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理干货 | 乳腺腺样囊性癌病理诊断
userphoto

2022.07.20 江苏

关注

作者简介:



     病  例     


患者,女,61岁。
因“发现左侧乳腺肿块20余年”入院。
乳腺彩超提示:左侧乳腺1-4点处见一大小6.6×5.7×4cm实性包块,内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及低回声区。

HE切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低倍镜下,肿瘤呈多灶性生长

肿瘤中央为筛状结构,周围为管状结构

实性结构

管状结构

囊性结构

筛状结构

真性腺腔内为粘液样物,假性腺腔内为基底膜样物

细胞密集、重叠,细胞非典型性

核分裂多见

坏死


免疫组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ER阴性

PR阴性

HER2阴性

Ki67

P63


 病理诊断:
(左侧乳腺):腺样囊性癌,伴实性-基底样特征。
免疫组化结果:ER(-),PR(-),c-erbB-2(0),Ki-67( ,10%),E-Ca( ),P120(膜阳性),CK8/18( ),CK14(-),CD117( ),CK5/6(部分阳性),HCK( ),Vimentin( ), S-100(局灶阳性),Laminin(-),P63( )。


     复  习     


定义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dCC)is an invasive carcinoma composed of epithelial and myoepithelial neoplastic cells arranged in tubular,cribriform,and solid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basophilic matrix and reduplicated basement membrane material,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MYB-NFIB fusion.

乳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dCC)是由上皮细胞、肌上皮细胞构成的浸润性癌,呈管状、筛状和实性排列,伴有嗜碱性基质和基底膜样物,常有MYB-NFIB基因融合。

 ICD-O编码:8200/3

特殊类型乳腺癌



组织学亚型

经典型AdCC
AdCC实性-基底样变型(SB-AdCC)
AdCC伴高级别转化


部位

多位于乳晕区,但乳腺所有象限都可累及。可表现为大小不一的肿块或乳腺筛查时发现结节。


临床特征

是一种罕见肿瘤,占所有乳腺肿瘤的0.1-3.5%。
多见于老年女性;也有发生于男性和青少年的罕见病例报道。
多表现为可触及的肿块(主要见于老年患者)。


大体表现

边界清楚的结节,具有推挤性边界,大小从几毫米到12厘米不等。



组织病理学

根据结构和细胞学特征分为三个亚型:经典型、AdCC实性-基底样变型(SB-AdCC)、AdCC伴高级别转化。

(一) 经典型
形态学
由上皮细胞、肌上皮细胞和基底样细胞混合性组成。
肿瘤细胞排列成管状、筛状和实性结构。

管状结构通常分布在肿瘤结节的外周,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浸润性生长方式。
管状型AdCC以圆形或拉长的管状结构为特征,内衬上皮细胞、肌上皮细胞和基底样细胞,管状结构内含基底膜样物或上皮性黏液,常浸润脂肪。

筛状结构是最常观察到的成分。
有两种腺腔,一种由肌上皮细胞围绕在腺上皮细胞周围形成,腺腔内含上皮性黏液,Alcian蓝pH2.5染色显示为蓝色。
另一种为肌上皮细胞和基底样细胞围绕形成的假腺样结构,内含基底膜样物,经淀粉酶消化PAS染色可证实。

肿瘤细胞呈轻度多形性,核分裂罕见。
无坏死、神经周围和淋巴管血管侵犯。
局部可见皮脂腺分化。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有助于确定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
上皮细胞低分子CK(如CK7、CK8)和上皮膜抗原(EMA)阳性。
基底样细胞高分子CK(如CK14和CK5/6、p63)阳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63在筛状结构和管状结构肌上皮细胞核表达。
肌上皮细胞的免疫标志如平滑肌肌动蛋白(SMA)、calponin和caldesmon可证实肌上皮细胞的存在。
基底细胞标志如IV型胶原和laminin染色可显示假腺腔内基底膜样物(IV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
所有的上皮成分表达CD117(c-kit)。
肿瘤组织Ki-67阳性细胞比例不同,实性-基底样型AdCC和高级别转化区增殖指数高。

鉴别诊断
(1)经典型AdCC的管状结构应与微腺性腺病和小管癌鉴别。
与微腺性腺病和小管癌相比,AdCC由上皮细胞、肌上皮细胞组成。
微腺性腺病的腺管内衬单层细胞。AdCC管状结构内含有粘蛋白和基底膜样物。微腺性腺病的腺管周围绕基底膜。
小管癌ER、PR免疫组化染色强阳性,肌上皮标记阴性。AdCC的ER、PR免疫组化染色阴性,肌上皮标记阳性。

(2)AdCC筛状结构可被疑为浸润性筛状癌。
浸润性筛状癌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ER、PR免疫组化染色呈弥漫性强阳性。
AdCC由上皮和肌上皮细胞组成,绝大多数 AdCC中ER、PR免疫组化染色呈阴性,见基底膜样物,可排除此诊断。

(3)AdCC 还应与胶原小球病相鉴别,后者很少形成肿块,不呈浸润性生长,特征是良性导管上皮增生,内充满基底膜样物。

(二) AdCC实性-基底样变型(SB-AdCC)
形态学
除具有AdCC的经典特征外,AdCC实性-基底样变型还具有由基底样细胞组成的实性细胞巢和细胞非典型性,核分裂象常见,也有坏死和神经周围侵犯。
神经周围癌浸润是这一亚型的常见特点。

鉴别诊断
AdCC实性-基底样变型应与基底样癌鉴别。
鉴别诊断的要点是发现经典型AdCC结构。
当肿瘤主要仅由实性-基底样结构组成时,与基底样乳腺癌的鉴别困难。此时需仔细地观察全部肿瘤以发现典型AdCC区域。
CD117免疫组化染色可能也有帮助,SB-AdCC变型CD117仍然弥漫强阳性。
SB-AdCC变型和基底样乳腺癌的鉴别很重要。因为即使SB-AdCC变型较经典型更具侵袭性,但其恶性程度较其他基底样乳腺癌低。

(三) 伴高级别转化的 AdCC
在罕见的情况下,除经典型AdCC的形态特征外,可出现不同来源的高级别肿瘤成分(恶性黑色素瘤、梭形细胞癌,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和恶性腺肌上皮瘤)。
高级别肿瘤区可影响预后,发生转移和疾病进展。



分子诊断病理学

乳腺AdCC通常ER、PR阴性,ERBB2(HER2)无扩增。
属于低度恶性潜能的三阴性乳腺癌。
在少数经典型AdCC中可见ER、PR局灶阳性。阳性成分很可能定位于上皮细胞成分中。

迄今为止,通过FISH或PCR证实,大多数乳腺AdCC具有MYB-NFIB融合基因,与唾液腺AdCC中观察到的相似。

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法发现,AdCC基因突变谱为异质性,缺乏重现性突变。乳腺AdCC基因突变率很低(0.27非沉默突变/Mb),与已报道的儿童恶性肿瘤及诞腺 AdCC基因突变率类似(0.31非沉默突变/Mb),比三阴性乳腺癌低(TNBC) (1.38非沉默突变/ Mb)。
此外,乳腺AdCC与普通型TNBC和基底样乳腺癌不同,未发现TP53、PIK3CA、RB1、 BRCA1或BRCA2基因体细胞突变。
AdCC最常突变的基因是MYB、BRAF、FBXW7、SMARCA5、SF3B1、FGFR2、TLN2、PRKD1、RASA1、 PTPN11和MTOR,罕见RAS信号途径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多是在肿瘤细胞比例>80%病例中发现的。
评估基因拷贝数的变化发现AdCC基因不稳定性低、没有扩增或纯合子缺失。
当AdCC发生高级别转化进展为高级别 TNBC时,出现富含EP300、NOTCH1、ERBB2、 FGFR1、KMT2C、STAG2、KDM6A和CDK12基因突变的克隆。
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了形态学假说,即高级别转化与获得新的体细胞突变克隆选择有关。



分期

乳腺腺样囊性癌根据其他类型浸润性乳腺癌采用的标准进行分期。



预后

AdCC是一种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预后一般很好,复发和进展罕见。
应将AdCC分为3种类型以便更好地预测预后:
①经典型AdCC,预后好,无复发或转移,局部完全切除肿瘤即可。
②具有实性-基底样特征的AdCC(SB-AdCC)可复发和局部转移,但经过长期随访发现多数患者并不死于肿瘤。
③AdCC伴高级别转化,以经典型AdCC基础上出现高级别恶性成分为特征,可导致患者死亡。


参考文献
1. Allison H.,Brogi E.,Ellis O, et al.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Editorial Board Breast Tumours,2019
2. 梅开勇,郭双平主译,《乳腺病理学》, 2021,11-17
3. 李国霞主译,《乳腺病理活检解读》第3版,2019
4. Luciano G Martelotto 1, Maria R De Filippo 1, Charlotte K Y Ng 1, et al. Genomic landscape of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of the breast,J Pathol. 2015 Oct;237(2):179-89.
5. Louis B Brill 2nd 1, William A Kanner, André Fehr, et al.Analysis of MYB expression and MYB-NFIB gene fusions in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nd other salivary neoplasms.Mod Pathol. 2011 Sep;24(9):1169-76.
6. Sandra J Shin 1, Paul Peter Rosen.Solid variant of mamm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with basaloid features: a study of nine cases.Am J Surg Pathol. 2002 Apr;26(4):413-20.

本病例属学术交流,欢迎批评指正。


END

   供稿  |  袁俊清
编辑  |  liao  
   审核  |  审核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免疫组化在唾液腺肿瘤分类中的应用(一)
第四版WHO皮肤恶性汗腺肿瘤的分类介绍
腺样囊性癌学习笔记
2023-8-20病理
病理腺中腺-乳腺涎腺样肿瘤(一)
肿瘤:上皮组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