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5岁,刚刚好!
userphoto

2023.02.04 广东

关注

直播主题:销售团队薪酬激励设计



嗨,这里是HR新逻辑!

古有三十而立,今有35岁危机。

据BOSS直聘《35岁及以上互联网人生存状态调查》数据显示:56.8%的用户明确表示职场对35岁人群不友好,有近60%的受访者近两年没有升职和加薪;75.9%的人认为自己已经在职场遭遇了天花板。

关于35岁危机的风言风语,已经不计其数。

之前,华为的常务监事陈黎芳在在员工座谈中就网上关于华为的传言展开讨论:
前些年,网上有关于华为34岁以上员工的一些传言,都是不准确的。不觉得年龄是个问题,关键还是自己的能力。


对于大部分工作来说,是否被淘汰,确实不是年龄的锅。

能力,是最好的竞争力。

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人不会在意自己是35岁还是45岁。
35岁,恰到好处


35岁,人正值壮年,此时大家都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心态逐渐稳定,阅历和学识俱佳的阶段。

在一些行业,这个年纪的人才刚刚开始。以年龄为界划线,容易错失一些关键人才,而错失一些关键人才,可能也意味着错失一些转型与升级的关键机会。

对于一些脑力工作者来说,时间的推移会让他们的经验愈加成熟化,此外,多年的工作经验也让他们能够轻松的处理人际关系,更具有抗压能力。

年龄不是劣势,成大事者大多是中年时期,所以说35岁是转折点也不为过。

之前有人做了个工要求工作10年经验的职业排名,其中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岗位的,另一类是技术方向的,像是财务、医疗、建筑、人力资源等。

从需要经验的技术类方向可以看出,经验是35岁以上的职场人在这些赛道上握着的本钱。


前段时间,广告行业的朋友和小逻辑吐槽说:
公司想找个年龄稍成熟的员工,奈何一圈下来,没几个人投递。
其实我们公司很喜欢招35+的人群,懂得人情世故,知分寸,有能力,做事又稳。
像我们组的老大,46了依旧充满活力,心态非常年轻!业务又出众,年龄在她那压根就是个数字。

朋友的吐槽也让我恍然大悟,在一些人眼里,年龄只是个数字,并不能阻碍他们的步伐。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培训,不惜花中金去聘请培训讲师或让员工外出参加培训,以提升专业综合能力,很多HR在机缘巧合下都会投入到培训行业。

但是培训讲师可不是吃青春饭,而是经验饭,年龄越老,经验越丰富,越吃香。

足够有含金量的老师才能担起讲师的担子。

知识底蕴需要岁月的沉淀,在知识面前没有年岁的限制。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年龄不是坎
让自己看不见希望才是


最近热议的话题:#35岁会成为中年的一道坎#


某网友说:35岁就中年了?别制造焦虑了......我是40岁开始转方向的,虽然前行艰难,但至少充满希望。

满怀希望就不怕前路是否艰难,有人年纪轻轻做到了管理者,有人到中年仍然安守在普通岗位上。

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心出发,年龄不是坎,让自己看不见希望才是坎。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在逃离办公室、逃离看起来的体面工作,追求向往的生活。

记得前两年很火的90后小哥陈建,辞去了体面的设计师的工作,跑起了外卖。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他自降身价终有一天会后悔。


某次采访中,陈建快乐的说:做骑手让他找回了自己,而且每次跑单的时候都特别开心,所以会一直坚持下去。

原来做设计师的时候,陈建需要一直熬夜赶图,有时候熬了好几宿做出来的图,甲方一句话就给否掉了。

工作让他变得憔悴,悄悄偷走他的健康,不断后移的发际线......

这样的工作不是陈建想要的,所以他遵循内心,不管年龄、不顾世俗的眼光,毅然决然送起了外卖。

虽然听起了送外卖没有设计师体面,但是陈建拥有了自己一直都渴望的自由和快乐,看得见希望,让他一身轻。

人生海海,不过尔尔。

有人拾起行囊重,再勇敢一次,有人彻底释怀,转身下一场。

19年的热播剧《小欢喜》,由黄磊饰演的方圆,一直都勤勤恳恳,在同事眼里,人缘好,业务水平也好,但是还是被裁员了,期间方圆从满怀信心去找工作,到信心散尽。

最终,方圆想明白了,成为了一名网约车司机,而在坐网约车司机的过程中,他的声音被人慧眼识珠,邀请他去做配音演员,从此兴趣工作两手抓。

方圆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常有不尽人意的时候,穿过乌云蔽日的峡谷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无论是自动选择还是被迫选择,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圆满的结局。

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35岁危机感
靠反倦怠、反脆弱来破


其实大部分人都曾陷入35岁危机感里,越是有危机感、压力感,就越是应该主动学习。

如华为常务监事陈黎芳所言:人生的奋斗不能停留在35岁,少年不能永远是少年,少年也需要成长,一切都是看实际发挥的价值和贡献。

绝大多数人的职场危机,往往不是年龄危机,而是没有一技之长。真正在进步的人,永远不会被淘汰。

1)消除危机感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反倦怠。

很多人在从事一份工作,一年两年三年就会开始倦怠了,但是迫于种种原因,只能继续倦怠下去。

倦怠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工作简单易上手,长年累月的重复一件事、机械的操作也会乏味。再有多年来局限在某个阶段,没有成长,多年来一直都停留在某个阶段,上不去。

反倦怠需要我们走出舒适圈,接受新事物,尝试新挑战。

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找到工作本身的价值与意义。并且以更高的视角看待工作本身,除了满足生存需求,工作是否还能带给你别的?

重新拾起青年时的激情,拥抱生活,点燃工作。

我们要学会“吾日三省吾身中”,认真思考“传不习乎?”在学习中积累,在复盘中查漏补缺。

人不盯着远方,就会盯着眼前。

一个人只有在用心的时候才会收获成就,一份工作倘若能让你充满自豪,那你也会更加投入其中,倦怠感便不攻自破了。


2)消除危机感,第二个方法是反脆弱。

塔勒布提出的“反脆弱理论”:“有些事情能从冲击中受益,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它们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

反脆弱可以帮助我们应对未知的事情,解决我们不了解的问题。职场中年人想要逆袭,就要提升自己的反脆弱能力。

所谓的反脆弱能力,就是敢于拥抱变化,能够居危思安,在变故能够快速应变。

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是无法烧掉的三把火。

写在最后


如今过多的文章宣导“35+所面临的淘汰问题”过分的贩卖焦虑,让我们无处回避;看看就好,不要焦虑,时刻准备着,永远不怕战斗!

年龄只是数字罢了,并不是束缚我们在职场发展的因素。

当你有足够的阅历和持续学习的习惯,面临选择时,选择权永远在你的手上。

35岁不是人生的危机,放弃才是!

职场是一座金字塔,但当你站在金字塔顶端,具备顶层技能时,你就是独一无二的。

以上,公众号推送规则改变,文末点个免费的「赞」和「在看」,就不会错过【HR新逻辑】每天16:30的干货推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职场生涯三道坎 -领导才能-魅力四川
职业生涯到中场的人,怎么进步?
《薪资系列》(二)
裁员之下,正在加速淘汰这5种人
记录 | 办公室来了个年轻人
“断舍离”:职场中年的自救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