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物都产生于大道,然后又复归于大道。列子《天瑞》2

子列子适卫,食于道,从者见百岁髑髅,攓蓬而指,顾谓弟子百丰曰:“唯予与彼知而未尝生未尝死也。此过养乎?此过欢乎?种有几:若蛙为鹑,得水为㡭 。得水土之际,则为蛙檳之衣。生于陵屯,则为陵舃。陵舃得郁栖,则为乌足。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化而为虫,生灶下,其状若脱,其名曰鸲掇。鸲掇千日化而为鸟,其名日乾余骨。乾余骨之沫为斯弥,斯弥为食醯颐辂。食醯颐辂生乎食醯黄軦,食醯黄軦生乎九猷 ,九猷生乎瞀芮,瞀芮生乎首腐蠸。羊肝化为地皋,马血之为转邻也,人血之为野火也。鹞之为鹯,鹯之为布谷,布谷久复为鹞也。燕之为蛤也,田鼠之为鹑也,朽瓜之为鱼也,老韮之为苋也,老羭之为猨也,鱼卵之为虫。”

列子到卫国去,在路边吃饭,看见道旁已有百年的死人头骨。列子拔起一根飞蓬草指着它,回头对他的学生百丰说:“只有我和他懂得万物既没有生,也没有死的道理。死亡果真使人忧愁吗?活着果真使人欢喜吗?物种之中藏有极其微妙的变化之道:就像青蛙变为鹌鹑,得到水又继续变化成㡭草。到了水土交会之处,便成为青苔。生长在高土堆上,便成为车前草。车前草得到了粪土,又变为乌足草。乌足草的根变为蛴螬虫,它的叶子则变为蝴蝶。蝴蝶很快就又变为虫子,如果生长在炉灶下,它的形状就会像蜕了皮一样,它的名字叫鸲掇虫。”

“鸲掇虫过了一千天,又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乾余骨。乾余骨鸟口中的唾沫变成为斯弥虫,斯弥虫又变成为酒醋上的颐辂虫。酒醋上的颐辂虫生出了酒醋上的黄軦虫,酒醋上的黄軦虫又生出了九猷虫,九猷虫生出了瞀芮虫,瞀芮虫又生出了萤火虫。羊肝变化为附在地面上的茜草,马血变成为能转动的磷火,人血变成为在野外流窜的鬼火。鹞鸟变成为晨风鸟,晨风鸟变成为布谷鸟,布谷鸟时间长了又反过来变为鹞鸟。燕子变成为蛤蜊,田鼠变成为鹌鹑,腐朽的瓜变成为鱼,老韮菜变成为苋菜,老母羊变成为猿猴,鱼的卵又变成为虫子。”

“亶爰之兽自孕而生曰类,河泽之鸟视而生曰鶂 。纯雌其名大要,纯雄其名稚蜂。思士不妻而感,思女不夫而孕。后稷生乎巨迹,伊尹生乎空桑。厥昭生乎湿 ,醯鸡生乎酒。羊奚比乎不箰,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久入于机。”

“亶爱山上的兽自己怀孕而生崽,叫做类。河泽中的鸟互相看着而生子,叫做 。纯雌性的龟鳖种群名叫大要,纯雄性的蜂类种群名叫稚蜂。单相思的男士不娶妻子而有所感应,单相思的女子不嫁丈夫而怀孕。后稷因为其母亲踏了天帝的脚印而诞生,伊尹因为母亲梦遇神仙而生于中空的桑树。蜻蜓生在潮湿之处,醯鸡生在酒醋之中。羊奚草与不长笋子的老竹相互结合,老竹生出了青宁虫,青宁虫生出了豹子,豹子生出了马,马生出了人, 人活久了又复归于自然之中。”

“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万物都产生于大道,然后又复归于大道。

  《黄帝书》曰:“形动不生形而生影,声动不生声而生响,无动不生无而生有。”

《黄帝书》说:“有形之物运动不产生形体,而产生影子;声音波动不产生声音,而产生回响;虚无运动不产生虚无,而产生实有。”

形,必终者也;天地终乎?与我偕终。终进乎?不知也。道终乎本无始,进乎本不有。

有形之物是必然要终结的;天与地会终结吗?和我一样要终结。这种终结有穷尽的时候吗?不知道啊。大道终结于本来就没有开始之时,穷尽于本来就没有形态的地方。

有生则复于不生,有形则复于无形。不生者,非本不生者也;无形者,非本无形者也。生者,理之必终者也。终者不得不终,亦如生者之不得不生。而欲恒其生,画其终,惑于数也。

一切有生命的事物终将返回到没有生命的状态;一切有形体的事物终将返回到没有形体的状态。那些没有生命的事物,并非从来就不曾有过生命;那些没有形体的事物,并非从来就不曾有过形体。一切产生之事物,按照自然法则必将会终结。终结的不得不终结,就如同产生的不得不产生。而想要使生命成为永恒,妄图阻止终结,是不懂得自然法则啊。

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属天清而散,属地浊而聚。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归也,归其真宅。黄帝曰:“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

精神,是上天所赋予的;骨骸,是大地所赋予的。属于天的清明空灵就会四散飘逸,属于大地的浑浊沉重就会凝结聚合。精神离开了形体,各自回归他们的本原,所以称之为鬼。鬼,就是归,意思是回归到它们的本原之地。黄帝说:“精神进入众妙之门,骨骸返归物质本原,我的形体与灵魂还有什么存在呢?”

  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耄也,死亡也。其在婴孩,气专志一,和之至也;物不伤焉,德莫加焉。其在少壮,则血气飘溢,欲虑充起;物所攻焉,德故衰焉。

人从出生到死亡,大的变化阶段共有四个:婴孩,少壮,年老,死亡。人在婴孩阶段,神气专注,意志专一,最为和谐;外物不能伤害他,德行无须再添加。在少壮阶段,就血气漂浮横溢,各种欲望与思虑充盈体内;外物便来侵扰他,所以德行便开始衰退了。

其在老耄,则欲虑柔焉;体将休焉,物莫先焉;虽未及婴孩之全,方于少壮,闲矣。其在死亡也,则之于息焉,反其极矣。

在老年阶段,欲望与思虑渐渐消退;身体将要安息了,外物不再与他们争先了;虽然还比不上婴孩时期的完备,但与少壮时期相比,却称得上安稳娴静了。人在死亡阶段,就到了完全安息的时候,复归于自然的本原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列子论坛第一讲(之二)人生论
列子:人生有四大变化
生化诀要
2-冲虚至德真经鬳斋口义卷之一
我读列子 | 天瑞 6 | 人生之四化 婴少老死
《列子》45则传世名句,感悟圣贤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