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会主义中国不是十九世纪的欧洲,这片土地不适合批判现实主义

有人理直气壮地说:任何时候,任何社会都需要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社会是文学的唯一使命;他们在引进批判现实主义的同时,一次又一次地搬出了欧洲历史上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试图以此证明自己的政治正确。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文字。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概况

批判现实主义是指起源于十九世纪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和创作方法,期间,产生了以司汤达、巴尔扎克(法)、狄更斯(英)、托尔斯泰(俄)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作家,取得了巨大成就,从而奠定了在世界文学史上的伟大地位。

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有一个共同特征,它们往往通过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背景下的社会黑暗与人性丑恶的描写、刻画和剖析,揭露与批判了造成这种黑暗与丑恶的根源——腐朽、没落的社会制度,唱响了那种制度的衰歌。

批判现实主义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不仅在于那片制度的土壤为其提供了充足的养料,更在于它具有社会的革命性和思想的深刻性。

二,新中国的社会制度具有先进性与优越性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推翻和埋葬了剥削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标志着人类长足进步的先进制度,它破天荒地把无产阶级请上了历史舞台,让人民当上了国家的主人,它唯一的宗旨和全部的行动,都是为了替人民谋福祉,也因此,它使自己具有了历史上任何社会制度无法企及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是截然相反的两种制度,没有可比性。

三,当代中国的批判文学的问世

随着四人帮的被粉碎和文革的结束,有中国作家(作者)从昔日的欧洲照搬照抄来了批判现实主义,一哄而起,开始纷纷创作批判文学。他们所揭露与批判的内容,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所谓社会黑暗和人性丑恶,以及对一些人所造成的创伤。他们的主要抓手,来自于年轻共和国在探索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和犯下的失误。

四,中国批判文学所遇到的尴尬与应对方法

由于中国社会制度的先进性与优越性摆在那里,无可批判,所以,中国的批判文学在批判的过程中遇到了无法逾越的障碍,就批不下去了,就半途夭折了,就变形成了浅薄的暴露文学(其中有些作者的创作动机本来就是发泄私愤)。这里必须说到批判文学还存在另一个分支,那就是魔幻文学。较之于一般的暴露文学,魔幻文学的初衷还是想往深处写的,但又不敢太直接,所以采用了魔幻这一手法。这种手法有一大好处,就是隐晦,正所谓“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假难辨。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就自己去意会吧。如此,便能最大限度“避害”。当然,即便这样,它还是遇到了同样的尴尬,要紧处,再也无法深入下去。

作品没有深度,也就意味着缺乏力度,那如何彰显伟大?又如何吸引眼球?有办法!深度不够就用宽度补救。于是,把局部写成整体,把个别写成普遍,把偶然写成必然。你还别说,这不失为一着妙招,文学本来就允许虚构、夸张嘛。于是,这种夸张主义的文学纷纷出笼,黑压压的一片,象满天的乌鸦。于是,无论是纯粹的暴露文学,还是隐晦的魔幻文学,最终都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好听的名字:怨妇文学——脱下衣裤,显露伤痕,哭诉,诉苦,怨天尤人,就是没有有价值的思想,仅此而已。

五,中国的批判文学为什么会遭到滑铁卢

1,之所以说它们失败,是因为它们遭到了广大读者的反对、批判和否定。尽管他们当中的有些作家获得了这个奖,那个奖,但一律地不曾在人民中留下口碑,这是一个硬伤。

2,它们的出现自一开始就从娘胎里带来了先天不足,既缺乏社会基础,又缺乏法理依据。

3,它们本是一个怪胎,后来成了一个个畸形儿,自在情理之中。

中国的批判作家们原本是想成为一个个中国的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的,想成就伟大的,但中国的社会制度让他们碰得头破血流,美梦幻灭。可惜了。

其实,当中国的批判作家们把批判现实主义移植到中国这块土地上时,就已经注定了这种失败的命运,因为,出现在中国社会上的阴暗和丑恶不是制度造成的,不是社会主义的特产。因为,社会主义中国不适合批判现实主义的生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文学之十七:德莱塞
外国文学史常识[论语说文]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一点文学常识(外国)
外国文学史考研复习题之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漫谈外国文学(三)
十九世纪后期伟大的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的素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