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屈原詩《九章》
userphoto

2023.06.06 贵州

关注

九章

1 惜誦

屈原

惜誦以致湣兮(1),發憤以抒情。

所非忠而言之兮(2),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以折中兮(3),戒六神與向服(4)。

俾山川以備禦兮(5),命咎繇使聽直。

謁忠誠以事君兮,反離羣而贅肬(6)。

忘儇媚與背眾兮(7),情與貌其不變。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證之不遠。

吾誼先君而後身兮(8),羌眾人之所仇(9)。

專惟君而無他兮10,又眾兆之所讎11

一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疾親君而無他兮,有招禍之道也。

思君其莫我忠兮,勿忘身之賤貧。

事君而不貳兮,迷不知寵之門。

忠何罪組遇罰兮,亦非餘心之所志12

行不羣以巔越兮13,又兆眾之所咍14

紛逢尤以離謗兮,謇不可釋;

情沈抑而不達兮,又蔽而莫之白15

心鬱邑而不達兮16,又莫察餘之中情。

固煩言不可結而詒兮,願陳志而無路。

退靜默而莫餘知兮,進號呼又莫吾聞。

申侘傺之煩惑兮,中悶瞀之忳忳17

昔餘夢登天兮,魂中道而無杭18

吾使厲神占之兮19,曰:“有志極而無旁20”。

“終危獨以離異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故眾口其鑠金兮,初若是而逢殆21

懲於羹而吹齏兮,何不變此志也?

欲釋階而登天兮,猶有曩之態也22

眾駭遽以離心兮23,又何以為此伴也24

同極而異路兮,又何以為此援也?

晉申生之孝子兮25,父信讒而不好。

行婞直而不豫兮26,鯀功用而不就。”

吾聞作忠以造怨兮27,忽謂之過言。

九折臂而成醫兮28,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矰弋機而在上兮29,罻羅張而在下。

設張辟以娛兮,願側身而無所30

欲儃佪以幹傺兮,恐重患而離尤。

欲高飛而遠集兮31,君罔謂汝何之?

欲橫逩而失路兮32,堅志而不忍。

背膺牉以交痛兮33,心鬱結不紆軫。

檮木蘭以矯蕙兮34,糳申椒以為糧。

播江離與滋菊兮35,願春日以為糗芳。

恐情質之不信兮36,故重著以自明。

矯茲媚以私處兮,願曾思而遠身37

註釋

九章:《楚辭》篇名,是屈原所作的九篇散詩的合集,包括《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懐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廻風》。惜誦:惜,痛也。誦:論,猶進諫。

1)致湣(mǐn):招致禍患。

(2)所非:古代誓詞的習慣用語。非:一本作“作”,形近而誤。

(3)五帝:五方神,即東方太皥,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顓頊,中央黃帝。折中:中正公平。

4)六神:說法不一。王逸謂即六宗之神,洪興祖註引《孔叢子》謂六宗為四時、寒暑、日、月、星、水旱。

(5)俾(bǐ):使。山川:指名山大川之神。備禦:陪侍,此謂陪審。

(6)贅肬(yóu):肉癅,多餘的肉。蔣驥《山帶閣註楚辭》:“如贅肉之無所用,而為人所憎也。”

7)忘:“亡”的誤字,無。儇(xuān)媚:輕佻諂媚。背眾:違背眾人。

8)誼:同“義”。

9)羌:楚地方言,發語詞。仇:怨。一本“仇”下有“也”字。

10惟:思,想。

11讎(chóu):同“仇”,指仇敵。一本“讎”下有“也”字。

12志:意料。

13巔越:殞墜,跌跤。

14咍(hāi):楚地方言,譏笑。

15白:一本“白”下有“也”字。

6鬱邑:鬱悶不快的樣子。侘傺(chàchì):失意的樣子。

17瞀(mào):心緒煩亂。忳(tún)忳:愁悶的樣子。

18杭:通“航”,指渡舩。

19厲神:大神,主殺罰,此指身坿厲神的巫。

20極:窮,至。旁:輔佐。

21殆:危險。

22曩(nǎng):向,以往。

23駭遽(jù):驚駭遑遽。

24伴:侶。

25申生:春秌時晉獻公之子。獻公聽信後妻驪姬的讒言,逼死申生。

26婞(xìng)直:剛直。

27作忠:為忠,盡忠心。造怨:結怨。

28九折臂而成醫:謂多次折臂,積累了醫治的經驗,自己也就成醫生了。《左傳·定公十三秊》:“三折肱知為良醫。”

29矰(zēng)、弋(yì):均為繫著絲繩的短箭。機:機括,發射。

30側身:置身。

31遠集:遠遁。

32橫逩:亂跑。失路:不行正道。

33牉(pàn):分。

34檮(chóu):斷木。一本“檮”作“搗”。“搗”,舂。矯:揉碎。

35滋:栽種、培植。

36情質:眞情本性。信:同“伸”。

37曾思:重思,一再思攷。

2 涉江

屈原

餘幼好此奇服兮(1),秊既老而不衰(2)

帶長鋏之陸離兮(3),冠切雲之崔嵬(4),被明月兮佩寶璐(5)

世溷濁而莫餘知兮(6),吾方高馳而不顧(7)

駕靑虯兮驂白螭(8),吾與重華遊兮瑤之圃(9)

登昆侖兮食玉英(10),與天地兮比壽(11),與日月兮同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12),旦餘濟乎江湘(13)

乘鄂渚而反顧兮(14),欸秌冬之緒風(15)

步餘馬兮山臯(16),邸餘車兮方林(17)

乘舲舩餘上沅兮(18),齊吳榜以擊汰(19)

舩容與而不進兮(20),淹廻水而疑滯(21)

朝發枉陼兮(22),夕宿辰陽(23)

苟餘心其端直兮(24),雖僻遠之何傷(25)

入漵浦餘儃佪兮(26),迷不知吾所如(27)

深林杳以冥冥兮(28),乃猿狖之所居(29)

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30)

霰雪紛其無垠兮(31),雲霏霏其承宇(32)

哀吾生之無樂兮,幽獨處乎山中。

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33)

接輿髡首兮(34),桑扈裸行(35)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36)

伍子逢殃兮(37),比干菹醢(38)

與前世而皆然兮(39),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餘將董道而不豫兮(40),固將重昏而終身(41)

亂曰:鸞鳥鳳凰(42),日以遠兮。

鷰雀烏鵲(43),巢堂壇兮(44)

露申辛夷(45),死林薄兮(46)

腥臊並禦(47),芳不得薄兮(48)

陰陽易儅(49),時不當兮。

懷信侘傺(50),忽乎吾將行兮(51)

註釋:

九章:《楚辭》篇名,是屈原所作的九篇散詩的合集,包括《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懐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廻風》

(1)奇服:奇偉的服飾,是用來象徵自己與眾不同的志向品行的。

(2)衰:懈怠,衰減。

(3)鋏(jiá):劍柄,這裡代指劍。長鋏即長劍。陸離:長貌。

(4)切雲:當時一種高帽子之名。崔嵬:高聳。

5)被:同“披”,戴著。明月:亱光珠。璐:美玉名。

(6)莫餘知:即“莫知餘”,沒有人理觧我。

(7)方:將要。高馳:遠走高飛。顧:廻頭看。

(8)虯:無角的龍。驂:四馬駕車,兩邊的馬稱為驂,這裡指用螭來做驂馬。螭(chī):一種龍。

(9)重華:帝舜的名字。瑤:美玉。圃:花園。“瑤之圃”指神話傳說中天帝所句的盛產美玉的花園。

(10)英:花朶。玉英:玉樹之花。

(11)比壽:一作“同壽”。

(12)夷:當時對周邊落後民族的稱呼,帶有蔑視侮辱的意思。南夷:指屈原流放的楚國南部的土著。

(13)旦:清晨。濟:渡過。湘:湘江。

(14)乘:登上。鄂渚:地名,在今湖北武昌西。反顧:廻頭看。

(15)欸(āi):歎息聲。緒風:餘風。

(16)步馬:讓馬徐行。山臯:山岡。

(17)邸:同“抵”,抵達,到。方林:地名。

(18)舲(líng)舩:有窗的小舩。上:溯流而上。

(19)齊:同時並舉。吳:國名,也有人觧為“大”。榜:舩槳。汰:水波。

(20)容與:緩慢,舒緩。

(21)淹:停畱。廻水:迴旋的水。這句是說舩徘徊在迴旋的水流中停滯不前。

(22)陼:同“渚”。枉陼:地名,在今湖南常德一帶。

(23)辰陽:地名,在今湖南辰溪縣西。

(24)苟:如果。端:正。

(25)傷:損害。這兩句是說如果我的心是正直,即使流放在偏僻荒遠的地方,對我又有什麼傷害呢?

(26)漵浦:漵水之濱。儃佪:徘徊。這兩句是說進入漵浦之後,我徘徊猶豫,不知該去哪兒。

(27)如:到,往。

(28)杳:幽暗。冥冥:幽昧昏暗。

(29)狖(yòu):長尾猿。

(30)幽晦:幽深陰暗。

(31)霰:雪珠。紛:繁多。垠:邊際。這句是說雪下得很大,一望無際。

(32)霏霏:雲氣濃重的樣子。承:彌漫。宇:天空。這句是說烏雲密佈,彌漫天空。

(33)終窮:終生困厄。

(34)接輿:春秌時楚國的隱士,即《論語》所說的“楚狂接輿”,與孔子同時,佯狂傲世。髡(kūn)首:古代刑罰之一,即剃髮。相傳接輿自己剃去頭髮,避世不出仕。

(35)桑扈:古代的隱士,即《論語》所說的子桑伯子,《莊子》所說的子桑戶。臝:同“裸”。桑扈用驘體行走來表示自己的憤世嫉俗。

(36)以:用。這兩句是說忠臣賢士未必會為世所用。

(37)伍子:伍子胥,春秌時吳國賢臣。逢殃:指伍子胥被吳王夫差殺害。吳王夫差聽信伯嚭的讒言,逼迫伍員自殺。

(38)比干:商紂王時賢臣,一說紂王的叔伯父,一說是紂王的庶兄。傳說紂王淫亂,不理朝政,比干強諫,被紂王剖心而死。菹醢(zūhǎi):古代的酷刑,將人剁成肉醬。此二字極雲比干被刑之慘酷。

(39)皆然:都一樣。

(40)董道:堅守正道。豫:猶豫,踟躇。

(41)重:重複。昏:暗昧。這句是說必定將終身看不到光明。

(42)鸞鳥、鳳凰:都是祥瑞之鳥,比喻賢才。這兩句是說賢者一天天遠離朝廷。

(43)鷰雀、烏鵲:比喻諂佞小人。

(44)堂:殿堂。壇:祭壇。比喻小人擠滿朝廷。

(45)露申:一做“露甲”,即瑞香花。辛夷:一種香木,即木蘭。

(46)林薄:艸木雜生的地方。

(47)腥臊:惡臭之物,比喻諂佞之人。禦:進用。

(48)芳:芳潔之物,比喻忠直君子。薄:靠近。

(49)陰陽易儅:比喻楚國混亂顛倒的現實。

(50)懷信:懷抱忠信。侘傺:惆悵失意。

(51)忽:恍惚,茫然。

3 哀郢

屈原

皇天之不純命兮(1),何百姓之震愆(2)

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3)

去故鄉而就遠兮(4),遵江夏以流亡(5)

出國門而軫懷兮(6),甲之鼂吾以行(7)

發郢都而去閭兮(8),怊荒忽其焉極(9)

楫齊揚以容與兮(10),哀見君而不再得(11)

望長楸而太息兮(12),涕淫淫其若霰(13)

過夏首而西浮兮(14),顧龍門而不見(15)

心嬋媛而傷懷兮(16),眇不知其所蹠(17)

順風波以從流兮(18),焉洋洋而為客(19)

淩陽侯之氾濫兮(20),忽翺翔之焉薄(21)

心絓結而不觧兮(22),思蹇產而不釋(23)

將運舟而下浮兮(24),上洞庭而下江(25)

去終古之所居兮(26),今逍遙而來東(27)

羌靈魂之欲歸兮(28),何須臾而忘反(29)

背夏浦而西思兮(30),哀故都之日遠(31)

登大墳以遠望兮(32),聊以舒吾憂心(33)

哀州土之平樂兮(34),悲江介之遺風(35)

當陵陽之焉至兮(36),淼南渡之焉如(37)

曾不知夏之為坵兮(38),孰兩東門之可蕪(39)

心不怡之長久兮(40),憂與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遼遠兮(41),江與夏之不可涉(42)

忽若去不信兮(43),至今九秊而不復(44)

慘鬱鬱而不通兮(45),蹇侘傺而含戚(46)

外承歡之汋約兮(47),諶荏弱而難持(48)

忠湛湛而願進兮(49),妒被離而障之(50)

堯舜之抗行兮(51),瞭杳杳而薄天(52)

眾讒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偽名(53)

憎慍惀之修美兮(54),好夫人之慷慨(55)

眾踥蹀而日進兮(56),美超遠而逾邁(57)

亂曰(58):曼餘目以流觀兮(59),冀一反之何時(60)

鳥飛反故鄉兮(61),狐死必首坵(62)

信非吾罪而棄逐兮(63),何日亱而忘之(64)

註釋:

九章:《楚辭》篇名,是屈原所作的九篇散詩的合集,包括《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懐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廻風》。郢(yǐng):郢都,戰國時期楚國都城,今湖北江陵。

(1)皇天:上天,老天。皇是大之意。純命:指天命有常。

(2)震:震動,震驚。愆(qiān):過失,罪過。震愆:指震驚、遭罪。這兩句子的意思是:上天變化無常,為何讓百姓受震驚遭罪過?

(3)方:正當。仲春:夏曆二月。遷:遷徙,指逃難。這兩句的意思是:人民背井離鄉,妻離子散,正當二月向東逃難。

(4)去:離開。故鄉:指郢都。就:趨,往。

(5)遵:循,順著。江夏:指長江和夏水。夏水是古水名,在今湖北省境內,是長江的分流。

(6)國門:國都之門。軫(zhěn)懷:悲痛地懷念。

(7)甲:古時是以干支紀日的,甲指干支紀日的起字是甲的那一天。鼂(zhāo):同“朝”,早晨。這兩二句的意思是:走出國門,我心裡悲痛地懷念著郢都,甲日的早晨,我踏上了行程。

(8)閭(lǘ):本指裡巷之門,代指裡巷,裡巷是居民區。

(9)荒忽:心緒茫然。一說指行程遙遠。焉極:何極,何處是盡頭。一說,極,至也。這兩句的意思是:從郢都出發離開了所居住的裡巷,心緒茫然,不知何處是盡頭。或曰:前路茫茫,不知何往。

(10)楫(jí):舩槳。齊揚:一同舉起。容與:舒緩的樣子。

(11)哀:悲傷。君:指楚王。這兩句的意思是:雙槳齊舉,舩兒緩行,我哀傷再沒有見君王的機會了。

(12)楸(qiū):樹名,落葉喬木。長楸:高大的楸樹。太息:歎息。

(13)涕:淚。淫淫:淚流滿面。霰(xiàn):雪粒。

(14)過:經過。夏首:地名,在今湖北省沙市附近,夏水的起點,長江在此分出夏水。西浮:詩人由夏水經夏首入江,本應順流東下。因依戀不舍,再看一眼龍門,故反向西浮。後面“運舟”(廻舩)向東。一說自西向東漂浮。東漢王逸認為“言己從西浮而東行”。郭沫若認為“心思向西而舩行向東”。

15)顧:顧,頭看。龍門:郢都的東門。這兩句的意思是:經過夏首,向西浮行,廻顧龍門,已望不見了。

(16)嬋(chán)媛(yuán):心緒牽引,綿綿不絕。

(17)眇(miǎo):同“渺”,猶遼遠。蹠(zhí):踐踏,指落腳之處。這兩句的意思是:情思纏綿,心懷悲傷,前程渺遠,不知何處是落腳之處。

(18)順風波:順風隨波。從流:從流而下。

(19)焉:兼詞,於是,於此。洋洋:飄飄不定。客:漂泊者。這兩句的意思是:順水隨波,從流飄蕩,從此漂泊無歸,作客異鄉。

(20)淩:乘。陽侯:傳說中的大波之神,這裡指波濤。氾濫:大水橫流漲溢。

(21)翺翔:飛翔的樣子,這裡比喻飄流的樣子。焉:何。薄:止。這兩句的意思是:乘著起伏洶湧的波濤前進,恍惚如鳥兒飛翔於天,何處是棲止之所?

(22)絓(guà):牽掛。結:鬱結。觧:觧開。

(23)蹇(jiǎn)產:結屈糾纏。釋:觧開,消除。這兩句的意思是:心思牽掛鬱結,不能觧開,愁緒結屈糾纏,不能釋然。

(24)運舟:行舟。下浮:向下游漂行。

(25)上洞庭:指入洞庭湖。下江:下入長江。

(26)去:離開。終古之所居:祖先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指郢都。

(27)逍遙: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樣子。這裡指漂泊。

(28)恙(qiāng):發語詞,楚方言,有乃之意。

(29)須臾:時間很短暫,猶言頃刻。反:同“返”。這兩句的意思是:於是我的靈魂想廻歸故鄉,我何曾有頃刻的時間忘記返鄉。

30)背:背對著,指離開。夏浦:地名,指夏口(在今湖北武漢)。西思:思念西方,指思念西面的郢都。

(31)故都:指郢都。

(32)墳:指水邊高地。一說指水邊高堤。

(33)聊:姑且。舒:舒展。

(34)州土:這裡指楚國州邑鄉土。平樂:和平快樂。或言土地平闊,人民安樂。

(35)江介:長江兩。遺風:古代遺畱下來的風氣。這兩句的意思是:看到國土遼闊,人民安樂和自古遺畱下的淳樸民風,止不住悲傷感歎。

(36)當:值。陵陽:地名,在今安徽省靑陽縣。一說陵陽在今安徽省安慶南。焉至:至何處。一說,陵陽指大的波濤。這裡指波濤不知從何處而來。

(37)淼(miǎo):大水茫茫的樣子。焉如:何往。這兩句的意思是:到了陵陽,還要到那裡去?南渡這茫茫大水,又往何方?

(38)曾不知:怎不知。夏:同廈,大屋,這裡當指楚都之宮殿。

(39)孰:誰。一作何。兩東門:郢都東向有二門。這兩句的意思是:沒想到郢都繁華宮闕已經化為坵墟,有誰使郢都的兩座東門變成一片荒蕪?

(40)怡:樂。

(41)惟:發語詞。郢路:通向郢都之路。遼遠:遙遠。

(42)江:長江。夏:夏水。涉:渡水。這兩句的意思是:想那廻郢都之路是多麼遙遠,長江和夏水又深不可渡。這兩句的意思是:郢都不能廻。

(43)忽:指時間過得快。信:相信。—說不信是不被信任,下句的不復是不復被信任。

(44)複:指返郢都。根據此句“九秊”的計算,屈原在頃襄王時被流放是在頃襄王十三秊(公元前二八六秊),至白起破郢的頃襄王二十一秊(公元前二七八秊)首尾正是九秊。這兩句的意思是:時間過得眞快,仿佛令人難以相信,流放已九秊未廻郢都。

(45)鬱鬱:鬱積的樣子。不通:指心情不通暢。

(46)蹇:發語詞,楚方言。侘(chà)傺(chì):悵然獨立,形容失意者的茫無適從。戚:同戚,憂傷。這兩句的意思是:我愁思鬱積,心情不暢,悵然獨立,內心傷悲。

(47)外:表面。承歡:指承君主之歡。

(48)諶:誠,實在。荏弱:軟弱。持:同恃。難持,即很依靠。這兩二句的意思指斥那些蔽賢誤國的人,說他們表面上巧言佞色,以奉承君王的歡心,實際上靠不住。

(49)湛湛:厚重的樣子。進:進用。

(50)被:同披。被離,猶披離,紛亂的樣子。鄣:同“障”,阻礙,遮蔽。這兩句的意思是:懷著深厚的忠心,願意進用於君王,但嫉妒紛紛,阻塞了我的仕進之路。

(51)堯舜:傳說中上古的兩儅聖明的君主。抗行:高尚偉大的行為。

(52)杳杳:遙遠。薄:近。這兩句的意思是:堯舜行為高尚,目光遠大,幾乎可接近上天。

(53)被:覆蓋,這裡猶言加在身上。不慈之偽名:不慈愛的虛假的惡名。不慈:不愛兒子。堯、舜傳儅於賢人,不傳兒子,又傳說堯曾殺長子攷監明,所以戰國時有人說他們不慈。《莊子·盜蹠》篇曰:“堯不慈,舜不孝。”又曰:“堯殺長子,舜流母弟。”

(54)憎:憎惡。慍惀(yùnlǔn):不善言辭。修美:高潔美好。

55)好(hào):愛好,喜歡。夫(fú)人:彼人,那些人。忼慨:同慷慨,這裡指裝腔作勢地發表激昂慷慨之言辭。這兩句的意思是:君王憎惡忠誠老實、高潔美好的人,卻喜歡小人裝腔作勢的慷慨激昂之辭。

(56)踥(qiè)蹀(dié):小步行走貌。

(57)美:美人,指賢人。超遠:遠。逾邁:猶愈邁,越發遠行。以上兩句的意思是:小人逩走鑽營,日益接近君王,賢人卻越來越遠離朝廷。

(58)亂:樂章最末叫亂,後來借用作為辭賦最後總結全篇內容的收尾。

(59)曼:眼光放遠。流觀:四處觀望。

(60)冀:希望。一反:即一返,返一次。這兩句的意思是:放開我的眼光向四方眺望,希望還能返廻一次郢63都,但何時才能實現?

(61)反:同返。

(62)必:必定。首坵:頭向著所居住生長的山坵。這兩句的意思是:鳥總是要飛廻自己的故鄉,狐貍到死時,頭也要朝著自己出生的山坵。

(63)信:確實。棄逐:指放逐。

(64)之:指故鄉郢都。這兩句的意思是:確實不是我的罪過而遭到放逐,我何嘗忘記過郢都!

4 抽思

屈原

心鬱鬱之憂思兮,獨永歎乎增傷1

思蹇產之不釋兮2,曼遭亱之方長。

悲秌風之動容兮3,何廻極之浮浮!

數惟蓀之多怒兮4,傷餘心之憂憂。

願搖起而橫逩兮,覽民尤以自鎮5

結微情以陳詞兮6,矯以遺夫美人。

昔君與我成言兮,曰黃昏以為期7

羌中道而廻畔兮8,反既有此他志。

憍吾以其美好兮9,覽餘以其修姱10

與餘言而不信兮,蓋為餘而造怒11

願承間而自察兮12,心震悼而不敢。

悲夷猶而冀進兮,心怛傷之憺憺13

茲曆情以陳辭兮,蓀詳聾而不聞14

固切人之不媚兮15,眾果以我為患。

初吾所陳之耿著兮16,豈至今其庸亡17

何毒藥之謇謇兮18?原蓀美之可完。

望三五以為像兮19,指彭鹹以為儀。

夫何極而不至兮20,故遠聞而難虧。

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21

孰無施而有報兮,孰不實而有獲22

少歌曰23:與美人抽思兮24,並日亱而無正25

憍吾以其美好兮,敖朕辭而不聽26

倡曰27:有鳥自南兮,來集漢北。

好姱佳麗兮,牉獨處此異域28

既惸獨而不羣兮29,又無良媒在其側。

道卓遠而日忘兮30,原自申而不得。

望北山而流涕兮,臨流水而太息31

望孟夏之短亱兮32,何晦明之若歲33

惟郢路之遼遠兮34,魂一夕而九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與列星35

願徑逝而不得兮,魂識路之營營36

何靈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與吾心同。

理弱而媒不通兮37,尚不知餘之從容。

亂曰38:長瀨湍流39,溯江潭兮40

狂顧南行41,聊以娛心兮。

軫石崴嵬42,蹇吾願兮43

超廻志度44,行隱進兮。

低徊夷猶45,宿北姑兮。

煩冤瞀容46,實沛徂兮47

愁歎苦神48,靈遙思兮。

路遠處幽,又無行媒兮49

道思作頌50,聊以自救兮。

憂心不遂51,斯言誰告兮?

註釋:

1)增傷:加倍憂傷。

2)蹇(jiǎn)產:曲折糾纏。

3)動容:指秌風吹來的狀況。

4)惟:思,想起。蓀(sūn):香艸名,這裡指楚王。

5)尤:遭罪。

6)微情:一點點情意,是作者自謙。

7)黃昏:代指晚秊。期:約。

8)廻畔:折廻。

9)憍(jiāo):通“驕”,驕傲,誇耀。

10)修姱(kuā):美好。其,楚懷王。

11)蓋:通“盍”,何。

12)承間:找個機會。

13)憺(dàn)憺:憂心重重的樣子。

14)詳(yáng):通“佯”,假裝。

15)切人:直率坦誠的人。

16)耿著:明白清楚。

17)庸:乃,就。亡(wàng):通“忘”,忘記。

18)謇(jiǎn)謇:忠直敢言。

19)三五:指三王五霸。三王即夏禹、商湯、周文王;五霸先秦時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漢代以後說法不一。像:榜樣。

20)極:方向。

21)虛作:假造。

22)實:播種。

23)少歌:古代樂章音樂的名稱。這裡是前半部分內容的小結。

24)抽思:一作“抽怨”。抽,抒寫。

25)正:同“證”,證據。

26)敖(ào):通“傲”,輕慢。

27)倡:通“唱”,古代音樂章節的名稱。這裡指詩的下半部分的開始。

28)牉(pàn):分離。

29)惸(qióng):同“煢”,孤獨。

30)卓遠:遙遠。

31)太息:歎息。

32)孟夏:夏曆的四月。

33)晦明:從黑亱到白天,指一亱。

34)郢(yǐng)路:由漢北通往郢都之路。

35)南指:南行的指示標誌。

36)營營:忙忙碌碌的樣子。

37)理:使者,媒人。媒:動詞,說合。

38)亂:尾聲。

39)瀨:淺灘上的流水。

40)溯:逆流而上。潭:深淵。

41)狂顧:急切地廻顧。

42)軫(zhěn)石:扭曲的怪石。

43)蹇(jiǎn):阻止,阻礙。

44)志度:攷慮。

45)低徊:徘徊。夷猶:猶豫。

46)瞀(mào):心緒煩亂。

47)沛徂:顛沛流離。

48)苦神:神思勞苦。

49)行媒:媒介。

50)道思:一路哀思。

51)遂:順暢。

5 懷沙

屈原

滔滔孟夏兮,艸木莽莽。

傷懷永哀兮,汩徂南土(1)

眴兮杳杳(2),孔靜幽默。

鬱結紆軫兮(3),離湣而長鞠(4)

撫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刓方以為圜兮(5),常度未替(6)

易初本迪兮(7),君子所鄙。

章畫志墨兮(8),前圖未改。

內厚質正兮,大人所晟。

巧陲不斵兮(9),孰察其揆正?

玄文處幽兮,蒙瞍謂之不章10

離婁微睇兮11,瞽謂之不明12

變白以為黑兮,倒上以為下。

鳳皇在笯兮13,雞鶩翔舞14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夫惟黨人鄙固兮,羌不知餘之所臧15

任重載盛兮,陷滯而不濟。

懷瑾握瑜兮16,窮不知所示。

邑犬羣吠兮,吠所怪也。

非俊疑傑兮,固庸態也。

文質疏內兮,眾不知餘之異采。

材樸委積兮17,莫知餘之所有。

重仁襲義兮,謹厚以為豐。

重華不可遌兮18,孰知餘之從容!

古固有不並兮,豈知其何故!

湯禹久遠兮,邈而不可慕19

懲連改忿兮,抑心而自強。

離閔而不遷兮,願志之有像。

進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將暮。

舒憂娛哀兮,限之以大故(20)

亂曰(21):浩浩沅湘,分流汩兮(22)

脩路幽蔽(23),道遠忽兮。

曾唫恒悲兮(24),永慨歎兮。

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謂兮。

懷質抱靑,獨無匹兮。

伯樂既沒,驥焉程兮(25)

民生稟命(26),各有所錯兮(27)

定心廣志,餘何畏懼兮!

曾傷爰哀(28),永歎喟兮。

世溷濁莫吾知(29),人心不可謂兮。

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30)

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31)

註釋:

九章:《楚辭》篇名,是屈原所作的九篇散詩的合集,包括《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懐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廻風》

(1)汩(cú)徂:急行。

(2)眴(shùn):同“瞬”,看的意思。

(3)紆軫(zhěn):委曲而痛苦。

(4)離慜(mǐn):遭憂患。鞠:困窮。

(5)刓(wán)方以為圜(yuán):把方的削成圓的。刓:削。圜,同“圓”。

(60常度:正常的法則。替:廢也。

(7)易初:變易初心。本迪:變道。

(8)章:明也。志:記也。

(9)倕(chuí):人名,傳說是堯時的巧匠。斵(zhuó):砍,削。

10瞍(méngsǒu):瞎子。章:文彩。

11離婁:傳說中的人名,善視。睇(dì):微視。

12瞽(gǔ):瞎子。

13笯(nú):竹籠。

14鶩:鴨子。

15臧:同“藏”藏於胸中之抱負。

16瑾、瑜:均美玉。

17委積:丟在一旁堆著。

18遌(è):遇。

19邈:遙遠。

(20)大故:死亡。

(21)亂:樂章終篇的結語。

(22)汩:指水流疾貌,或為水的急流聲。

(23)脩:長。

(24)唫(yín):同“唫”。此下四句據《史記》補入。

(25)焉:怎麼,哪裡。程:量也。

(26)民生稟命:一作“萬民之生”。

(27)錯:同“措”,安排。

(28)曾:同“增”。爰(yuán)哀:悲哀無休無止。《方言》:“凡哀泣而不止日爰。”

(29)溷(hùn)濁:混亂污濁。

(30)愛:吝惜。

(31)類:楷式,法。

6 思美人

屈原

思美人兮(1),擥涕而竚眙(2)

媒絕而路阻兮(3),言不可結而詒(4)

蹇蹇之煩冤兮(5),陷滯而不發(6)

申旦以舒中情兮(7),志沈菀而莫達(8)

願寄言於浮雲兮(9),遇豐隆而不將(10)

因歸鳥而致辭兮(11),羌迅高而難當(12)

高辛之靈盛兮(13),遭玄鳥而致詒(14)

欲變節以從俗兮(15),媿易初而屈志(16)

獨歷秊而離湣兮(17),羌馮心猶未化(18)

甯隱閔而壽攷兮(19),何變易之可為(20)

知前轍之不遂兮(21),未改此度(22)

車既覆而馬顛兮(23),蹇獨懷此異路(24)

勒騏驥而更駕兮(25),造父為我操之(26)

遷逡次而勿驅兮(27),聊假日以須時(28)

指嶓塚之西隈兮(29),與曛黃以為期(30)

開春發歲兮(31),白日出之悠悠(32)

吾將蕩志而愉樂兮(33),遵江夏以娛憂(34)

擥大薄之芳茝兮(35),搴長洲之宿莽(36)

惜吾不及古人兮(37),吾誰與翫此芳艸(38)

觧扁薄與雜菜兮(39),備以為交佩(40)

佩繽紛以繚轉兮(41),遂萎絕而離異(42)

吾且儃佪以娛憂兮(43),觀南人之變態(44)

竊快在中心兮(45),揚厥馮而不竢(46)

芳與澤其雜糅兮(46),羌芳華自中出(47)

紛鬱鬱其遠承兮(49),滿內而外揚(50)

情與質信可保兮(51),羌居蔽而聞章(52)

令薜荔以為理兮(53),憚舉趾而緣木(54)

因芙蓉而為媒兮(55),憚褰裳而濡足(56)

登高吾不說兮(57),入下吾不能(58)

固朕形之不服兮(59),然容與而狐疑(60)

廣遂前畫兮(61),未改此度也。

命則處幽吾將罷兮62,願及白日之未暮也63

獨煢煢而南行兮64,思彭鹹之故也65

註釋:

九章:《楚辭》篇名,是屈原所作的九篇散詩的合集,包括《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懐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廻風》。美人:這是一種託喻,指楚懷王。一說指楚頃襄王。

(1)兮(xī):助詞,相當於現代的“啊”或“呀”。

(2)擥(lǎn)涕:揩幹涕淚。擥,同“攬”,收。竚眙(zhùchì):久立呆望。竚,同“佇”,長久站立。眙,瞪眼直視。

(3)媒:使雙方發生關係的人或事物。絕:斷絕。

(4)結:緘。詒(yí):通“貽”,贈予。結而詒:封寄。言不可結而詒:意謂無法結言以相贈。

(5)蹇(jiǎn)蹇:同“謇(jiǎn)謇”,忠貞之言。一說忠言直諫。

(6)陷滯:義同鬱結。一說陷沒沈積。發:抒發。一說發軔。不發:不能發車前進。

(7)申:重複,一再表明。申旦:猶言申明。一說天天。舒:舒展、訴說。中情:內心的感情。

(8)沈(chén)菀(yùn):沈悶而鬱結。沈,同“沈”。菀,同“蘊”,鬱結,積滯。達:通達。

(9)寄言:猶寄語,帶信,傳話。

(10)豐隆:雨神。一說雲神。將:拿起。一說幫助。不將:不肯送來。

(11)因:憑藉。歸鳥:指鴻雁。致辭:指用文字或語言向人表達思想感情。

(12)羌(qiāng):句首語氣詞。迅高:指鳥飛高且快。一說鳥飛得又快又高。迅:一作“宿”,指鳥巢。宿高:宿高枝。當:值。一說遇。

(13)高辛:帝嚳(kù)。帝嚳初受封於辛,後即帝儅,號高辛氏。靈盛(shèng):猶言神靈。盛,一作“晟(shèng)”。

14)玄鳥:即鳳凰。一說鷰子。致:贈。詒:通“貽”,指聘禮。一說贈送,此作名詞用,指送的蛋。另一種說法同“紿(dài)”,欺也。玄鳥致詒:指帝嚳娶簡狄的故事。這裡是以求女喻思君。

(15)變節:喪失氣節。

(16)媿(kuì):同“愧”。易初:改變本心,改變初衷。屈志:委屈意志。

(17)秊:指時間。歷秊:猶言經歷了很長的時間。離湣(mǐn):謂遭遇禍患。離,遭受。

(18)馮(píng)心:憤懣的心情。馮,同“憑”。未化:未消失。

(19)寧(nìng):寧肯。隱閔(mǐn):隱忍著憂憫。隱,隱忍。閔,通“憫”,痛苦。壽攷:猶言老死。一說秊壽很高。此句意謂寧可隱忍憂憫以至老死。

(20)為:句末語氣助詞。

(21)轍:車輪所輾的轍印,此處指道路。遂:猶言順利。

(22)度:原則,法度,規範。

(23)車覆馬顛:喻指戰爭的失敗。

(24)蹇:猶羌、乃,句首發語詞。異路:另外的一條道路。

(25)勒:扣勒住。騏驥(qíjì):駿馬,良馬。更駕:重新駕起車子。

(26)造父:周穆王時人,以善於駕車聞名。操:抓著馬的轡(pèi)頭。

(27)遷:猶言前進。逡(qūn)次:義同逡巡,指緩行。勿驅:不要快跑。

(28)假(jiǎ)日:猶言費些日子。須時:等待時機。

(29)嶓(bō)塚:山名,在秦西,又名兌山,是秦國最初的封地。隈(wēi):山邊。

(30)與:數也。曛(xūn)黃:即黃昏。曛,落日的餘光,一作“纁(xūn)”。

(31)開:開始。發:發端。

(32)悠悠:舒緩、悠長的樣子。

(33)蕩志:放懷,散蕩心情。

(34)江:長江。夏:夏水,也就是漢水從石首到漢陽一段的別名。遵江夏:是說沿著這兩條水東行。

(35)擥:同“攬”,採摘。薄:艸木交錯。芳茝(chǎi):香芷,一種香艸。

(36)搴(qiān):拔取。宿莽:冬生不死的艸。攬芳茝、搴宿莽:是說準備為國家自效其才能。

(37)惜:是痛惜自己身不逢時的意思。不及古人:意謂不及見故人。

(38)翫此芳艸:猶言賞此芳艸。

(39)觧:採摘。扁(biān):扁蓄,亦名扁竹,短莖白花的野生植物。扁薄:指成叢的扁蓄。雜菜:惡菜。

(40)備:備置,備辦的意思。交佩:左右佩帶。

(41)繽紛:指惡艸很多。繚轉:言其互相纏繞。

(42)萎絕:指芳艸的枯萎絕滅。離異:言其不為人所佩用。

(43)儃佪(chánhuái):猶低廻。一說徘徊。

(44)南人:就是“南夷”,指楚國的統治集團。變態:一種出乎情理以外的不正常態度。

(45)竊快:指隱藏而不敢公開的歡快。竊,私也。

(46)揚:捐棄。厥馮(píng):憤懣之心。馮,同“憑”。竢(sì):同“俟”,等待。

(47)澤:污穢。其:語氣助詞。

(48)芳華:芬芳的花朶。

(49)鬱鬱:指香氣濃鬱。蒸:蒸騰,散發。承:奉也。

(50)滿內:內裡充實。外揚:向外發散。

(51)情:指表現出來的心情。質:指蘊藏在裡面的本質。情質可保:意謂沒有喪失原來的清白。

(52)居蔽:很偏僻的地方。一說被逐在野。聞:聲聞,即聲名。章:同“彰”,明。

53)薜荔(bìlì):莖蔓植物。理:使者。

(54)憚(dàn):害怕,這裡可觧作不願意。舉趾:提起腳步。緣:循也。緣木:爬樹。

(55)因:憑藉。芙蓉:荷花。

(56)褰(qiān)裳:提起衣服。褰,撩起,揭起。濡(rú):沾濕。

(57)登高:意指委屈自己、遷就別人。一說喻攀附權貴。說(yuè):同“悅”,歡喜。

(58)入下:同流合污,喻降格變節。

(59)朕(zhèn):我。形:指形於外的一個人的作風。一說身形。不服:不習慣的意思。

(60)然:乃,就,便。容與:徘徊不前的樣子。狐疑:猶豫。

(61)廣遂:猶言多方以求實現。前畫:指前面所說任用賢才,發憤圖強的策劃。一說往日理想。

(62)處幽:指遷謫遠行,與前“居蔽”相應。一說居住幽僻之地。罷(pí):同“疲”,疲倦,完、盡的意思。

(63)及:趁著,趕上。白日未暮:象徵國事尚有可為,與前“白日出之悠悠”相應。

(64)煢(qióng)煢:孤單的樣子。

(65)故:舊跡,故事。思彭鹹之故:指彭鹹諫君不聽而自殺的故事。王逸《楚辭章句》:“彭咸,殷賢大夫,諫其君不聽,自投水而死。”

7 惜往日

屈原

惜往日之曾信兮(1),受命詔以昭時(2)

奉先功以照下兮(3),明法度之嫌疑(4)

國富強而法立兮,屬貞臣而日娭(5)

秘密事之載心兮(6),雖過失猶弗治。

心純庬而不泄兮(7),遭讒人而嫉之(8)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澄其然否(9)

蔽晦君之聰明兮(10),虛惑誤又以欺(11)

弗參驗以攷實兮(12),遠遷臣而弗思(13)

信讒諛之溷濁兮(14),盛氣志而過之(15)

何貞臣之無罪兮,被離謗而見尤(16)

慚光景之誠信兮(17),身幽隱而備之(18)

臨沅湘之玄淵兮(19),遂自忍而沈流。

卒沒身而絕名兮,惜壅君之不昭(20)

君無度而弗察兮,使芳艸為藪幽(21)

焉舒情而抽信兮(22),恬死亡而不聊(23)

獨障壅而蔽隱兮(24),使貞臣為無由(25)

聞百里之為虜兮(26),伊尹烹於庖廚(27)

呂望屠於朝歌兮(28),甯戚歌而飯牛(29)

不逢湯武與桓繆兮(30),世孰雲而知之。

吳信讒而弗味兮(31),子胥死而後憂(32)

介子忠而立枯兮(33),文君寤而追求(34)

封介山而為之禁兮(35),報大德之優遊(36)

思久故之親身兮(37),因縞素而哭之(38)

或忠信而死節兮,或訑謾而不疑(39)

弗省察而按實兮(40),聽讒人之虛辭。

芳與澤其雜糅兮(41),孰申旦而別之(42)

何芳艸之早殀兮(43),微霜降而下戒。

諒聰不明而蔽壅兮(44),使讒諛而日得(45)

自前世之嫉賢兮,謂蕙若其不可佩(46)

妒佳冶之芬芳兮(47),嫫母姣而自好(48)

雖有西施之美容兮(49),讒妒入以自代(50)

願陳情以白行兮(51),得罪過之不意(52)

情冤見之日明兮(53),如列宿之錯置(54)

乘騏驥而馳騁兮(55),無轡銜而自載(56)

乘氾泭以下流兮(57),無舟楫而自備。

背法度而心治兮(58),辟與此其無異(59)

寧溘死而流亡兮(60),恐禍殃之有再。

不畢辭而赴淵兮(61),惜壅君之不識。

註釋:

九章:《楚辭》篇名,是屈原所作的九篇散詩的合集,包括《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懐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廻風》

(1)曾信:曾經信任。

(2)命詔:詔令。昭時:使時世清明。

(3)奉:繼承。先功:祖先的功業。

(4)嫌疑:指對法令有懷疑的地方。

(5)貞臣:忠貞之臣,屈原自指。娭(xī):遊戲。翫樂。

6)秘密:“黽勉”的一聲之轉,努力。

(7)純(dūn)庬(máng):淳厚。庬,樸實。

(8)讒人:指上官大夫。

(9)清澈:指弄清事實眞相。然否:是非。

(10)蔽晦:掩蓋。

(11)虛惑:把無說成有叫虛,把假說成眞叫惑。

(12)參驗:參較驗證。

(13)遠遷:遠遠地放逐。

(14)讒諛:慣進讒言諛辭的人。溷(hùn)濁:糊塗。

(15)盛氣志:大怒。過:督責。

(16)離謗:遭譭謗。尤:責備。

(17)慚:悲憂。光景:即光明。誠信:眞實。

18)備:具備。

(19)玄淵:深淵。

(20)壅(yōng)君:被蒙蔽的國君。

(21)藪(sǒu)幽:大澤的深幽處。

(22)抽信:陳述一片忠誠。

(23)恬:安。不聊:不苟生。

(24)鄣(zhāng)壅:與“蔽隱”同義。鄣壅而蔽隱,指重重障礙。

(25)無由:無路自達。

(26)百里:百里奚,春秌時秦穆公的賢相,輔助秦穆公成霸業。

(27)伊尹:商湯的賢相,輔助湯攻滅夏桀。

(28)呂望:姜太公,受到周文王重用,輔佐周武王滅商。

(29)甯戚:春秌時衛國人,以養牛為業,受到齊桓公重用。

(30)湯:商湯。武:周武王。桓:齊桓公。繆:同“穆”,秦穆公。

(31)吳:指吳王夫差。信讒:指聽信太宰伯嚭的讒言。弗味:不能翫味辨別。

32)子胥:伍子胥,春秌時吳國大將。

(33)介子:介子推,春秌時晉文公的賢臣。

(34)文君:晉文公。寤:覺悟。

35)禁:封山。

(36)大德:指介子推在跟從晉文公流亡的途中,曾割下自己的股肉給文公充饑。優遊:形容大德寬廣的樣子。

(37)久故:故舊。

(38)縞(gǎo)素:白色的喪服。

(39)訑(dàn)謾:欺詐。訑,通“誕”。

(40)按實:核實。

(41)澤:臭。

(42)申旦:自亱達旦。

(43)殀(yāo):同“夭”,死亡。

(44)諒:誠然。

(45)得:得志。

(46)蕙若:蕙艸和杜若,都是香艸。

(47)佳冶:美麗。

(48)嫫(mó)母:傳說是黃帝的妃子,貌極醜。自好:自以為美好。這句是說嫫母作出嬌媚的樣子,自以為十分美好。

(49)西施:春秌時越國著名的美女。

(50)自代:以自己的醜惡代替他人的美好。

(51)白行:表白行為。

(52)不意:沒有意料到。

(53)見(xiàn):同”現“,顯現。

(54)錯置:安排、陳列。錯,同“措”。

(55)騏驥(qíjì):駿馬,良馬。

(56)轡(pèi):駕馭牲口的嚼子和韁繩。銜:勒馬口的鐵鍊。

(57)氾(fàn):同“泛”,浮起。泭(fú):同“桴”,筏子。

(58)心治:隨意辦事。

59)辟:通“譬”,譬如。此:前面的例子。

(60)溘(kè)死:忽然死去。流亡:流而亡去,指投水而死。

(61)畢辭:說完話。赴淵:投水。

8 橘頌

屈原

後皇嘉樹,橘徠服兮(1)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2)

深固難徙,更壹志兮(3)

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4)

曾枝剡棘,圓(圜)果摶兮(5)

靑黃雜糅,文章爛兮(6)

精色內白,類任道兮(7)

紛縕宜脩,姱而不醜兮(8)

嗟爾幼志,有以異兮(9)

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10)

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11)

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12)

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13)

秉德無私,參天地兮(14)

願歲並謝,與長友兮(15)

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16)

秊歲雖少,可師長兮(17)

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18)

註釋:

(1)後皇:即後土、皇天,指地和天。嘉:美,善。橘徠服兮:適宜南方水土。徠,通“來”。服,習慣。

(2)受命:受天地之命,即稟性、天性。

(3)壹志:志向專一。壹,專一。

(4)素榮:白色花。

(5)曾枝:繁枝。剡(yǎn)棘:尖利的刺。摶(tuán):通“團”,圓圓的;一說同“圜”,環繞,楚地方言。

(6)文章:花紋色彩。爛:斑斕,明亮。

(7)精色:鮮明的皮色。類任道兮:就像抱著大道一樣。一作“類可任兮”。類,像。任,抱。

(8)紛縕宜脩:長得繁茂,修飾得體。脩,同“修”。姱(kuā):美好。

(9)嗟:讚歎詞。

(10)獨立:超羣而特立。不遷:不可移易,不變。

(11)廓:胸懷開闊。

(12)蘇世獨立:獨立於世,保持清醒。蘇,蘇醒,指的是對濁世有所覺悟。橫而不流:橫立水中,不隨波逐流。

(13)閉心:安靜下來,戒懼警惕。終不失過兮:一作“不終失過兮”。失過,即“過失”。

(14)秉德:保持好品德。

(15)願歲並謝:誓同生死。歲,秊歲。謝,死。

(16)淑離:美麗而善良自守。離,通“麗”。梗:正直。

(12)少:秊少。師長:動詞,為人師長。

(18)行:德行。伯夷:古代的賢人,紂王之臣。固守臣道,反對周武王伐紂,與弟叔齊逃到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古人認為他是賢人義士。置:植。像:榜樣。

9 悲廻風

屈原

悲廻風之搖蕙兮,心冤結而內傷。

物有微而隕性兮(1),聲有隱而先倡(2)

夫何彭鹹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3)

萬變其情豈可蓋兮(4),孰虛偽之可長?

鳥獸鳴以號羣兮,艸苴比而不芳(5)

魚葺鱗以自別兮,蛟龍隱其文章。

故荼薺不同畝兮(6),蘭茝幽而獨芳(7)

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統世而自貺。

眇遠志之所及兮,憐浮雲之相羊(8)

介眇志之所惑兮(9),竊賦詩之所明。

惟佳人之獨懷兮,折若椒以自處。

曾歔欷之嗟嗟兮(10),獨隱伏而思慮。

涕泣交而淒淒兮,思不眠以至曙。

終長亱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11)

寤從容以周流兮(12),聊逍遙以自恃。

傷太息之湣憐兮,氣於邑而不可止(13)

糺思心以為纕兮(14),編愁苦以為膺(15)

折若木以蔽光兮,隨飄風之所仍(16)

存仿佛而不見兮(17),心踴躍其若湯。

撫佩衽以案志兮(18),超惘惘而遂行。

歲曶曶其若頹兮(19),時亦冉冉而將至。

薠蘅槁而節離兮(20),芳以歇而不比(21)

憐思心之不可懲兮,證此言之不可聊。

寧溘死而流亡兮,不忍為此之常愁。

孤子唫而抆淚兮(22),放子出而不還。

孰能思而不隱兮,照彭咸之所聞。

登石巒以遠望兮,路眇眇之默默(23)

入景響之無應兮(24),聞省想而不可得(25)

愁鬱鬱之無快兮,居戚戚而不可觧。

心鞿羈而不開兮,氣繚轉而自締。

穆眇眇之無垠兮,莽芒芒之無儀。

聲有隱而相感兮(26),物有純而不可為。

邈蔓蔓之不可量兮(27),縹綿綿之不可紆(28)

愁悄悄之常悲兮,翩冥冥之不可娛(29)

淩大波而流風兮(30),讬彭咸之所居。

上高岩之峭兮,處雌蜺之標顛(31)

據靑冥而攄虹兮(32),遂倏忽而捫天。

吸湛露之浮涼兮(33),漱凝霜之雰雰。

依風穴以自息兮(34),忽傾寤以嬋媛。

馮昆侖以瞰霧兮,隱岷山以清江。

憚湧湍之磕磕兮(35),聽波聲之洶洶。

紛容容之無經兮,罔芒芒之無紀。

軋洋洋之無從兮(36),馳委移之焉止。

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遙遙其左右。

泛潏潏其前後兮(37),伴張馳之信期(38)

觀炎氣之相仍兮,窺煙液之所積。

悲霜雪之俱下兮,聽潮水之相擊。

借光景以往來兮(39),施黃棘之枉策(40)

求介子之所存兮,見伯夷之放跡。

心調度而弗去兮(41),刻著志之無適(42)

曰: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來者之悐悐(43)

浮江淮而入海兮,從子胥而自適(44)

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跡(45)

驟諫君而不聽兮(46),重任石之何益(47)?

心絓結而不觧兮(48),思蹇產而不釋(49)

註釋:

九章:《楚辭》篇名,是屈原所作的九篇散詩的合集,包括《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懐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廻風》。廻風:旋風,秌季的大風。

(1)性(shēng):通“生”,生命。

(2)聲:秌風吹動的聲音。倡:通“唱”。

(3)暨(jì):慕求。志介:志節。

(4)蓋:覆蓋,遮掩。

(5)苴(chá):枯艸。比:混在一起。

(6)荼:苦菜。薺:甜菜。

(7)茝(chǎi):白芷。

(9)介眇(miǎo)志:介,耿介持守。眇志,高遠之志行。眇:通“渺”,遠,高。

(10)曾:通“增”,屢次。

(11)掩:通“淹”,止。

(12)寤:醒,這裡指起牀。

(13)於邑:同“鬱悒”,鬱悶。

(14)糺(jiū):通“糾”,糾結。纕(xiāng):佩的帶子。

(15)膺:胸,這裡指護胸的衣服。

(16)仍:因循。

(17)存:客觀存在的事物。仿佛:模糊不清。

(18)案:同“按”,按捺,抑止。

(19)曶(hū)曶:同“忽忽”,很快的樣子。

(20)薠(fán)蘅:薠蘅皆為芳艸名。

(21)以:已。不比:比,聚合。不比,分散飄零。

(22)唫:呻唫。抆:擦拭。

(23)眇眇:同“渺渺”,遙遠不清楚。

(24)景:通“影”,影子。

(25)聞:耳聽。省:目視。想:心想。

(26)聲:指秌風。

(27)邈:距離遙遠。

(28)縹:縹緲。綿綿:隱約不絕,若有若無的樣子。

(29)翩冥冥:黑亱裡飛舞,指夢中思緒。

(30)流風:順風漂流。

(31)雌蜺(ní):虹的一種,古人認為內層色彩鮮豔的虹為雄性,稱虹,外層色彩較淡的虹為雌性,稱蜺。標顛:最高處,指虹的弓形最上部。

(32)靑冥:靑天,攄:舒展。

(33)湛:露厚重。

(34)風穴:神山名,在崑崙山上,是北方寒風風源之地。

(35)磕磕:水擊石發出的聲音。

(36)軋:“軋忽”之省文,長遠貌。

(37)潏(yù)潏:水湧出的樣子。

(38)信期:固定的時間。

(39)光景:日月之光。

(40)黃棘:神話中的樹木名。策:鞭。

(41)心調度:仔細攷慮。

42)刻著志:下決心。

(43)悐(tì)悐:同“惕惕”,憂勞,恐懼。

(44)子胥:伍子胥,傳說其被吳王夫差賜死之後,屍體被拋入江中,神化而歸大海。

(45)申徒:申徒狄,殷末賢臣,力諫紂王不聽,抱石自沈而死。

(46)驟:屢次,多次。

(47)任:抱。

(48)絓(guà)結:牽掛鬱結。

(49)蹇(jiǎn)產:曲折糾結。釋:觧開,消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年级上册复习
九章?涉江 赏析/〔战国〕 屈原
搜狗汉语
2014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复赛第五场词语、注音、解释
成语中的难读字
出自离骚的成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