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的本质——用语言对抗语言,实现思维彻底解放的过程》

“概念”,是人的大脑对外界事物感知基础上进行高度概括描述的产物,是人的一切知识的基础,是构成“语言”的核心和主体。如果把“概念”从“语言”当中抽离出来,我们很难想象“语言”还会存在。由此可以说,“语言”是以“概念”为材料,由逻辑组装起来的。没有“概念”就没有“语言”。

可以说,“语言”和“概念”是“同时”被人的大脑发明出来的。“概念”离不开语言,“语言”更不可能离开“概念”而独立存在。一生最简单的“啊”,如果不具备某种在“概念”意义上的界定和指向,它就不构成语言。而只要它“指向”某种意义,它就具有了指向那一意义的“概念”属性。没有“概念”就不会有“语言”。

同样的,没有“概念”人类也根本无法进行有意识的“思想”活动。这也就是说,人是靠“概念”或者说是靠“语言”来思考的。我们很难想象,没有由材料和逻辑组装起来的“语言”,人将如何去思想。所以,我们几乎可以说,人是靠“语言”来思想的。“语言”是思想的材料。反过来说,人的“思想”不过是对现有“语言”的重新组接和加工。

以“概念”为基础由逻辑组装起来的“语言”,构成人类思想的全部材料,决定了人的思想意识活动。也就是说人的“思想”是由“语言”决定的。“语言”是思想的必备材料,并为思想提供了逻辑框架。不同的“语言”,决定了思想意识总的“知识结构”和“逻辑框架”。

人的思考,是“基于某种语言的意识活动”,人不可能离开特定的“语言”去思考。“思想”借助“语言”来开掘人对世界新的认识,同时也只有突破现有语言“给定的”固有概念和框架,才能获得自由,产生新的认识。即,人类只有从“既有语言”给定的概念和框架中逃出来,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产生新知识。

从一种语言,逃向另一种语言,可以获得新的自由,进入认识新的天空;从所有“语言”中逃出来,才能获得思想意识“完全的自由”。(1)科学靠建立自己的“语言”不断建立新的概念,构建新的语言工具来突破旧的知识。(2)艺术则不断探索“语言”媒介新的“表达载体”,以其自己的“语言”方式来“思想”。

在所有艺术形式中,音乐和绘画,因为完全摆脱了“语言”原始媒介的束缚,因而成全了其真正的、完全的自由。在依靠语言最原初的媒介——“文字”的表达中,“诗”是唯一一个完全接受人类固有“语言”的文字媒介进行“自由思考”的艺术。即,它不象科学和绘画、音乐那样寻求“新的工具”,而是用旧有的语言文字工具,来从事对旧有的思想进行反叛的活动。

因此诗的创作本质是“挣扎”。它借助“语言”来挣脱“语言”的束缚。诗不挣脱“语言”的束缚,便不是真正的诗。【每一首诗,都是与语言抗争的结果】。诗,就是用语言来对抗语言,实现想象力腾飞和思想自由的过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师说|骆新:教育的本质是要恢复人类的天真
江怡: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
(68)《思想本质》读书笔记
解构主义与后形而上诗学
2014年版王德峰讲《哲学导论》:15
小诗二首:小鸡,唧唧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