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品这13句,以大自然为师,破除5知见

推文第1646天

编者按

11月12日,小编在杭州千岛湖高心灵书院,与耕读大学学员一起,参加耕读教育冬季研习营。至今一周,分享一些收获,希望大家也能一起研习《道德经》,“以大自然为师,修身养性,净化心灵,提升神圣生命品质”。

分享三方面内容:

  1. 近6天的课程安排;

  2. 郭老师答疑: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先天道德与后天道德;

  3. 13句话深入体悟“天人合一”,须破除的8种知见

01
近6天的课程安排

本次研习营,主要学习郭永进老师版本的《道德经妙解》和相关静修方法。目前学到第八章(共八十一章)。

前三天,为静心过程,全程止语。每天5点半开始打坐止观,1小时/次,每天4次;期间,穿插《修身养性,净化心灵》视频课程,配合实证实修体悟。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郭老师以“了悟宇宙真理,了悟生命实相”为目标,介绍了自己30年探讨实修的经历。从《大学》讲起,认为“修身养性,净化心灵,唤醒神圣生命”是人人必修课,希望大家遵循先贤智慧,学会放下固有的知见,树立目标,通过“定静安虑得”,分清事情轻重缓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实证实修方面,从观呼吸、走路、吃饭、喝水等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角度出发,区别“眼睛看的觉知”和“心灵觉知”,练习身心对焦,体悟与道合一,用心灵觉知去生活,活在当下。

最近三天,每晚都有一位书院的长期义工做分享,内容包括:《道为天地万物之总源头》、《超越二元对立》《如何快乐学习道德经》,每位分享者身上都透露着别样的精气神;同时,还搭配《生命网络》等环保与生命主题的郭老师解读视频。

另外,还有环保主题的实操课程,由组长带领大家先行农耕感恩词,启发感恩天地父母的农禅之心,体悟自己照顾土地作物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有觉知地从事农耕劳动。

书院附近的景色/学员乐夫拍摄
 
02
郭老师答疑

学员被分为八组,每天下午既有组内感悟分享,也有大分享。

最近两天,每天下午,还有1小时的郭老师现场答疑解惑。从引导和启发学员主动感知证悟的角度,回答学员提问。

其中,分享两点内容:

1. 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
 
现有教育体系,遵照“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的顺序,代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传承,旨在引导我们向古圣先贤学习,即向有型有相的人学习,大家比较容易了解,但是古今无完人,学习范围有限;而在当今的生态文明转型期,更需要借助《道德经》的实证实修,体会生命的神圣,向大自然学习。
 
老子《道德经》提倡我们向山河大地学习,即向无形学习,因为即使三皇五帝等圣贤,也需要流水等自然生命的养育,可以看成是直接从《大学》开始的学习。

所以,正如霍金曾说的,“人类需要重新再教育”,即需要借助《道德经》深入向天地万物学习,以大自然为师,唤醒自己神圣生命的潜能。
 
2. 先天道德和后天道德
 
关于“道德”,是先有“道”,才有“德”。“道”除了一般意义的“道理”“道路”等解释,还包括未显相的宇宙本体,有时也涵盖由本体演化出来的万有、天地、日月、星辰、大自然(显相)。

“道德”分为先天的道德和后天的道德。正如灯光,先天的灯光是太阳,后天的灯光为电灯;太阳无私的给予万物温暖和希望,而电灯则需要货币等有选择地来获得光亮。

书院附近景色/学员乐夫拍摄
 
03
细品13句话,破除5种知见

13句话,深入体悟“天人合一”:
 
  1. “土能生万物,地能发千祥”——出自山西某地祭祀土地神的贴纸对联
  2. 食物也是神圣的生命体。我们能吃到食物,农夫的作用只占10%,而90%以上靠天地父母的化育。
  3. 红白血球的觉醒:红白血球是人类体内的小小系统,每个系统都是有机生命体。而人类又好比地球母亲体内的红白血球,人类如果不觉醒,就会变成癌细胞,毒害地球
  4. 五分钟的空气价值,超过500万
  5. 大自然通过生灭变化,促进生生不息:人类眼里的大便,是植物眼里的巧克力
  6. 是非善恶美丑的区分,不是内在本心在分辨,而是我们固有的知见;一旦区分,你会逐渐觉知“自己的心是紧的”
  7. “迷”的时候一无所有,“悟”的时候一无所缺
  8. 夜晚,当我们熟睡时,天地父母仍然在用“露珠”滋润庄稼万物,我们能吃到食物,背后有很多的因缘在支撑;
  9. 人和鱼儿一样。你我他,还没有出生就浸泡在道中,“道”一直在滋润我们。因为空气中也有水汽,在滋润我们的生命,比例不同,湿度不同而已
  10. 人类用人本主义去看万物,而没有用生命去感受、用心灵去感悟
  11. 极端天气频发,是因为人类破坏了大自然风调雨顺的自我调节机制
  12. 水是有生命的,是地球母亲的血液;腐朽的枯枝落叶,不会污染水源
  13.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其中的“不争”不是消极避世,而是水在启示我们:尊重每个生命的神圣,活出自己的生命意义

须破除8种观念知见:

  1. “弱肉强食,物竞天择”。不断掠夺大自然,人类大部分的互动都建立在“有所求”的基础上
  2. “人是万物之灵”。认为人高于优于一切,主宰一切,瞧不起其他万物。
  3. 消费主义至上。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容易使人远离自然;城市也是高效率生产的地方,容易导致疯狂的消费,欲望的最大化,只停留在物质享受层次;
  4. 二元对立的思想。人在分辨好坏善恶美丑时,会不自觉地假定自己是好人,而产生误判;一般人总是追求完美,不断地维护自己的所要形象,自己讨厌的事物就排斥、责备;拓展:《道德经》第二章,讲了道的特性,提供了“超越二元对立”的心法;
  5. “大自然(植物)是无情的”。人类常常不自觉地把山河大地看成无机的矿物质,把一些自然灾害归因于大自然的无情;
今天放假一天。早上,耕读大学的学员与凤凰耕读书院的学员一起,分享一周的学习感受:

3




O




五年如一,传播5个有机理念


1

可持续生存:去短期经济效益目标

2

生命整体性:去人类中心主义,如人与万物和土壤间的生命联系

3

多样性共生:人类离不开对自然万物的依赖,也指多样性的文化

4

大地伦理:超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关系

5

自然循环:技术圈从属于生态圈,技术圈是线性的,冲击着生态圈;遵循自然规律

——清华大学宋丽丽老师

戳原文,观看《道德经妙解》视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
高泽民先生破译道德经本意,解读道德经千古之谜
气的沐浴——中医内证体察班学习总结
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无为有益
衣养万物——《道德经》与生态文化
赵士林:以儒做人 爱满天下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