子,但是农村的人情来往,家人的头疼脑热,孩子上学等等开支显然是顾不住的,还需要在农闲时节出外打些零工才能顾住(还不敢说万一有个大病大灾的)。收成尚可尚且如此,遇上诸如这样老天不长眼的天灾,农民朋友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我知道做农民的不易,况且我的至亲的姐姐和哥哥他们仍在老家坚守着,我很清楚他们挣钱的艰难,其实,他们就是整个农村的缩影。他们贡献最多,所得却最少;他们付出最多,但是却受难最重。他们靠肩扛手推,养活了全中国十四亿人,然而,他们却被一本户口簿钉在农民那一个特定的称呼里。

       农民苦,农民难,农民一辈子不清闲。卧倒在田地水中的麦子,你如何对得起精心耕种、悉心照料、辛勤付出的主人?苦,农民苦;难,农民难!

这一大片一大片卧倒在像池塘的田地里的麦子,看着让人触目惊心,令人心疼不已。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雨前的金黄色和雨后的墨黑色麦子,形成巨大的反差,截然两样。

长时间被雨水浸泡,麦穗先是变黑,接着发芽,如此景象,怎不令人心痛!

良子提示以下内容也很重要——

       本文图片由☪曄☪ 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岁月留痕(七)——我的父亲
故乡的麦子熟了吗?
种苞谷
被雷阵雨铭记的那些收麦的过往
【短篇即兴小说】农 民
【创作大赛】纪念老家的一块地 || 王小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