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丫居室笔记-12】我读弗吉尼亚•伍尔夫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伍尔夫的观点,或者说教导,我其实已经从其他的地方得到过了,但周末的闲读,仍然在我的心中产生着震撼,我重温了那些对我产生影响力的观点,并老老实实地把它们摘录了下来。伍尔夫以流畅的文笔,以叙述的方式,给我作了一次闲庭信步式的交流。
她给我最大的教益与感触如下:
其一,为什么要在意自己的性别?突破性别的藩篱,以一种平和的眼光来看待和书写这个世界。为什么要在意自己存在的样态,而不是在意自己存在的方式?或者别的东西呢,因为作为自己的本身存在,那就是独特的,所有的独特都会造就出一种崭新的生存范式,它或许将会成为一种引领,或者什么也不是,但它毕竟是属于自己的。唯有自己才是最可贵的一切!
其二,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评价呢?为什么一定要接过别人递上来的奖杯来肯定自我呢?时间的尘埃会让所谓的奖杯蒙垢,甚至让它变得锈迹而斑驳,变得丑陋不堪,它是光荣,又不是光荣;它是荣耀,又不是荣耀。时间会筛选和奖赏另一种沉默。努力,选择,会给予时间另一种闪亮的永恒。
其三,为什么不去自由地检验,更为诚实地生活并书写呢?迎合别人,取悦别人,不如迎合自己,取悦自我。将打扫房间的时间用来打扫自己的灵魂,不是更为有价值?将随意闲谈吹牛马屁的时光用来铺垫自己的未来,不是更为合理?一个人在时光里可以老去,但灵魂可以永远活泼而年轻。
以上这些随想,许是加入了个人的遐思,也不具备独特性。但于这周末的午后,能够安静地阅读和书写,这本身就代表我的一种选择与生活。

附摘录:

1. P72-73 “可惜,无论男人还是女人,越是有才华,就会越在意别人怎样评判自己”

“艺术家天生对他人的评价极度敏感。文学圈子里铺天盖地都是过度在意他人评价的人”

“我发现,他们的敏感加剧了他们的不幸,因为一个艺术家如果要让自己心中的作品得到完整的释放,必须有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必须来自一颗炽热的心。……那颗心必须像莎士比亚的那样,没有阻碍,没有杂质。”

2. P73  我们对莎士比亚所知甚少,就是因为他没有展现任何抱怨、恼怒和憎恶。没有任何和作家相关的“揭秘”会影响我们的阅读。想要抗议、说教、控诉、报复也好,想让世界见证某种苦难和冤屈也好,这类欲望在莎士比亚这里都已经熄灭和消失了。因此,他的诗是自由的,仿佛行云流水。如果说这世上有谁实现了自己作品的完整表达,那这个人就是莎士比亚。我又看了看书架,想到,如果说世界上有哪颗心曾经如此炽热、如此自由,那一定是莎士比亚的心。

3. P85 没有这些先驱,就没有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和乔治·艾略特;就像没有马洛就没有莎士比亚,没有乔叟就没有马洛,没有那些无名诗人,就不会有乔叟,先驱者驯服了粗野的语言,为后人的创作铺平了道路。大师之作从来都不是独自诞生的、独立存在的;它们是漫长岁月里共同思考的产物,是群众的思想,它有一个声音,背后诉说着万千大众的群体经验。

4. P88 (《傲慢与偏见》)但我发现,书里没有任何受到创作条件影响的痕迹。这大概是一个奇迹。在1800年前后,有一个投身写作的女人,她的文字里没有恨,没有苦,没有恐惧、抗议,也没有说教。……莎士比亚和简·奥斯汀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的内心一片宁静……如果说简·奥斯汀的境遇有什么害处,那就只有她的眼界过于狭小。一个女人不能独自到处乱逛。她从未出门旅行,从未乘公共汽车穿过伦敦,从未自己吃午饭或逛商店。也许,不去奢求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这就是简·奥斯汀的天性。她的才华完美契合自己的生活状态。

5. P90 (《简爱》)把这本书和《傲慢与偏见》摆在一起,我们甚至可以说,写下这些文字的女性比简·奥斯汀更有才华;如果你把这两本书再读一遍,标出生硬和愤慨的地方,你就会发现,夏洛蒂·勃朗特从未完全、完整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她的书变形扭曲了。她在本该平静的地方书写愤怒,在本该睿智的地方书写荒谬,在本该描绘角色的地方书写自己。她正在和自己的同胞战斗。这样下去,她怎能不狭隘、挫败、年纪轻轻就死去了呢?

6. P92  她就是乔治·艾略特,她做到的也只不过是去圣约翰森林里的一座别墅隐居。她生活在世人非难的阴影之中……人们必须向社会传统屈服,并“与世隔绝”。与此同时,在欧洲大陆的另一端,一名年轻男子自由地生活着,一会儿和这名吉卜赛女子交往,一会儿又攀上那一位贵妇人;他投身战场、毫无障碍、无拘无束地体验人世间的各种经历,后来他开始写作,这些经历都成了他丰富的素材。如果托尔斯泰住在修道院,和一位已婚的妇人过着“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那么我想,不管这件事有什么道德意义,他都很难写出《战争与和平》。

7. P94  这种整体性有时非常神奇。这类作品只有少数流传下来(我想起《战争与和平》),它们能保持完整性,靠的是一种诚实的品格,这种诚实和不赖帐或危急时刻为人正直无关。我们说的是小说家的诚实,他能让人相信“这就是事实”。人们会觉得,我从没想过要这样,从来没见过这样做的人。但小说家让人确信,事情就是这样,一切就是如此发生。我们阅读的时候,会把每个句子、每个场景都拿到光下——奇妙的是,我们内心似乎天生有道光,能照出小说家诚实与否。也许是造物主心血来潮,用隐形的墨水在我们的脑中写下了一种预感,而伟大的艺术家证实了这一预感;这是一帽草图,只有在天才之火的照耀下才能显现。看着它渐渐出现、清晰和生动起来,人们发出狂喜的呼喊,我一直感觉、知晓和向往的就是它!人们心潮澎湃,怀着某种敬畏的心情合上书,放回书架上,仿佛它是一件珍宝,仿佛人活着就是为了随时拿起它。

8. P95  我把诚实看作小说家的核心品质,但女性小说家的性别会影响她的诚实吗?看看我从《简·爱》中摘录出的那几段,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愤怒显然干扰了她的诚实。她偏离了自己倾注全部心血的故事,陷入了某些个人的不满情绪中。她想起自己本该拥有某种经验,却被剥夺了机会——她想自由闯荡世界的时候,却只有憋在牧师住宅里补袜子。她的想象变成了愤怒,我们都能感觉得到。除了愤怒,还有很多其他力量纠缠着她的想象力,想让她偏离正道,比如无知。罗彻斯特先生的形象是在黑暗中描绘出来的。我们能从中感到一种恐惧,就像我们常常感觉到一种压迫产生的刻薄,一种激情之下压抑的痛苦,一种感染了整本书的敌意。那些书很好,但却一阵阵地痛。

9. P97  她面对批评的方式是随性的,有时顺从而恭敬,有时愤怒又强硬。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偏离了事情本身,开始想其他东西。她的书把私人的情感强加给读者。书的核心有瑕疵。我又想到,女性的小说散落在伦敦的二手书店里,像一颗颗没长好的癞苹果。这些书的根部有问题,导致它们腐烂了。她因为别人的观点而动摇了自己的价值观。

10. P97  只有简·奥斯汀和艾米莉·勃朗特能够做到。这是她们的成就,恐怕是最光荣的一个成就。她们写女性的小说,而不是男性的。

11. P98  女性小说家要想成功,就要勇敢地认识到自己性别的局限性。

12. P99  所有伟大的小说家,像萨克雷、狄更斯和巴尔扎克等,都写得一手流畅的散文,节奏快而不乱,表现力强但不做作,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属于全人类。

13. P100 艺术的精髓在于自由和完整的表达,因此女性写作欠缺传统和工具,便以说明很多问题。而且,一本书并不是由一个个句子从头到尾连接而成,而是词句的建设,说得更具象些,就像建造拱廊或穹顶一样。男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制造出这些形状,供自己使用。史诗或诗剧的形式不见得比这些句式更适合女性。到了女性当上作家的时代,现存的文学形式已经固定。只有小说足够年轻,还能供女性灵活使用,也许这就是女性选择小说的原因。尽管如此,到了现在,谁又能说所有文学形式中最灵活地“小说”(我使用双引号,因为我觉得这个词不够恰当)就适合现在的女性使用呢?当然,如果她能自由伸展四肢,肯定会把小说锤打成适合自己的样子;创造某种新的形式,不一定是韵文,用来表达自己的诗性。因为她心中还有诗意未能表达。

14. P101 请大家注意,对将来的女性来说,物质条件至关重要。书必须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人的身体条件,甚至可以草率地说,女性写的书应该比男性写的书更短更紧凑,结构要清晰,不用进行长时间集中且不间断的写作。

15. P117  我对玛丽·卡迈克尔说,这一切都等着你去探索,攥紧你手中的火炬,首先照亮自己的灵魂,发现其中的深刻与肤浅、虚荣与慷慨,认清自己的意义,无论你美或平凡。……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认清自己与外界的关系。

16. P128  接着,我笨拙地画了一张灵魂示意图,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两股力量,一种是男性的,一种是女性的;在男性的大脑中,男性力量比女怀力量更占优势,在女性的大脑中,女性力量则比男性力量更占优势。这两种力量彼此和谐,形成了精神上的合作关系,一个人的内心才会处在正常和舒适的状态。对于男性来说,他脑中女性的那部分依然发挥着作用;对于女性来说,她和自己心中的男性也有交流。柯勒律治说,伟大的心灵是雌雄同体的,他说的或许就是这个意思。只有实现了这种融合,心灵才能得到充分的营养,发挥自己全部的能力。……他的意思可能是,雌雄同体的头脑更易于共鸣和渗透;情感传递起来没有障碍;它天生就富有创造力,热情,完整。

17. P134  如果一本书缺乏了暗示的力量,那么不管它冲击力多强,都没法渗入心灵深处。

18. P135  我们必须重新回到莎士比亚,因为莎士比亚是雌雄同体的;济慈、斯特恩、库珀、兰姆和柯勒律治也是。雪莱大概是无性的。弥尔顿和本·琼森身上的男性气质稍多,华兹华斯和托尔斯泰也是,我们这个时代里,普鲁斯特的是完全雌雄同体的,或者说女性气质稍多。但是这种情况过于少见,没什么可抱怨的。因为一个人的大脑中要是没有这种融合,理智就会占了上风,大脑的其他能力就会僵化,最后荒废。

19. P136  对于自己性别的思考,是任何一个写作者的致命伤。成为一个简单纯粹的男人或者女人,都是致命的;你必须成为有男子气概的女性或有女性气质的男性。女性发牢骚是致命的,哪怕一丁点儿也不行;哪怕有正当理由,也不能争辩;不能有意识地作为一个女性发表言论。这个“致命”不是夸张,因为任何带有意识偏见的文字都注定消亡。它不再获得营养。头一两天的时间里,它也许显得才华横溢,令人印象深刻,有力而巧妙,但当夜幕降临,它注定凋零;它没法在他人的心灵中继续成长。任何艺术创作,都需要大脑中的男性和女性先达成某种合作。两种对立的元素必须紧密结合。作家的大脑必须完全放开,我们才能感觉到他完整地表达出了自己的经验。大脑必须自由,必须宁静,没有一个轮子吱嘎作响,没有一星半点的光,窗帘必须拉严。我想,一个作家体验一件事情之后,他必须躺下来,让自己的大脑在黑暗中庆祝它们的结合。对于他脑中发生的一切,他一概不能看,也不能质疑。他应该去摘下玫瑰花的花瓣,看着天鹅静静地漂在湖面上。……

20. P138 就算时机成熟,我也不相信人的天分(无论是大脑还是性格方面的)可以像糖果或者黄油一样衡量,哪些剑桥大学那么擅长给人分类,戴帽子和加头衔的地方也做不到。……这种不同性别之间、不同品质之间的斗争,所有对自己优越性的强调和对他人劣性的贬低,都是人类发展的小学阶段,在这个阶段,人被分为不同的“派别”,一个派别可以打压另一派别,最重要的是,你得走上台,从校长手中接过那个华丽的奖杯。人们成熟之后,便不会再相信什么派别、校长和华丽的奖杯。……赞美和批评一样毫无意义。虽然衡量的过程可能是一种愉快的消遣,但却是一项最徒劳的事业,屈服于衡量者的规则,是一种最为卑躬屈膝的态度。重要的是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至于它能存活好几年还是仅仅几个小时,没有人能说清楚。但如果牺牲你一丝一毫的想象力,或抹去它一点一滴的色彩,对某个手拿银奖杯的校长或袖中藏着标尽的教授言听计从,那就是一种最可悲的背叛,过去人们都说,财富和贞洁的丧失是人类的最大灾难,但和前者相比,只像被跳蚤咬了一口。

21. P139-141 文学教授亚瑟·奎勒·库奇爵士:“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两百年以来,贫穷的诗人都机会渺茫……英国的穷孩子就像雅典奴隶的儿子一样,很难实现心智的解放和自由,很难催生出伟大的文字来。”就是这样。物质基础决定心智的自由,心智的自由决定诗歌的诞生。女性贫穷了不止两百年,而是有史以来就贫穷。女性在心智方面的自由还比不上雅典奴隶的儿子。因此,女性诗人的希望渺茫。这就是我为什么如此强调金钱和自己房间的原因。

22. P143  我坚信——或者是我直觉?——好书值得写,而好作家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人性之恶,依然都是好人。因此,我让大家写更多书,是为了你们好,也是为了整个世界好。

23. P144.  有时候,现实太遥远、太斑驳,让我们难以看清它的本质。凡是被它触碰到的,都会定格并成为永恒。当岁月的皮囊被丢进树篱,剩下的就是现实;它是往日的留痕,是我们的爱与恨。我想,作家能比其他人更多地生活在这种现实之中。作家的事业,就是寻找它、收集它、向更多人传播它。

24. P144-145  我请大家一定记住自己的责任,要努力提高自己,追求精神世界;我要提醒大家,你们肩负着怎样的重任,你们对未来又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我想说的很简单、很平淡:没有什么比做自己更重要。如果我能把话说得更漂亮,我要说,别做梦了,人不能影响其他人。要思考事物本身。

25. P148  我想,这个机会就要到来,这个机会就在你们手中。我相信,等我们再活上一个世纪——我说的是人类的共同生活、真实的生活,而不是我们每个人的小小人生——等我们有一年五百英镑和自己的房间;等我们养成了自由的习惯,勇于写下自己心中所想;等我们稍微逃离公用的起居室,学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现实的关系看人;等我们学会从事物本身看天、看树、看一切;等我们越过弥尔顿的亡灵,再也没有人能遮挡我们的视线;等我们面对现实,因为这就是现实,我们没有臂膀可以依靠,只能自己前进,我们的关系不仅仅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人和真实世界的关系,等到那时机会就来了,莎士比亚死去的诗人妹妹就会唤醒她沉睡的躯壳。她会像他哥哥那样,从默默无闻的先驱者的生命中汲取力量,然后重生。如果她没有做好准备,我们没有付出努力,她重生后没法以写诗为生,我们就不能指望她会复活,因为这是不可能的。我坚信,只要我们努力,她就会到来,因此,无论多么贫困和默默无闻,我们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间自己的房间》:女性在追求物质和精神自由之路上走了多久
了解伍尔夫的人生经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她的作品
伍尔夫《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读后感
怎样读书才好?伍尔夫的 8 个建议
该如何写作?读伍尔夫《论小说与小说家》
文学 | 弗吉尼娅的房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