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挽救自卑、怕事的孩子,吹彩虹屁就可以吗?

 “我就是做不好,我害怕。”

“我不敢去跟他们玩,大家都不喜欢我 .......”

我想每一位父母听到心爱的孩子如此评价自己,都会非常心疼。大部分家长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反驳: “宝贝儿,我觉得你是最棒的!” 接着再一一罗列出他们的优点和特别之处,想帮孩子重拾自信。

然而,很多家长却发现这样一个反差现象:他们越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孩子们却越固执地回答:“才没有,我真的很差劲!”

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开始怀疑那句名言:“自信的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可能也是毒鸡汤家族里面的一员。实际上,如果方法不对,盲目夸奖孩子,反而会让自卑的孩子变得更加脆弱,胆小的孩子更加退缩。

这就奇怪了,为什么我夸孩子棒,还会让他们自卑呢?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细细分析一下。

为什么孩子会越夸自卑?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啊,我们就先要了解儿童自卑背后的原因。

虽然自卑者有不同的表现,但心理学家发现那些自卑的孩子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过分的自我关注。也就是说,自卑的人会在大部分的时候都想着:

“别人是怎么看我的,我在别人眼里表现得好吗?”

这种想法会消耗掉他们大部分的注意力,而这些注意力原来可以用在把事情做好上面。

举个例子,同样是担心明天的数学考试,自信的孩子会通过认真备考来应对,积极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想办法通过行动让结果更好;而过分自我关注的孩子脑子里想的就会更多,他们也可能想到向别人求助,但是又会琢磨——我求助别人,他们会怎么看我啊!会不会觉得我很没能力。我要是显得太努力,别人会不会觉得我是靠死记硬背取得的好成绩。由于顾虑太多,耽误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自然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旦考砸了,过度关注自己的孩子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表现。

第一种表现:孩子会认为,考试成绩不好不正是证明了我不够优秀吗?于是,你会发现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也总是负面的,“我不行”、“我很垃圾”、“我怎么能和别人比”这样的话会挂在孩子的嘴边,而且这种话是他们真心认同,而不是出于自谦。

第二种表现:孩子会第一时间从外界找原因:不是我的错!是老师讲课讲的不好,考试不公平!考试时笔没水了,橡皮擦忘带了等种种理由。始终就是不愿意面对自己的不足。在外人看来,他们有过人的自信和优越感。他们在心里也同样认为自己比别人都好,是最特别。实际上,这些孩子的内心十分敏感脆弱。他们一旦遭遇失败,做得比别人差,就会恼羞成怒,哭闹耍赖。

以上这两种类型的孩子,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冰与火之歌”一样的两种极端。但其实,他们的表现都还是属于刚才我们说的自卑的核心原因——对自我的过分关注。因为“总觉得自己不好”,或者“排斥任何对自己的不好评价”,都反应了这个人时刻都在关注自我。

如果这个时候,家长为了鼓励小朋友,说一句:“我觉得你真的很棒!你其实很优秀。”只会让他们更加关注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很多时候孩子还会反驳你:“我明明就不好,你还说我好,你是故意骗我的吗?”喜欢使用这种方法鼓励孩子的家长,其实是没有掌握消除孩子自卑的本质方法。

满足三大心理需求,消除孩子的自卑



既然自卑的本质是一个人对自我的过度关注,所以消除自卑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满足他们内心真实的需求,使孩子放松对自我的关注,而把注意力转向外界事物。其实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人接纳自己的过程。

当然,从自卑到自我接纳,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心理学家从众多的因素当中,总结出了让孩子变得自信的三个最重要的心理需求,一旦孩子的这些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他们就不会总是沉浸在自我评价中,从而学会自我接纳,不再自卑。

这三大心理需求分别是:联结、能力和选择。我来一一介绍。

  • 心理需求一:联结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与「重要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什么是重要他人啊?对孩子而言,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或最好的朋友,就是重要他人。这里面,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和父母建立良好关系的孩子,会把家当作自己的安全基地,具备稳定安全感的同时,也更有勇气探索未知,面对困难。这就需要父母对孩子的那种关注,属于“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也就是我关注你、爱你是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不是因为你表现好、学习好、守规矩我才关心你。这些父母不会经常说:“你再这样,我就不爱你了。”他们的爱是稳定的,即便是孩子经常违规,他们也不会用收回爱的方式作为孩子听话的条件。

在这样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拥有更坚定的内心,不去质疑自身的价值。也不会过分关注自我的缺陷,他们可以享受做任何事情过程中的喜悦,而不需要讨好别人。

  • 心理需求二:能力

这一点说的是,我们想让孩子自信起来,就需要帮助他们获得某件事情所需的基本能力

比如,面对一个害怕社交的孩子,我们要做的也绝不是一味地鼓励他,拍着手喊着“你是最受欢迎的孩子!你是最棒的!”然后把孩子推向人群,期待孩子能够在挫折中成长。实际上,这只会让小朋友再次受挫。而懂得关注孩子能力的家长,在这个时候就会注意到,孩子害怕社交,有可能是因为他缺乏社交能力

这时候,家长应该陪着孩子从打招呼开始练习,在家模拟各种社交场景。当然,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比如一起玩玩具的时候,就模拟两个玩具人物为了抢东西发生了矛盾。你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在遇到这样冲突的时候,应该如何面对。这样的训练足够时,就可以应用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了。

当孩子有了足够的社交技能,就会自然而然放下的担心,接纳自己,并且享受交朋友的快乐。

  • 心理需求三:让孩子自己选择

这一点也非常重要。总是大事小事替孩子包办的父母,尤其容易养出有选择焦虑的自卑孩子。他们太过关心孩子了,害怕他们失败。所以什么事情都要帮小朋友打点好,替他们做出最完美的选择。你们发现了吗?其实过分干预孩子,背后隐藏着一个否定孩子的逻辑,就是“你们做的选择都不够好,父母帮你做的才是最好的。”在这样的暗示下,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认为自己是不够好的,不敢独自做选择。

这也是为什么我常常强调“我们要把选择权还给孩子”。他们可以通过做选择来弄清楚,什么对自己来说是重要的,并且按照符合自己判断的方式采取行动,这对孩子来说是多么宝贵的锻炼呀!尽管儿童年龄小,经验欠缺,他们的判断和选择并不成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没有自主选择的能力,即使失败了,他们仍然能够通过自己的选择获得力量感,建立自信。

好,讲到这里,我们的方法就已经介绍完了。

当你下次再遇到孩子不自信,抱怨“我不敢!”、“我不好!”的时候,别再一股脑地用“你就是最棒的”这句鸡汤来安抚孩子。而是停一停,想一想,孩子联结、能力、选择这三个核心的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若不具备四种本领,入园会受苦,家长“抢跑”容易适得其反
在交往中消除胆怯心理
父母必读 | 孩子焦虑、抑郁怎么办?
孩子从小不爱跟人打交道,在家就跟父母吵架,这算有心理问题吗?
爱吃手指的宝宝说话早?“吃”也影响宝宝语言的发展吗?
孩子学习不主动,写作业老是拖拉怎么办?满足3个心理需求是关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