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灵魂拷问:应不应该向患癌亲人隐瞒病情?这是我能给出的最好答案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写在前面:

各位小伙伴元旦快乐,新的一年,先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事如意。

这篇文章发布的同时,也是毒鸡汤元旦红包的开奖时间哦,去看看是哪100个幸运星,去沾他们点喜气。

1


大概是因为上一年的种种事情,令跨年的气氛都变得略微沉重,往年常见的列愿望清单之类的话题少了,反而出现很多对生命有着深刻思考的话题。

昨天,@丁香医生 发起了一个话题,“该不该向癌症患者隐瞒病情”,瞬间引爆讨论热潮。


这个话题,大概是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相似的感受,在我童年以及少年时代,“癌症”算是电视剧里才会看到的疾病,给人感觉很可怕,但在日常生活里不算常见,偶尔听到别人说哪个亲戚或熟人患了癌症,都觉得一阵难受。

但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癌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现在我们再说“癌症”二字,已经没人觉得它离自己太远了。

尤其是在可以预想的未来中,我们的亲人,以及我们自己,都有很大可能患上这种疾病。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例超过380万例,因癌症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229万。

一般而言,在患者确诊癌症之后,家人都会竭尽全力配合治疗,毕竟在生命和时间面前,钱倒已经变成轻飘飘的东西了。

然而,放在家属面前的,还有一个更艰难的抉择:这病,应不应该告诉患者本人?

这是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两难问题,无论怎么选,都能找到支持这个做法的理由。

话题的发起者丁香医生,虽然没有明确支持哪一边,但从措辞来说,偏向告知患者实情。


这里考虑到的是患者的知情权,引用了一个调查现象:“当我问起有多少人会告诉老人病情,只有不到 1/3 的人举手;而当我问到,有多少人希望知道自己病情的时候,几乎是百分之百的人举手。”

三联生活周刊也参与了这个话题,同样支持告知实情,例证是中美对比:在美国,病人总是要独立面对医生,也愿意多了解自己的情况,积极治疗;而中国的病人家属,会因为害怕病人知晓病情,就放弃到美国就医,令美国医生不解。


网友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支持告知实情的,一般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因为病人哪怕不知道是癌症,也会有所察觉,隐瞒会造成患者猜疑的心理,影响心情不说,还有可能耽误治疗。

还有知情权的问题,患者有权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在知晓并接受现实之后,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以及安排接下来的时间,让人生少点遗憾,当然了,家属的引导方式也很重要。



但也有网友持完全相反的意见,他们通常从感情和实际情况出发,有家里有患癌症的,说出了真实的经历:老人还没知道自己患癌的时候,一切如常,知道了之后,精神完全垮了。


在知乎上也有类似的观点,家属甚至做了假的会诊报告,每次看病都提前和医生打好招呼,就是为了不让老人知道。

因为要是不知道是绝症,老人还愿意积极配合治疗,那最后哪怕还是回天乏术,能延长一些时间也是好的。但要是老人知道了,恐怕马上就会崩溃,并且放弃治疗。


这就相当于虚假的希望和残忍的真相之间,应该选哪个的问题,从道理上说,说真话肯定对,但从感情来说,真相不一定令人开心,还不如一开始就不知道的好。

就像那些算命的,要不告诉别人今年一切顺利;要不说会遇险,但能化险为夷。要是直接说会遇险,且毫无解决办法,暴躁点的顾客还不得把招牌给砸了?

要不要告诉病人,并没有一个通用的答案,而是要根据病人的性格、心理承受能力、病情严重程度等等而定。

最重要的,是作出预判,选一个对病人伤害程度最低的方案。

2


一般而言,癌症患者都是成年人,很多还是长辈,于情于理,都是有知情权的。

要是病人心态好,知道了之后,的确可以更配合治疗,也更珍惜接下来的时间,让人生不留遗憾。

比如不久前去世的松饼君,虽然身患癌症,但不仅没有自暴自弃,还能勇敢分享出来,用积极的态度鼓励病友,可以说,她对待生命的态度,是我们能预想到的最优秀、最淡定的了。


但现实不就是,很多人知道了之后,就无法淡定吗?

我身边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患者是一名40多岁的门卫大叔,平时身体嗷嗷棒,身材壮实,工作生活也一切正常。

突然有一天,同事们见他没出现在门卫室有段时间了,一打听,才发现他因为癌症去世了,从确诊到去世,才刚刚过了10天,我最后一次见他,是在他去世前的半个月,当时他还骑着自行车,表情轻松。

一时间我无法判断,害死他的究竟是恶化的癌症,还是猝不及防垮掉的心态。

世事没有如果,但我想,如果他当初不知道自己得了癌症,说不定不会去世得如此突然,生命如此宝贵,哪怕再多活几个月,也可以弥补很多遗憾。

尤其是老人,不知道各位家中的老人情况如何,但就我身边接触到的老人而言,一般都对医院比较抵触,年纪一大也更容易悲观,换季时关节痛,都会说“看来我快要死了”,得像哄孩子那样哄半天才能好。

因此我很难想象,要是这样的老人患了癌症,还得知真实情况,会做出怎样的反应来,大概是一听是癌症,又要花这么多钱,就立马闹着回家吧。

这也是病人患癌,医生一般先告诉家属的原因,知情权固然重要,但不一定能对病情起到积极作用,更何况改变观念也是需要时间的,老人普遍谈癌色变,哪怕别人告诉他们癌症有可能治好,他们也不会相信,还不如一开始先瞒着,让家属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后续告不告诉他们。

3


现实情况就是,很多家属一开始不告诉病人患的是癌症(或者把严重程度往低里说),先劝病人住院配合治疗,之后如果治好了,自然皆大欢喜;要是情况继续恶化,实在瞒不住了,才告诉病人。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对家属最大的考验,并非告不告诉病人,而是家属的行为,能不能让病人感受到关怀和爱。

癌症治疗,大家都知道的,除非是早期癌症,否则一般都是治疗难度大、时间长、费用高,尤其到了后期,病人身体急剧恶化,有时无法自理,心态也变得悲观暴躁,照顾起来特别困难,偏偏治疗费用又特别巨大,对于病人来说是折磨,对于家属来说,就更是考验。

有人说,世界上最能看清世相的地方,一个是银行,另一个是医院。

在网上随便一搜,映入眼帘的就是家属坚持不住,打算让病人放弃治疗的消息,我们认为世上最紧密的亲子关系、伴侣关系,脆弱得一戳就破。

有人为了防止母亲卖房治病,在房子外面喷漆,好让母亲找不到买家;


有人上网求助,是要卖房救老公,还是留下房子给儿子;


甚至有人更直接,“倾家荡产去治疗患癌症的老人值得吗?”“就算从病魔手里救下来,时间也会带走他吧。”

说实话,这种自诩“理性”的说法,看得我一阵恶寒。


因此,对于家属来说,告不告诉病人实情只是表现,在现实的困难面前能否坚守初心,才是本质。

要是一心为病人好,自然会知道怎样才能令他们更轻松。

比如对较为传统、对死亡不太坦然的人,先瞒着才是最佳选择,也才有可能令病人配合治疗。

有的家属借着“让病人自己决定”的名义,直接把实情告诉病人,不是真的为他们好,而是明知病人心疼钱和家人,会甘愿放弃治疗。至于放弃治疗后病人会怎样,就听天由命了。

只要家属能坚守下来,面对经济压力和病人身心的变化,依然不离不弃,那么,无论告不告诉他们实情,对最后结果影响都不大,因为病人已经得到最好的照顾,有时刻关注、陪伴自己的亲人,也不会再有太多遗憾。

比如在知乎上,有网友曾发出求助:父亲癌症晚期,考虑他的性格和状态,家人决定先瞒住,但又担心他有什么必须要做的事没有做完。


当中网友提出了什么意见,作者吸取了多少,我们不得而知,但一年多之后,作者重新发帖,那时父亲已经去世了,但幸运的是,没有遗憾。


家人一直陪在父亲的身边,后来,父亲告诉大家,其实他早就猜到了,只是家人的呵护令他得到了安慰和宁静,慢慢接受现实时,也多了一分坦然。

他向家人一一交代了心愿,在最后时刻,家人和朋友全数到场,在斯人已逝的悲情当中,留下温情的注脚。

可见,如实直说,不一定能令人更加坦然;瞒着不说,也不一定就会留下遗憾,癌症患者毕竟是脆弱且身不由己的,他们很难决定自己能去哪里、做什么、见到谁、治还是不治,到最后,决定这一切的,还是家人。

我们很难说,现在或未来的你或我,会不会成为这个两难困局中的一员,只愿每个人都能坚守爱和责任,在无法逆转的命运面前,能够做得更好一点吧。

最后,希望在留言区和大家讨论一下:

你们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当时你有没有告诉病人,考虑的因素又是什么?

万一未来你成为病人或病人家属,又会怎样做,或希望别人怎样做呢?


文 | 毒哥&玉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人得了癌症,“说”还是“不说”?
如果你是癌症患者家属,请抽出时间看看此文,2条建议受益匪浅
家人患上癌症 该不该告诉他实情
近3万名肺癌患者提供生存数据:告知实情,癌症患者可能活得更长久
患癌之后怎么办?
怎样做好肿瘤病人家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