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收藏了一大堆“思维模型”,你是否真正掌握了“底层思维”?

我们之所以对“底层逻辑”和“思维模型”如此痴迷,原因在于当面对大量的信息和数据时,我们希望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希望有一个确定的模型来指导我们。但为什么我们接触了那么多“逻辑”和“模型”,反而思维越来越乱呢?

答案有可能在于没有掌握“逻辑”的“逻辑”,也就是真正的底层思维。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举个例子,《深度思维》这本书本身就是讲各种“深度思维”的模型和技术,虽然作者已经给我们梳理了各章节的逻辑和关系,但感觉不够“底层”,所以就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去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和模型。于是我自己就把各章节的逻辑梳理了一遍,同时用最近在做的一个项目分析进行对标。

《深度思维》的底层逻辑

经过这样的梳理,才明白,思考一件事,只需要从三个方面(角度、深度、应用)入手就可以了,然后用换位思考的技术去分析各个角度,用思维逻辑链技术去深入分析事物的前因后果,用可视化思维技术去找准关键点和应用的方向,最终获得内外部环境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发展的趋势与策略,进行定位标杆,进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运用到六大思维模型。

通常我们网上所接触的“底层思维和逻辑”其实就是上面表格里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模型”,“方法”和“模型”有很多,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会冒出来越来越多的“方法”和“模型”,但是底层逻辑却只有那几种。

最近刘润的《底层逻辑》这本书比较火,为什么这么火,前面已经给出答案了,有些人看完之后,从其中一些部分获益良多,但是越深入去看这本书,发现自己的思维会越乱,原因就在于没有找到《底层逻辑》的底层逻辑,如果以考察事物的三个方面(角度、深度、应用)去梳理,就可以知道“第一章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讲得就是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事物,“第二章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从深度方面去分析事物,最后三章从实践应用的角度去分析个人发展、对待他人、社会协作的逻辑,这样一梳理,就会发现《深度思维》里的三大思维技术和六大思维模型就可以直接应用到《底层逻辑》这本书里了。

因此,真正的底层思维就是要建立自己思维的结构(而不是知识的结构),当你有了这个底层结构,就可以把很多的“思维技术”“思维模型”“底层逻辑”全部分门别类的装进去。至于怎么判断自己的思维够不够底层,我觉得就看这两个标准:

1、你是否从“横向联系”、“纵向发展”“实践案例”这三个方面去分析一件事;

2、你的思维是否以“角度”、“深度”、“应用”这三个维度为标准。

其实关于底层思维,大家早已经在高中和大学期间学习过了,就是“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只是那个时候我们缺乏经历,向往繁华世界,不想追求“大道至简”的境界,后来在生活和工作中“乱花渐欲迷人眼”,反而忘却了我们当时学到的“至简大道”。它告诉我们,认识一个事物,需要分析它的“形态”,定位“时空位置”,因为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因此需要研究它的“联系”和“发展”,以进行“实践”,最终通过“认识活动”,获得该事物的“真理”和“价值判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用多元思维模型,构建深度思考力的底层逻辑
学会底层逻辑,受益终身
“底层逻辑”,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深度)
四个让你思维认知发生改变的底层逻辑模型
产品经理底层核心能力模型
跨学科知识体系解决复杂问题(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