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阴张侯:从思想深度来看,《道德经》远远不如《金刚经》

先来看“般若”这两个字。

般若是古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大智慧”“终极智慧”。“金刚般若波罗蜜”,这个名字就强调了这部经揭示的不是一般的智慧,而是关于人生和世界的根本看法,关于世界存在的根本思考,关于人和世界关系的终极问题。

某种程度上,《道德经》和《金刚经》的异同,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和古代印度人对世界和人生的不同看法。

到了近代,中国人则陷入唯物主义的泥淖,唯物主义本身当然没有大错,但关键看你怎么理解这个“物”。物是现象,而非物质,宇宙也没有物质。

现在通行的《道德经》(王弼所注)一共5162个字,其核心思想就四个字,即“人法自然”(这四个字并没有出现在《道德经》里,但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依照等式的传递性,可以得出“人法自然”),

《道德经》虽然没有在中国文化里成为显学,但历代注家极多,非常符合顾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

鸠罗摩什翻译《金刚经》,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分为三十二品,一共5130个字。

我们有理由认为,老子怀念的是母系氏族社会,中国古代的典籍,大多都是站在统治者层面,为帝王出谋划策的所谓“帝王之书”,最典型的比如《资治通鉴》。

《道德经》可贵就可贵在,其思想堪称是“fan动的”,老子提倡弃智绝学,呼吁人们回到文明诞生之前的社会状态。

《金刚经》则有所不同,毋宁说,它和古希腊式的思辨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文本来看,它是须菩提和佛陀的对话,其“题眼”在于最后的四句偈语。

老子对于当时的社会问题看得很清楚,他的解决方案是退回到文明之前的状态;佛陀则致力于解决人生的问题,认为众生皆苦,一切有形的存在都会灭亡,从而让人们不执着于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对于整个宇宙来说,生命的出现是否是一个意外?生命的出现,对于地球来说意味着什么?生命(尤其是人类这种高级生命)和宇宙的关系是怎样的?

必须承认,古代中国思想家在这些问题上的思考深度,远远不及古印度的哲修者。

热力学第二定律(亦称为熵增定律)认为,在一个封闭的、不和外界发生能量交换的结构体内,热量总是自发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从138亿年前的一个质量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奇点,演化成今天浩瀚的宇宙,这个过程可谓是无序的,以人类的认知能力,也看不出宇宙演化的目的,

如果没有其他力量的参与,这个无序的演化过程,是很难诞生出人类的。

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也倾向于认为,人类是精心设计出来的,尽管这种“设计”不那么完美。

倘若宇宙的演化是没有目的的,那么人类的出现则是纯偶然的,是违背熵增定律的。人这种高级生命活着,每一天都是在和大自然对抗,生命本身是一个熵增的过程,熵增到一定程度,人就必须死亡,为了对抗这种趋势,人类要不停地吃饭、进食。

生命的出现,本身就是地球环境恶化的产物,从最早的单细胞生物到今天身体结构复杂的智人,从一草一木、一只猫一条鱼、大象蓝鲸、飞鸟走兽,一切生命同祖同源,万物一系演化。

两千多年前,佛陀是在拿着显微镜看待这个世界,

对于佛教这种来自天竺的高级思想,中国人不能全盘接受,更无法像印度苦修者那样,放下世俗生活,去苦死宇宙的真谛。然而,好在对于佛陀的智慧,中国人尚且没有完全理解错。

禅宗经典《六祖坛经》里有个著名的故事:“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客观世界不是真实存在的,宇宙没有物质,只有能量和信息。一切“现象”都是能量和信息作用于人的“意识”,使人产生了感知世界的方式、方法。

风也好、树木也好、幡也好,都不是客观存在的,当然也不是真实的。真正真实的,只有“你看到了树在动,听到了风在吹”这个事件。

中国哲学之所以脱离不了伦理学的低级窠臼,就在于中国的思想家们,始终没有发展出高级的认识论,自然也没有高级的方法论,于是,到了近代,竟然抱着早已成为滥觞的唯物主义不放了。

我们说《道德经》有朴素的辩证法,这句话没错,但它不体现在“有无相成”,而是在于开头的那几句。

道德经如源头活水,让人类源源不绝的获取智慧和认知,虽然“道德真章”已篡改,但真章的痕迹依然封存在八一章中,只是三千年来未曾有人全解。金刚经、心经属于宗教,但又脱离宗教、高于宗教、高于哲学科学,逐渐被人类主流认可。其实道德经、金刚经的本质是一弦所奏,显了两种天籁之相性。

某些中国人经常说“佛教在今天的印度早已式微”,并依次遍地印度,其实大可不必。老子的道的思想在中国又何尝成为显学呢?除了将其理解为修身长生外,中国人也没有在“道”的基础上发展出高级的分析哲学。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型,与佛家《金刚经》里面的“三断论”惊人相似。如,“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如来说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本相”;“如来说第一波罗密,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

《金刚经》里这“三段论”的句型是怎么来的呢?来自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点明事物的一切形相(现象)都不是永恒存在的,都是暂时性的显现,是虚妄的。面对种种事物(现象),了知它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不要被它迷惑,心无所执,以此为切入点,就容易把握事物的真相(康德所谓的“物自体”)。

《道德经》与《金刚经》,一个是世间法,一个是出世间法,《金刚经》讲的是世界无常,人心会受六根受之影响而变,所以点落在心上。《道德经》讲的是道不变,但世界万物不断从无到有,从有到无这样衍化,从内容上来说《道德经》想要描述万事万物整个变化过程,但老子受限于中国文字的限制,不能准确地描述这个万物变化的规律,正如《易经》那样,属于典型的“有逻辑而无表达”。

一个关注社会,一个关注人生,老子和佛陀的分野,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中国和印度思想文化的不同走向。

一直到今天,中国人还是关注社会问题而不重视人生问题,印度人则关注人生问题而不关注社会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全文(翻译 )-4
【道德经学用】老子,是生命工程的教育先驱
【道德经·无】为什么“无”是宇宙的初始
《李昱呈於耿閣聊天语纪实》耿閣:实录
佛、孔子、老子,三人到底谁厉害?
佛陀、孔子、老子谁的智慧更高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