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维模型:利用「凯利三因素」模型看清事物本质

#打卡挑战局#

凯利三因素模型

  一个好的思维模型,总是能带你直击事物的内核,找到问题的关键点,看清事物的本质。

  今天要讲的是「凯利三因素模型」,它是利用形成现象的三个因素来做分析,这三个因素分别是偶然性、稳定性和群体一致性。其中稳定性,可以分为内在稳定性和外在稳定性

  「偶然性」是指由偶然因素引起的现象。

  「稳定性」则是固定的因素引起的,内在稳定性指的是引起事物变化的内因,外在稳定性指的是引起问题的外因。

  「群体一致性」则是指其他个体是否与特定个体出现同样的问题。

「一年内换了4份工作」

  在刷朋友圈的时候,有一个朋友发了个更新,简短一句话:「终于把公司给干倒闭了,解放了!」

  并配了一张「中指图」,显得自嘲而又无奈的感觉,当然还有一股怨气。

  于是,我在思考问题时,就这单一原因做了分析:失业这事,这应该是个例,于是断定这是偶然因素引起。

  不过细心的我发现,近一年来,这个朋友已经换了4份工作,这种稳定性失业显然并不是正常现象。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现象的稳定性是由「内因」还是「外因」造成的?

  于是找了可能造成朋友连续失业的「内因」:个人发展考量、薪资待遇问题、职场关系问题、个人能力问题。

  最后让我找到了点蛛丝马迹,这个朋友目标很明确,就是公司这个平台能让他赚到钱就行。

  所谓的职业发展、行业前景、归属和使命感之类的对它而言都没有眼前的面包实在些,这才符合他的处事逻辑。

  再分析了一下「外因」,因为「内因」想赚钱、赚更多钱的出发点虽然很俗,但并没有错,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外因」了解看是否是企业自身经营不善、是否合规,还是说本身因业务方向的调整?

  一家公司这样,从概率上来说不可能4家公司都这样吧?这稳定性几率都可以去买彩票中头奖了。

  有趣的是,深挖他换的这4家公司,都是同行业,也就是说问题可能出现在行业上。

  而他这个行业我知道,监管政策趋紧,行业规范起来了,一些没实力的、不合规的企业也都是接二连三得关门大吉。

  这下就明白了,「外因」大过于「内因」

  以前好摸鱼,来钱快,现在收入大不如从前,稍微努力下都能感动自己。却不想还是没能逃脱关门失业的命运,当然这跟他自身的选择还是存在很大关系的。

  比如,他换一个朝阳产业,这个烦恼应该就会减少。

  最后,再分析了「群体一致性」问题,也就是同行业的其他人,是否也在这个「失业」怪圈里面打转?

  得到的答案很明确:大家都一样

  即跟他同行业的人,也都是在不断得跳槽,不断得失业,以前的龙头企业也跟着折腰了。

  这个时候,我用劝导的语气跟这个朋友聊天,当然,他也是跟我倒了很多苦水。其中不乏回忆以前多么多么美好,钱多么多么好赚!

  现在整个行业不景气,自己还要顶着大太阳出去跑单,以前都是等着单送上门来的。

  钱难赚,屎难吃!

  这是他的感慨,从中不乏看到那一份坚守和不舍,或许,他在这个行业即得了很多利益,但是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啊。

  我劝他可以考虑换一个行业,当然我知道他是听不进去的,赚过大钱、快钱的人,对于小钱,他是提不起劲的。

  人只会认同自己验证过的经验,并且因此变得狭隘和固执,从而失去了好奇心,不愿意再踏出改变的那一步。

  因为他也不乏见过转行的人,但似乎都没有过得比这个行业舒服,因此他的内心是摇摆的。

  不久前,他跟我说又去哪上班了,我看了一下,做得还是老本行。

  但我想,失业还是大概率事件。

  一个人真正难的是,明明已经分析出了问题所在,看清了事物本质,却还是深陷在泥潭中无法抽身出来。

  这或许就是深度思考后,缺乏执行力所带来的苦果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肺气肿』导致肺气肿的因素
说说力学模型
自卑、焦虑、社交障碍?这套思维方式可以帮到你
《宇宙》谭5
事物变化的内因和外因
哲学笔记——内因论和外因论——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