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口不断流入郑州,折射出人口大省背后的隐忧
这是山阴张侯的第463篇原创文章

文/山阴张侯


01

5月26日,随着湖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中部地区常住人口第一城”最终“尘埃落定”。

最新数据显示,武汉市常住人口达12326518人,位居湖北省第一,10年间常住人口增加254.1万人。而在此前,河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郑州市常住人口为1260万人,十年间常住人口增加397.4万人,全省新增人口中74%增加在郑州。

事实上,从2016年迄今,河南省常住人口都在减少,但整个郑州市的人口则在增加,常住人口增加了将近300万人。

也就是说,郑州常住人口的增加,是以全省其他市县人口的减少为代价的。

很多专家据此解读为,郑州市的人口吸纳能力不断上升,发展势头强劲。

事实上,这背后至少有三个问题值得注意。

其一,全省人口不断流入郑州,间接导致以县城为主的三四线城市人才更加紧缺,人口分布趋向失衡。

从华东和华南沿海省份的情况可以看到,只要一个省的县域经济发达,该省的经济实力绝对是很强的,广东省、江苏省和山东省即是如此。

中部省份的落后,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县域经济不够发达。

而对于郑州等大城市而言,绝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人口问题上重演。

(仅笔者所了解的,已经有好几位青年人才由于待遇低,而不愿意留在郑州发展)

从人才招聘来看,河南省的双选会待遇和人才水平不匹配,难以吸引人才。其中,多数企业规模较小,给出薪资水平较同类其他省市低40%左右,很难留住人。

从郑州到大部分县城,各地建设家乡的标语有很多,但符合实际的政策却很少,大多政策与其他省待遇差距巨大,即使离家近,也很难吸引人。

其二,虽然人口数量在增加,但从人口结构来看,郑州市的中青年人口在学历、受教育程度等方面,仍显著落后于武汉、长沙,甚至不及合肥。

(不要小看合肥,最近几年,合肥的发展相当瞩目,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长沙和郑州,经济总量陆续超越了西安等老牌省会城市)

产业机构的调整必然以人口结构的调整为前提,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匮乏,使得郑州长期以制造业为主要产业集群,难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高端产业。

如今,多数省会城市都在剥离制造业,郑州这种“捡漏”的做法固然有其作用,但郑州制造业的发展成果,更多的是以出口方式输送到外部地区,无法在本地区消费,难以形成内循环。

应该说,这是造成河南省内卷化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也使得郑州成为为数不多人口净流入房价却下跌的大城市。

其三,人口加速向郑州流动,不利于河南省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县中塌陷的本质,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

过去30多年,如果从人口因素分析中国经济,其发展的最大推动力就是教育。

事实上,在城市发展框架基本确定、政策没有大变化的情况下,教育资源就是推动某一地区房价上涨的最大因素。

教育资源一旦失衡,将促使更多人口向郑州流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过去,人们常说人口跟着产业走,哪里有就业岗位,人口就往哪里流动。

这个理论可以解释深圳这样的沿海城市,但难以解释河南这样的内陆省份。

从国际上来看,日本政府此前发布的人口报告显示,2030年以后,日本47个一级行政区人口都将开始减少,地方人口空心化严重,超过四分之一人口将集中于东京首都圈(神奈川县、千叶县、埼玉县)以及大阪府

日本面临的这个问题,在河南这个内陆省份身上,已经初现征兆。


02

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堪称决定性的,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应该采取综合措施,从各个方面完善人口发展政策。

当务之急是要抛弃“以人多为荣”的观念,人口大省对河南不是什么值得自豪的事。像日韩这些国家,之所以大力强调人口危机,是因为少子化已经影响到了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河南,显然不面临这个问题。

事实上,人口究竟是资产还是负债,既取决于当地的产业结构,也取决于当地在未来竞争格局中的定位。

河南总体上不是一个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地区,不需要过多的人口增量。

保持一定的存量,大力优化人口素质,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值得河南省认真解决的课题。

首先,河南省特殊的省情决定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要进一步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特别是防止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全省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个背景下出现大幅度的反弹。

主管部门制定人口政策时,要统筹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精心组织设计、科学规划,使人口政策具有前瞻性、科学性,防止出现大的偏差,脱离发展的健康轨道。

其次,针对河南省高素质人才短缺情况,要建立完善吸引人才的政策和措施。河南省目前高校资源有限,尤其是相对于庞大的人口体量,人均教育资源更少。对此,河南省要努力争取国家的支持,争取更多的教育扶持政策,提高高校录取率,让每个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为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过去,河南的发展是一种短视思维,认为与其读大学不如早早出来打工,今后来看,这种思维极其有害,只会让河南省成为廉价劳动力以及低端制造业的承载地。

最后,近年来河南省还出现了相当严重的人口性别失衡问题。

联合国将102-107设为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值。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达到了111,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新生儿出生性别比已高达116.9,并在2004年达到峰值121.18,严重偏离正常范围。

在”00后”出生的10年多以来,性别中、重度失衡的省份数量增加了4个,河南就在其中。

针对性别失衡的具体原因,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河南的农村地区,受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生育男孩的观念根深蒂固,但是由于农村地区人口比重较大,因此整体上河南省性别失衡问题突出。对此,要加强立法工作,严厉打击进行非医学的胎儿性别鉴定,落实《婚姻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对女性权益的切实保障。

人口大省背后的隐忧,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也只能通过多种合力去解决。

河南,需要放下人口大省的“光荣招牌”,才能避免未富先老、产业转型缓慢、教育资源失衡、人口结构失调的问题。

已经刻不容缓,必须时不我待。


(全文完)



精选文章

面对美国的衰落,精英们为何感到愤怒

如果公知都不再发声,精英们也将失去价值

我们仍未知道十年前那场辩论的结果

滑动手指,点个“在看”,感激不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2018人口报告:城镇化增幅全国第一,郑州人口跃居全省第一
我国“人口第一大省”,不光人口过亿,还有一所近8万人的大学
31省份常住人口数据出炉!河南以9640万名列第三
河南不是人口最多省份,全国人口统计排行榜出炉!
50个普通地级市城区人口超百万 苏州东莞无锡前三
2019各省份常住人口排名TOP1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