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阴张侯:腾讯没有“大家”

2012年,腾讯推出了中文互联网专栏写作服务产品“大家”,说白了,也就是更为精准的文化自媒体平台。作为专注传统文学研究、发掘的平台,腾讯大家并没有将其网络商业化广告模式引入进来(当然也有其人气低的原因),而是将整个页面归于整洁。 
 
腾讯大家的文章很美,界面也不错。2020年2月,走过将近八年之后,腾讯大家这个小而美的产品,停止运营了。
 
对于腾讯大家的停办,我并不觉得意外。无论从当代中国社会的舆论环境,还是腾讯大家的叙事表达来看,这个栏目都注定持续不了太长。
 
腾讯大家的入驻作者,譬如姜建强、唐辛子、刘柠等人,过多地表达了对日本社会的赞美,像熊培云先生等人,对日本的描摹又过于简单化,缺乏深度和学理的分析,大部分都是游记式的主观叙事。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有一些作家和评论家,他们哀叹于中国文化的衰落,但又缺乏完全西化的勇气,当他们在日本看到了东方文化的美时,很容易就被这种美所震撼。从周作人到熊培云,莫外如是)。
 
倘若用一个字概述日本文化,那就是“美”。日本人对于美的感知和挑剔,在全世界民族里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日本自古以来就有三岛由纪夫这样的人,为了美而疯狂,为了美而牺牲。
 
在我看来,日本人大概是全世界惟一一个“为了美而自杀”的罢。
 
江户时代,切腹被视为专属于武士的荣誉(换言之,农民、商人这些人,私自切腹是犯法的,因为他们没有切腹的资格,切腹这种高级死法,是独属于武士阶层的);按照武士道精神来说,如果在樱花树下切腹,就更是一种荣耀而美丽的死法了。
 
迄今为止,我很少发现“为了美而自杀的”中国人,
 
大概对于中国人来说,美是可有可无的,是不重要的。确实,美不能当饭吃,也不能满足更多功能需求。
 
美,不是一种功能,相反,美还会限制功能。
 
一件产品在设计时,总要在美观和实用之间进行取舍,大家通常认为,美的东西都不实用,实用的东西往往不美(譬如过去中国农村的土坑、铁锨、扁担、筛子、拖拉机……这些东西都很实用,但都不美),能把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融合起来的产品,着实不多。

难得的是,梵贞老姜王洗发乳做到了,源自美的理念和追求,值得信赖的护发专家,点击下方卡片即可购买)。

 
就连人也是如此,美女,往往干家务活儿的能力就比较弱,生yu能力也比较弱。在这个宇宙里,美和用,似乎天然是冲突的,美的东西一定不实用,实用的东西一定不美。
 
在中国社会,最实用的是什么呢?我想,大概是权li吧。权li是不美的,但也是最有用的,这是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核心点。


平心而论,腾讯大家的很多文章是值得一读的,但考虑到受众和商业因素,很多专栏的文章是“只有美学价值,而缺乏理论价值”。
 
腾讯大家的停办,仿佛关闭了一扇审美的窗户。它昭示着:在今天的中国,美学叙事缺乏环境和土壤。
 
倘若用一个字概述中国文化,那就是“强”。自古以来,中国人崇尚强者,强,就意味着正义,就会受到无数人的膜拜。
 
中国文化的上限极高,但下限极低;同样,中国人的上限极高,但下限极低。
 
说到中国文化,很多人会强调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同化力,强调实现“书同文、车同轨”对大一统意识形成的关键作用。

实际上,我们说“民以食为天”,在生存条件恶劣的早期人类社会,人们要生存下来,首当其冲是迎接地理条件的挑战,地理环境才是导致文明形态不同的关键性因素。

上古时代的黄河中下游一带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往北,是无法耕种的草原;往南,是难以开垦的森林;往东,是无法跨越的大海;往西,则是不利农耕的高原。只有中原是一马平川的黄土,这注定就是个“内卷”的环境,人们很容易就形成资源有限、拼死争夺的意识。
 
从中国文化的萌芽期,就注定了我们的先民追求的是强,而不是美。
 
所谓强,就是追求功能和实用,以至于今天,中国社会是一个“功能十分完备”的社会。
 
中国人做任何产品,都恨不得把所有功能都加上,我跟一些汽车行业的朋友交流,他们说任何一款车要想在中国畅销,就必须多增加功能,别管什么功能,你只管往上堆就是了,功能越多,中国人越喜欢。
 
这几年,我越来越感到日本社会的“功能退化”。在日本朋友的家里留宿时,电视机甚至没有投屏的功能。
 
日本人,为了美而舍弃了功能;从东京到山梨县,在日本,随处一拍就是风景,随手一看就是美景。每一处招牌,每一个店面,每一个字体,每一个色块,每一座建筑,都美得不可方物
 
甚至,就连街道小巷的红绿灯,都充满了艺术家般的设计感。更不要说,婉如后现代艺术和浮世绘风格的美观的下水井盖了。
 
当我看到日本家家户户玄关前的木牌(上面刻着这家人的姓氏),以及门廊上精致的风铃,我顿时明白:整个东方文化的美,日本自己就占了五分之三。
 
腾讯大家的很多作者,其实也是这种心境。美的存在可以跨越时空,这是没有疑义的。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小而美”三个字,或许,美天然就不适合和“大”联系在一起,中国人过于追求大(伟大、强大、远大……等词汇,都是中国人对“大”的追求和执着),而忽略美。
 
腾讯没有“大家”,但人们对美的追求不会消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战败后,麦克阿瑟问天皇:你为啥不切腹?他冷笑后回了4字
他一辈子只事一杯茶,只向“美”低头,切腹自杀,却开启了日本500年美学风潮
【独家揭秘】| 日本武士为什么刨腹
世界7大恐怖和无人性的习俗
林少华:三岛由纪夫为什么自杀|三岛由纪夫|林少华|自杀
祖慰|《茶之书》个中的微言大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