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经系统:缺氧和脑血管病(缺血性脑病)

缺血性脑病(ischemic encephalopathy,IE)

低血压、心骤停、失血、低血糖及窒息等引起的全脑损伤

病因:不同部位的脑组织和不同细胞对缺氧的敏感性不尽相同

大脑比脑干各级中枢更敏感;大脑灰质比白质敏感

各类细胞以缺氧敏感性由高至低依次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内皮细胞

神经元中以皮质第3、5、6层细胞,海马锥体细胞和小脑浦肯野细胞最敏感,缺氧或缺血时先累及

局部血管分布和血管状态与损伤部位有关:

动脉血管远心端供血区域最易发生灌流 不足

大脑分别同来自颈内动脉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来自椎动脉的大脑后动脉供应,三支血管供应之间存在一个C形分布的血供边缘带,位于大脑凸面,与矢状缝平行,且旁开乘1~1.5厘米。此区域最易受累

某支血管管径相对较小,或局部 动脉粥样硬化,共供应区域较易受累

脑损伤程度决定缺血或缺氧程度和持续时间及患者存活时间

病理变化:

轻度缺氧无明显病变重]

重度缺氧仅存活数小时也可无明显 病变

中度缺氧、存活12小时以上者才出现典型病变:

神经元出现中央性尼氏体溶解和坏死(红色神经元);

髓鞘和轴突崩解;

星形胶质细胞肿胀

第1~2天出现脑水肿,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开始出现滤泡细胞

第4天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增生,出现修复反应

约30天左右形成蜂窝状胶质瘢痕(胶质纤维 酸性蛋白染色呈强阳性)

常见的缺血性脑病有层状坏死、海马硬化、边缘带梗死三层:

层状坏死(laminar necrosis)累及皮质第3、5、6层神经元;

海马硬化(hippocampal sclerosis)(海马神经细胞减少至消失,胶质增生)累及海马锥体细胞(pyramidal cell);

边缘带梗死形成C形分布的梗死灶,极端情况下引起全大脑梗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缺血性脑病
脑皮质层状坏死的研究进展!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大脑和身体的炎症
杨建军、纪木火&沈锦春团队联合揭示HMGB1介导了脓毒症相关脑病动物模型中的突触和认知功能损伤
重新认识早产儿脑损伤
体育活动和大脑健康之间有着明确的化学联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