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践论》精解第二十五章

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认识运动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侯,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侯。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侯。

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什么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

所谓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所谓“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底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理由就在这个地方。斯大林说得好:“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

先来解释一下认识的两种作用,一是受动作用,二是能动作用。两者都是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受动作用与能动作用之反映。人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地受到外界物质的事物之刺激,这是受动作用;同时又经常地改造、处理外界事物,使它合乎我们利用的目的,这是能动作用。

物质生产上这两种作用在观念的形式上反映出来,就成为认识中的受动作用与能动作用。认识中的这两种作用,形成为辩证的统一,但认识的能动作用,比较受动作用占据主导的地位(正如物质生产上的改造物质的能动作用,对接受物质刺激的受动作用占居主导地位一样)

认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为思维的创造能力,能够改造感性认识的材料,引起认识过程的突变,即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的飞跃,即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在中国革命历史的过程中,伟人思想一经形成,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改造我的学习》。这就是从理论飞跃到实践的良好例证。马克思所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就意味着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我们可以这样地说,一切能在实践中正确地解决问题的理论,都可以使实践提高一步,这就是飞跃的变化。理论之所以能够飞跃到实践,是因为理论能够指导实践,组织实践。但这样的理论必须经由实践以证明其为正确的理论。不正确的理论,不但不能指导实践,组织实践,反而会引起实践的失败,即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所以抓住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检验一番。譬如关于生产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用到生产的实践去检验;关于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用到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的实践去检验,关于自然物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用到科学实验的实践去检验。通过实践去检验理论,然后才能发展理论,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然,即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理论的东西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一问题,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运动中,因为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论用到实践中去,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如果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这理论便合乎客观的真理性,否则便是错误。

任何一种理论,必须通过实战才能证明它的真理性。许多自然科学的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仅是在自然科学家创立那些理论时有充分的无可辩驳的实际根据,而且在经过许多次科学实验和科学实践之后得到了证实。如哥白尼“太阳系”学说,经过多年之后,由天文学的实验证明了它的真理性;物理学家关于原子能放射的学说,多年前已经发明,近年更证明了它的真理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造的马克思主义,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时代发展而为“列宁主义”,也是由于后来各国的阶级斗争与民族革命的实践,证明了它们的真理性。又如辩证唯物论这一哲学之所以被称为普遍真理,是任何人的实践从正的方面或反的方面所能证明的。无论是谁,只要站在无产阶级立场,正确地应用辩证唯物论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就能使实践顺利前进。

认识的历史对我们表明了:有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了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例如空想的社会主义,虽含有真理的成分,但经过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实践,暴露了它的片面性,而为马克思主义所扬弃了。又有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

例如共产党阵营中曾经有过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左”和右的机会主义,经过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检验,纠正了它们的错误。由此可知,任何理论,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完全证明其真理性,オ能纠正其不符合于、或不完全符合于变化、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缺点或错误。

前面所说实践是真理的标准,其理由就在这个地方,所以列宁指示我们说:“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理论与实践,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是无产阶级的党性的最高表现,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伟人思想是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之唯物辩证的统一。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伟人思想的旗帜下,如果有人分裂理论与实践,那便是党性不纯的表现。斯大林说得对:“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这两句话的意思,最好借用斯大林自己在别的地方所说的话来说明。他说:“什么是没有工人运动的科学社会主义呢?-这好像是放在船上不用的罗盘,只会生锈,结果只好把它扔到海里去。什么是没有社会主义的工人运动呢?﹣一这好像一只没有罗盘的大船,虽然也能驶到彼岸,但是有了罗盘,到达彼岸就会快得多,危险也会少一些。把这两件东西(即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工人运动的实践。﹣引用者)结合起来就会有一只很好的大船,它会一直驶向彼岸,安然靠近码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践论读后感(共8篇)
谈谈《老子》和《改造我们的学习》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复习资料里的重点内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