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本解读】《唐诗五首》编排的内在逻辑(下)

(四)边塞诗:盛唐气象的主战场

李泽厚在《盛唐之音》一章里明确提出,盛唐的社会氛围里,弥漫着一种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英雄主义。开疆拓土、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艰苦无比,也壮丽无比;即使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基本内容。
林庚在《略谈唐诗高潮中的一些标志》里也指出,边塞诗仿佛是只属于盛唐的一个题材。盛唐之前既颇少见,盛唐之后乃几成为绝响。他认为原因在于盛唐时代恰恰是边塞上最为相对平静的时刻。边塞诗因此主要的并不在于写战争,而是一种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充满着豪迈精神的边防歌。如此,也就更具时代的特征与诗歌高峰上最鲜明的标志。
初中教材里的边塞诗,选取了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逢入京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李贺《雁门太守行》及王维《使至塞上》,这些边塞诗无不激荡着高亢昂扬的盛唐之音。毫无疑问,边塞诗是盛唐气象的主战场。
如此,即使在“单车问边”的孤单清冷中出发,即使在“属国居延”的前程黯淡中出发,即使在“征蓬出塞”、“归雁入胡”的艰辛跋涉中前行,王维仍然抱持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辽阔胸襟,仍然有着“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的恪尽职守与工作欣喜。生气蓬勃的少年精神,让个人挫折的阴霾一扫而空。
如此,《使至塞上》简笔勾勒的大漠长河,其壮阔之景,彰显着蓬勃豪迈的盛唐气象。在这样的盛唐气象里,在这样宏阔的时代视域中,个人小小的挫折遭际,很快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不值一提,个人被伟大的时代裹挟着往前走。
因此,我们读王维的《使至塞上》,我们聚焦的目光不会停留在“单车”的情感落寞,不会停留在“属国”的官职低微,不会停留在“征蓬”“归雁”的苦寒的意象上,我们的目光会停留在汉塞胡天的大漠孤烟与长河落日。会注目“直”的笃定,“圆”的丰盈。一个落寞的心境,一个孤单的身影,与盛唐豪迈的气象在边塞的萧关(此地)、在长河的落日(此时)“相逢”,确然一个无误的事实——“都护在燕然”。一个“在”字,彰显着边塞的职责与荣誉所在,昭示着盛唐蓬勃的朝气所在!所有的人们,都奔走在各守其位的道路上!“燕然”的地名,犹显其意味悠长,此与“汉塞”形成呼应,不禁令人联想到汉武帝大将窦宪的“燕然勒功”。王维,在不经意间,传递出盛唐的气象。盛唐,正无比强悍地守护着汉武的荣光!

(五)李白,盛唐气象的代言人

李白,是盛唐气象的代言人,是盛唐之音的绝响。李泽厚说,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李白都是当之无愧的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林庚也认为李白的诗歌是盛唐气象的典型。在林庚看来,“盛唐气象正是凭借着生活中丰富的想象力,结合着自建安以来诗歌在思想上与艺术上成熟的发展,飞翔在广阔的朝气蓬勃的开朗的空间,而塑造出那个时代性格的鲜明的形象。”“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如旦晚才脱笔砚的新鲜,这也就是盛唐时代的性格。”
李白《渡荆门送别》,写盛唐之盛事,其挥洒的笔墨,书写出盛唐时代频繁而发达的个人游历,驰骋山河。诗歌展示的不仅是诗人开阔的视野,也勾勒出整个大唐帝国的繁盛,“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摹盛唐之气象,诗人纵情想象,“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豪迈之举“飞”、“结”,绮丽之景“天镜”、“海楼”,凡此种种,心生憧憬,令人神往。荆门、楚国、平野、大荒,取境开阔;渡远从游、万里行舟,潇然洒脱;山、江、月、云,攒聚笔端;一怜一送,情感丰沛。一首小小送别诗,挥洒出盛唐的气象!
《唐诗五首》之最后一首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可视作繁华盛唐的真实写照。莺歌燕舞,乱花迷眼。青春马蹄,足音脆响。诗人意犹未尽,最后咏叹出“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青春赞歌。
至此,《唐诗五首》以盛唐气象为内核,以时间为序,撷取五位诗人从五个维度全面展现了唐歌发展的巅峰状态——盛唐气象之初露端倪,盛唐气象之卓绝追求,盛唐气象之边塞天地,盛唐气象之渡远从游,盛唐气象之春景繁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凭栏观史12期:飘落在大唐的文人墨客
诗的王朝
“一夜征人尽望乡”——从李益的边塞诗,看盛唐气象的衰颓
唐代诗歌气象非凡,具有壮阔的面貌
朝气蓬勃的盛唐之音
2021吉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唐朝诗歌分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