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方法论到方法,再到办法

在我国理论学术界,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研究方法论的学者比较多,对方法论进行诠释的比较多,而对方法研究的少,对办法进行研究的学者更少。这就好比兵学,学者研究兵法的人很多,而真正会指挥打仗或者会打仗的人极少。

由此,我们看到一幅场景,一些学者、专家谈起理论、谈到问题或者著书立说,头头是道,夸夸其谈,洋洋洒洒,如果真要让其指导实践,亲自下场,许多人会比较懵圈,甚至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或者,搞出的方法或者办法在运用时,达不到预期效果,或者结果与设想初衷的偏离差距很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许多专家学者的方法论,要么从书本到书本,要么东抄西学,或者进行拼凑,或者做某些理论思想解读,要么在办公室里空想、杜撰,在实践的功夫功力表现不足。还有一些学者,比如经济学家,专攻某个领域,知识结构单一,存有缺欠,因此,在把方法论转向方法时,存在先天不足,提出的方法往往不好用。这就出现了更为有趣的现象,研究农业领域的某些专项理论课题的人,去指导农民具体怎样种地、种蔬菜水果,往往闹出笑话。

在经济活动中,各种类事物发展的轨迹,不是呈线性的,更不是呈现直线性的,逻辑方面也不是呈现单一逻辑的。所以,专业性极强的学者提供的方法,在实践中经常不好用,眼中的问题与真实问题存在相当的出入,出现视野偏差,这不只让学者本人感到困惑,也让参与解决问题的其他人,也感到不解。

实际上,从方法论到方法的转变,再从方法落实到办法,有很长的距离要走这需要从理论到实践,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需要经过多次的循环往复,最后,才能拿出好的方法、办法来。在社会实践中,大多需要复合知识,需要掌握多学科、交叉学科知识。在基础理论、应用理论方面,在实践方面,都要具备一定的功底,而不仅是单一领域的知识功底。

家喻户晓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常年深入田间地头,或者埋头书斋,或者在实验室,实践占据了袁老的大部分时间。而当下的一些学者,都在干什么呢?要么,在网络媒体上刷存在感的、哗众取宠的、经常发出雷人之语的、博大众眼球;要么,写些长篇大论应付交差,混些经费了事;要么,走穴捞金;要么,大会小会不断,所以,应该向袁隆平大师学习,对照找找差距,时下也应该向学者温铁军教授学习。

在数量众多的专家学者中,真正下沉到生产一线、深入社会底层、广泛接触的社会实践的太少,沉下心来搞调查研究的就更少了,普遍地缺乏实践养料和素材。所以,虽然一些学者、专家掌握了一些方法论,有比较厚实的理论功底,但到向方法、办法转换环节,衔接得不够好,遇到问题,方法、办法、对策不多,而且存在提供的方法和办法不确当、不合理。

所以,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专家学者,应多深入实际,多走群众路线,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本领,放下身段,虚心求教,虚怀若谷,而不应摆出一种高高在上的架势,或者窝在象牙塔中闭门造车,或者不懂装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方法论到方法,再到办法,是一个用理论指导实践到从实践中丰富创新理论的,再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连续的往复的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存有疏漏,都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其中有大量的繁杂、细致的工作要做。能够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在遇到问题时不慌不忙,保持清醒,从容应对,胸有成竹,并使之得到条理化地顺利解决。(文/李宜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术勇气与学术理性
“教育学的科学化”辨
【文献与探索】打开公共管理的 '黑箱':诠释性研究的必要性
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教学观存在的问题及其转变的可行性路径
智库建设:新型智库人才发展方向与培养路径
量子时代来了,我们必须迎头赶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