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钉钉CEO上任第一把火:烧掉员工的午休时间
userphoto

2025.04.08 广东

关注
来源丨HR新逻辑 原创首发
作者HRLogic编辑中心

嗨,这里是HR新逻辑·HRLogic

最近,钉钉创始人陈航(花名“无招”)回归担任CEO后,开始大力整顿考勤与工作纪律,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讨论热潮。

有自称为钉钉员工的人士透露,CEO无招亲自巡查工区时,发现部分团队负责人不在工位,甚至有人在下午1点半之后仍在休息,于是便开始抓起了考勤。

对此,不少人表示: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就烧掉了员工午休时间。

钉钉CEO的新规

无招,原名陈航,是阿里的元老级人物,此次是他的“三进宫”。

1999年,他加入阿里实习,初涉互联网巨头的商业版图,两年后,他选择赴日本工作,拓宽国际视野;

2010年,受吴咏铭召唤,无招重新回归阿里,先后负责淘宝搜索 “一淘” 开发,并主导了钉钉的开发;

2021年他再次离职,开始创业,并积累更多元的商业经验。

2025年,无招第三次加入阿里,担任钉钉CEO。

作为钉钉的创始人,无招对钉钉有着深厚的感情,曾有拜访者想加其微信,他表示:我没有微信,请加我钉钉。

(钉钉CEO 无招)

此次回归,无招肩负着钉钉全面构建AI生态的重担,所以当他上任后,第一把火就烧到了考勤。

根据钉钉内部人士透露,目前钉钉明确要求员工早上9点上班,并组织早会,晚上进行工作总结,并且员工午休时间直接缩短了半小时。

在纪律整顿方面,要求员工在13:15后必须进入工作状态,上班期间禁止使用手机浏览微信、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

在管理方面,管理者躬身入局进行用户场景,技术必须亲自写代码,学习python,减少纯管理的岗位。

并倡导全体员工用“自家产品”,以自己的产品为傲,遇到他人加微信的时候,表示“不好意思,我只有钉钉”。

此次的变革,让不少人吐槽的点在于:午休缩短,有上班时间,没下班时间。

但无论外界如何评判,都不能改变无招回归后的“第一招”。

为何要缩短午休时间?

在当今竞争激烈且风云变幻的商业环境中,科技企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钉钉曾经凭借创新迅速崛起,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但近些年,随着各大平台产品的快速发展,钉钉显然已经失去了优势。

无招此次的入职,不单单是回到老东家,而是为了重振钉钉。

不难看出,他的这些考勤管理措施,目的只有一个:提升效率,让团队重新找回创业时期的激情与活力。

1、提升组织效率

有相关人士透露,回归之后,无招在工区扫楼时发现,部分团队负责人不在工位,有人下午1点半仍在休息。

所以,无招希望能够通过缩短休息时间,增加有效工作时长,从而提升整体组织效率。

多数管理者认为:时间就是竞争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时长,有助于开拓更多的业务,抢占市场。

单一的延长工作时间并不一定能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业绩,反而可能导致员工疲劳、工作积极性下降等问题。

2、重塑创业文化

在此次的考勤管理变革里,无招的许多动作都是为了营造出一种紧张有序的工作氛围。

以此激发员工的紧迫感和拼搏精神,让团队重新找回创业时期的激情与活力。

他希望能够重现当年创业时的拼搏精神,让钉钉团队能够快速响应 AI 时代的变化,抓住AI带来的机遇,更好地与其他大厂竞争。

3、预防员工习惯性躺平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躺平的员工,例如他看到在13:30后仍然有员工仍然在休息,所以他就从根源入手,要求员工13:15后必须进入工作状态。

加强工作纪律,严格考勤制度能从外部约束员工行为,避免员工陷入习惯性躺平的工作状态,提升团队的整体执行力和战斗。

提升组织效率

跳出考勤找方法

很多企业都渴望能够通过抓考勤来激发员工的斗,但是大多会事与愿违。

例如一些企业习惯性使用“管理三件套”:钉钉上下班打卡、飞书写工作日报、密密麻麻的扣分规则……

这样做的目的也只有一个:有效时间内产出更高

负向激励方式,更多地是从惩罚角出发,极易引发员工的抵触心理,员工反而会将精力花在如何避免被扣分,而非提升工作效率上,与企业管理初衷背道而驰。

那么,管理者和HR如何跳出考勤,找出提升组织效率的办法?

1、正向激励,激发员工动力: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核心。

早年间,海尔设立了“6S”大脚印的激励方式,“6S” 代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六个方面,为员工的工作行为提供了明确、具体的标准。

当员工犯错误时,会被要求站到对应的脚印里进行反省并接受批评,这种示众的惩罚简单高效,能够警示员工避免犯错误,但也存在诸多弊端。

后来,随着海尔管理的不断迭代升级,6S脚印”法由惩罚转变为了奖励机制——只有绩效突出的员工,才有资格站在脚印上,接受领导和同事的赞赏。

这样灵活的转变,体现了海尔的管理智慧,通过正向激励,激发员工朝着正确的方向做事、做能够获得激励的事。

对于HR来说,在设计和实施激励制度时,不要只考虑通过“罚”来规范员工行为,而要学会通过“奖”来引导员工向企业目标看齐。

2、善用激励工具:通过积分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积分制是一种量化管理方法,通过积分制度,引导员工达成更多的目标。

其实施办法也相对简单,即员工做的好,就加分,做不好也不扣分,当积分足够多后则可以“兑奖”。

这种管理制度,能够促使员工更加关注“如何做好工作,取得更高的积分”。

例如公牛集团在2017年便引进了积分管理制度,其对客服部的积分规则如下:

  • 积极配合或帮助同事技术支持并解决技术问题,每次加5分;

  • 电话服务过程中被客户认可表扬的每次加20分;

  • 用户在微博、网站等媒体上特意公开表扬的,每次加50分”,

为了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积分制管理,公牛集团每月、每季度、每年都会选出月度/季度/年度之星。

并且公牛员工的福利、评优评先、晋升、年终奖都和积分挂钩,积分越高,则升的越快。

这样游戏式积分制度能够较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积极性,HR也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引用。

3、提升员工的目标感:激发员工追逐目标的动力。

大部分企业都非常注重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建设工作,因为要想让员工死心塌地的和企业共同奋斗,一定要能够让员工看得到发展的希望。

例如,谷歌为员工制定了清晰的职业发展框架,明确不同级别岗位的能力要求和晋升标准,员工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公司的发展方向,以及为了实现晋升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再比如,海底捞为员工提供了清晰的晋升路径,从服务员、领班、大堂经理到店长等,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和晋升标准。

员工只要努力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就有机会实现晋升。

这种明确的晋升通道让员工看到了自己在公司的发展前景,激发了他们努力工作、追求目标的动力。

HR一定要明白:激励就是要让员工看得到发展的希望。

先有透明的晋升发展途径,当员工达到标准时,要给予升职或加薪机会,对于优秀员工也要即时激励。

员工激励,是一项长期工作。

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HR只有不断探索创新管理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助力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群人力资源公司的CEO们问我:到底啥叫劳动力管理系统?
让工作效率翻倍的时间管理法则!
某高速公路集团公司E-HR应用案例
时尚集团总裁苏芒辞职,背后原因让人惋惜
HR的降维打击:工作5年,还不如那个用RPA的实习生
领导者的过人之处,你具备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