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职场法则
作者:毒哥&连理枝
来源:毒哥(ID:JokerDJT)
01
试卷不同,所以不具参考性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国的法定结婚年龄应该是男性22岁,女性20岁吧。
那么如果按照这个时间推算的话,最小一批结婚的人应该是01年的男孩子和03年的女孩子,他们应该是达到了法定结婚年龄了的。
但是我为什么会在他们的结婚视频底下看到各种阴阳怪气的言论呢,诸如“我00年,男孩子的手都还没牵过”、“02年的我五点之前还必须到家”、“99年的爷爷都还没着急呢,小伙子下手这么快的吗?”……
虽然在那些发言者看来这些只是玩笑话,但是我却觉得一点都不好笑。
在21世纪,自诩开放包容的新时代下成长起来的新青年,仍然过着谈性色变的生活。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已经符合为人父母的条件,国家赋予他们走进婚姻殿堂的权利,没有任何一条法律能够指摘他们的不合理。
而网上那些发表言论的人,他们仿佛把自己当作权威一样,觉得自己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就理所应当的觉得其他人的生活都应该按照自己的频率来一样。
时代和个人都更加倾向于晚婚晚育,但这个前提是基于双方没有稳定的工作、双方感情不够牢固、房贷车贷等的生活压力大。
那么如果是小康家庭呢、如果是两人校园恋爱长跑呢、倘若两人具备一切结婚和生育小孩的底气呢?
我身边的一个朋友,他上大学就和女朋友结婚了,因为他当了两年兵,年龄自然大一些。
大二结婚,大三有小孩,大四带着老婆孩子一起毕业。
虽然周围的人都是调侃说笑的,但是也有很多人是发自心底地羡慕,爱情事业家庭大丰收的男人。
旁人不能指出他的错处,如果唯一有错那就是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他们自己。
02
如果那是你的故事,你一定哭得更难过
我们自己的一辈子或许只有一种活法,我们在多少岁找到工作,多少岁建立家庭,甚至过着无依无靠独自终老的日子。
我们在自己的人生里做着单选题,但是我们却忘了,每个人一个选择,这个世界上就有了很多条路,我们和别人的答案都不同,所以人生这道选择题,在无形之中也就变成了多选题。
有的人能够在人生的答卷里拿到九十分、有的人勉强及格、而还有一部分不幸的人,他们活着,终其一生不过是为了苟延残喘的留在世上看看太阳。
这就像我们小时候考试一样,当我们考了八十分时,总希望同桌比自己的分数低,这样就可以借机炫耀一番。
但是如果是遇到比自己分数高的同学,我们则闭口不谈,默默藏好自己的试卷,只得灰溜溜的说出一句“考得不好,没你高”。
我们似乎从小就知道,被对比的感觉并不好,却又一次次的想要通过对比去炫耀自己的成就,这是人的本性,但并不值得被提倡。
在早婚早孕的女孩子视频底下评论自己二十几岁只能在学校读书、在生病的人面前说还好自己过去这几年没生过什么大病、在辛苦减肥的视频底下分享自己狂吃不胖的体质。
我该怎么告诉你呢:
早婚可能是原生家庭的不幸,可能是经济情况不足以让这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生病并不是可控的,而且生病的人无论身体还是心理都是极其痛苦的;
肥胖也不一定全部是源于饮食无度,生病和遗传都会导致人的肥胖。
亲爱的陌生人,我并不是说你做错了什么,我只是觉得,我们应该多思考,多看,而不是用唇枪舌战去摧毁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我们应当珍惜自己的幸运,而不是窥视他人的不幸,不要在别人失意的时候得意,是人生的一种格局。
03
炫耀源自于缺失的贫瘠
你见过一个很有钱的人经常把金钱挂在嘴边吗,你见过容貌出挑的人纠结于自己的长相吗,他们好像并不用费力的去解释这些东西,因为他们自带光芒,本身就已经是最好的名片。
而很有意思的是,那些重男轻女的家庭总是强调自己对于女儿的付出、没什么钱的人逛饰品店总不敢空手走出店门怕别人觉得自己没钱、有人单纯的喜欢喝四块钱的柠檬水也有人为了面子点四十一杯的咖啡。
就像赵本山老师在小品《不差钱》里边反复的强调“不差钱”三个字,人们有一个难以改变的习惯,那就是自己越差什么就越会在这个方面刻意强调。
具体表现为经常提及、拔高音量、沉迷炫耀等
当我们自身以为毫无破绽表现得天衣无缝的时候,殊不知在对方眼里漏洞百出,或许在我们看来,我们是想要把缺失的那一份东西补足起来,再秀一把优越感。
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所缺失的心心念念的,往往是别人已经拥有或者并不感兴趣的。
所以无论是面对比自己幸运的人还是不幸的人,分享是一种人生态度,但是恶意的分享就变成了炫耀。
我们都不喜欢被别人当作踏脚石一样做陪衬,那么就应该知道大家也是如此,希望大家能够明白:炫耀本身就已经是一根刺,会刺痛身边的人。
作者:毒哥&连理枝
来源:毒哥(ID:JokerDJT)
毒鸡汤的分号。在这里,毒哥和你聊聊职场那些事,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