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贝克莱与《人类知识原理》

英国第二位经验主义者是爱尔兰人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1753 年),都柏林三一学院的一位教师,后来成为克罗因地区的主教。作为一位哲学家,贝克莱受到洛克著作很深的影响,他想要纠正他所认为的著作中的错误和矛盾,同时保持对经验主义基本纲领的忠实(“白板”说、心理原子论、唯名论,以及对“奥卡姆剃刀”的认同)。事实上,对于物质实体的观念,贝克莱的态度如此谨慎,以至于运用奥卡姆剃刀将之清除了出去,而余下的只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这种观点认为只有心灵与观念才存在。

早在他的《人类知识原理》一书中,贝克莱就抨击了洛克对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所作的区分。回忆一下,第一性的质被认为是独立于心灵而存在的物质实体所固有的,而第二性的质则只存在于心灵中(或者,正如贝克莱所说的那样,它们的“存在”就是“被知觉”)。贝克莱指出,我们了解所谓的第一性的质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第二性的质。我们认识一个物体的大小、形状、位置或维度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触摸它或观察它(即通过触觉或视觉的第二性的质)。贝克莱的结论是:对第一性的质的描述实际上只不过是对第二性的质的解释——谈论颜色、声音、味道、气味和触觉的不同方式。因而,第一性的质也只是存在于心灵之中。他们的存在也是被知觉。

为了解释将第二性的质转换成第一性的质何以可能,贝克莱对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作了区分。直接(或无中介的)知觉是对基本的感觉材料(洛克的第二性的质和简单观念)的被动接受;间接(或有中介的)知觉是对这些感觉材料所进行的解释。试想一下学习阅读的过程。小孩面对一张写满字的纸,他只看到了白色背景上的黑色“波形曲线”(这就是直接知觉)。经过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这个孩子最终学会了将这些印记看作是承载着意义的语词(这就是间接知觉)。一个有趣的事实是,一旦我们学会了阅读,再想恢复孩子“单纯的眼睛”并把词仅仅看作是波形曲线就很困难。贝克莱通过区分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解释了我们成人为何把世界知觉为一组组的事物而不是感觉材料。然而,贝克莱宣称,我们在所谓的外部世界中看到的事物的确只是观念的集合,我们在哲学上可以将之分解为构成这些观念的感觉材料。

贝克莱认为:由于这些[感觉材料]中的一些在观念中一同出现,我们就用一个名称来标记它们,并且因而就把它们认为是一个东西。因此,例如某种颜色、味道、气味、形状和硬度,如果常在一块儿出现,我们便会把这些观念当作一个单独的事物来看待,并用“苹果”这个名称来表示它;另外一些观念的集合,则构成一块石头、一棵树、一本书和其他类似的可以感觉的事物。

对于一块石头的组成部分来说是真实的东西,对于全部石头来说也是真实的。它的存在就是被感知。

注意,物质实体的观念(洛克的“我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在贝克莱的体系中已经完全消失了。我们把世界认知为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实物,理性主义者的实体这个天赋观念对此作出了解释,但实体的这种作用已经被语言所取代。我们教我们的孩子认识语词,这些语词在他们的心灵中把观念组织成“事物”。

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认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他或她本人的主观世界中,这个主观世界由五种感觉的感觉材料所构成。我们还是婴儿时所进入的就是这样一个共同的世界。但是我们已学会了语言,也就是说,我们学会了“阅读”感觉材料。语言还是主体间的纽带。通过共同使用约定俗成的符号,我能够在我的个人世界和你的个人世界的鸿沟间架起桥梁。如果没有语言,我将会陷入唯我论,困在自我心灵的回声室内。

贝克莱确信,他可以用这两个范畴(感觉材料和语言)来解释所有可能的人类知识——关于上帝的知识除外。(贝克莱毕竟是一位主教,所以理所当然,上帝在他的哲学中起着关键作用,即使上帝的存在无法被知觉对他来说有点尴尬。)上帝的存在可以从感觉材料的规律性和可预知性中推断出来。如果所谓的物质世界的“存在”即是“被知觉”,从而依赖于心灵,那么,为什么当我回到我早先所离开的空房间时,一切还都如我离开时一模一样?为什么当我不再知觉它时,这个房间并没有消失?这是因为当我不在时,上帝在知觉它。上帝是自然规律的担保者。

《圣经》上说,上帝创造了世界,其中的意思就是,他创造了感觉材料以及用来感觉这些材料的心灵(精神、自我)。上帝并没有使那些无法被知觉的、神秘的东西——“物质实体”产生出来,更别说这类东西转而产生出了观念。洛克表象实在论的错误就在于他确信这样一种“东西”的存在,他没有看到表象就是实在。贝克莱只是消除了“中介者”。他的理论解释了洛克的理论作出解释的所有东西,但他的理论比洛克要更经济些;因而,根据奥卡姆剃刀,他的理论要优于洛克的。贝克莱本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西方哲学导论》读书笔记之二
洛克哲学
贝克莱哲学思想
西方哲学史||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贝克莱
存在就是被感知:读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
【每日哲学辞典】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