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诞代言女性内衣翻车,广告中频现的女性歧视,是愚蠢还是傲慢?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1


最近出了一件让人听着就觉得很魔幻的事情:李诞,因为代言一个女性内衣的广告,被骂上热搜了。

2月24日,李诞在社交平台为某品牌的内衣带货。其实,他并非这次推广活动的唯一代言人,欧阳娜娜、思文和杨笠,都曾发布过推广视频和文案,但只有李诞发布的内容,令人怎么看都觉得不太对劲。

推广文案非常短小,只有一句话,但就这一句话,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一个让女性轻松躺赢职场的装备。


结合这次带货的产品是内衣这个前提,给人的感觉就是,女性靠内衣躺赢职场?!

尽管他在带货视频中解释,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女性职场压力大,这个内衣可以帮助她们缓解压力,但是女性观众显然对这个说法并不买账,毕竟,这暗示意味已经足以令人觉得冒犯了。

也有很多网友,对李诞这个男性代言女性内衣的行为表示质疑。

毕竟,内衣本身就是很私密,且非常讲究个人感受的东西,一个没用过内衣、也不可能明白用完之后的真正感受的人,有什么资格跟别人说这东西怎么怎么好呢?


男性代言女性产品,本就有虚假宣传和恰烂钱的嫌疑;那个阴阳怪气的“躺赢职场”,更是令人觉得是以幽默的名义搞歧视,把肉麻当有趣,李诞的高情商人设,这次有点翻车了。

在群众滔天的不满声音当中,李诞和品牌方被迫出面道歉,但造成的恶果早已没法弥补,而且,道歉说来说去就是官方假大空的那一套,对于为何偏要男性代言女性产品、有没有违反广告法这些关键点也绝口不提,不由得令“尊重女性”这几个字也显得有点虚伪起来。


更魔幻的是,随着事件发酵,品牌方还被人爆出存在多起法律纠纷,可谓是把资本操作的遮羞布都扒得精光,以后别说宣传推广了,能不能支撑下去都是个问题,广而告之,变成了广而骂之


当然,无论是李诞还是品牌方,这次被骂真的不冤,一个靠幽默博学出名的公众人物,一个以关爱女性为人设的品牌,却公然搞物化女性、用低俗笑话抖机灵那一套,可不就该被使劲骂吗?

但是,在骂完之余,我觉得这件事带给人们的,更应该是反思:

这些年,因为歧视女性而翻车的广告是越来越多了,这究竟纯属制作方的愚蠢,还是资本的傲慢?


2


说起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这两年,奇奇怪怪的广告是越来越多了。

我小时候,对广告是最没有兴趣的,那时候的广告,大都浮夸且无趣,要不就“他好我也好”,要不就“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属于开门见山流派的,直白、粗暴,没有任何的艺术性处理。

但这几年,不知是不是人们的审美水平提高了,对那种牛皮癣式的直白广告越来越不待见,人们开始追求“创意广告”。

一个广告,还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幽默有趣,于是,很多带梗的、有情节的广告,逐渐流入了市场。

但问题也出在了“有趣”这个关键词上面,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在广告中那些制作方认为的“有趣”,不是真正的有趣,而是肉麻当有趣,靠贬低、取笑某些群体,来达到所谓的搞笑和反转效果。

而女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群体之一,被冒犯的频率最高、恶意最深。

比如我们不止批评过一次的金融产品广告,金融产品本就和物质、金钱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相关的广告之中,对拜金、虚荣的推崇可谓是毫不掩饰。

在这类广告之中,女性的形象通常都是貌美但肤浅、一切向钱看、两面三刀的,可谓恶意满满。

在某360借条的广告之中,一名空姐和老农在一起,因为对方不知道什么是360借条,立马变脸喊分手,等到老农秀出了额度之后,又马上笑脸相迎,双双把家还。


类似的还有各种赘婿广告,男人没钱的时候,妻子各种贬损欺辱;一朝飞黄腾达,妻子立马变脸跪舔。


当然,这类广告虽然价值观恶臭,但好歹还能说是戳中了受众的爽点,毕竟在很多下沉平台,喜欢这种逆袭戏码的观众还是很多的,就像谁年轻的时候,没看过几本龙傲天/玛丽苏呢?

不管怎么样,毕竟受众是下沉市场男性,广告效果都是达到了,也勉强说得过去吧。

但最令人愤怒且费解的就是,有些产品,明明受众就是女性,且很大一部分是有知识和内涵的白领女性阶层,但广告中,依然存在着很多刻板印象,就很迷惑了。

涉嫌宣传刻板印象的香奈儿香水广告

比如上文提到的翻车内衣品牌,各种营销,请明星代言,随便一件内衣,就卖200多块,怎么看都是为中产女性准备的。结果告诉女性,她们买内衣的钱,是从职场上躺赢回来的?

还有前段时间引起很大争议的全棉时代广告,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听过了。

剧情是这样的:

一名漂亮女生独自走夜路,被色狼尾随,正不知道怎么办时,急中生智,掏出一张卸妆巾,往脸上一通卸妆,等到色狼追上她时,“她”一回头,已然是一个令人毫无胃口的中年男人的模样。


想表达的是什么?女人卸了妆,全都是如花?遇到色狼,卸妆保平安?一个卖女性产品的牌子,羞辱了女性,指望抖一下机灵,大家就会哈哈大笑,乖乖掏钱?

还有不得不提的,《乘风破浪的姐姐》里面的避孕药广告,《浪姐》这个节目大家都知道,是主打女性独立和多元的,非常受女性观众欢迎。但是,里面的某品牌避孕药广告,却怎么看怎么恶臭。

在广告中,一名素面朝天的原配,正和坐在对面的渣老公,以及妆容妖冶的小三对峙。小三示威道:“我能给他讲段子,我能跟他聊新闻,我还能跟他打游戏,你能吗?”

结果原配什么都没说,掏出了一盒避孕药,“这个,你能吗?”

效果立竿见影,小三脸色一变,一阵烟雾飘过,被打回原形——原来小三不是真小三,而是手机。


相信任何看到这个广告的女性,都不会对当中的“幽默反转”感到赞赏,而是被膈应得不行。

我也觉得奇怪,《浪姐》这个主张女性独立的节目,和避孕药明明就很搭,完全可以走女性掌握身体控制权、自由选择人生方向的路线,怎么就偏要和打小三、用身体挽回男性欢心这种最陈腐、最为年轻女性所不齿的方式扯上关系呢?

广告行业本应该嗅觉最灵敏、最能掌握各种新风向的行业,但现在却在女性营销问题上频频翻车,只能说明,整个社会对于女性群体的尊重和重视还是远远不够,也远没意识到女性觉醒的力量有多强大,再这样下去,只会说多错多,被历史的车轮滚成炮灰。

3


老毒粉应该都很清楚,我们号从来都是反对搞男女对立的,骂过极端男权,也骂过极端女权,但这次,真的别怪女性太激动,的确是那些奇葩广告三观不正。

幽默可以,反转可以,但都是要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上面的,否则,无论套路多精彩,都注定是跳梁小丑而已。

我也在思考,为什么这么多广告,都不约而同地栽在了歧视女性上面,比较合理的原因,应该就是对旧式喜剧的拙劣模仿。

小时候喜欢看喜剧电影的小伙伴应该知道,在旧式喜剧,尤其是无厘头喜剧里面,女性都是没啥话语权的,一般来说,能够引人发笑的女性,只有两种角色:卖弄色相的花瓶,以及装疯卖傻的丑角。


还有诸如此类的,女扮男装永远是俊俏书生,男扮女装则永远丑得令人发笑。


当然,在那个年代,女性意识和现在根本不能比,无论是制作方还是观众,只会觉得是笑点,而不是歧视女性;而现在的年轻人们也不会上纲上线,毕竟已经成了珍贵的童年回忆,而且我们明白,世界本来就是不断发展的,有点时代局限很正常。

但这不代表,在当下,以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为受众的文艺产品,可以照搬旧的喜剧模式,且不会被人骂。

幽默也是要与时俱进的,星爷的很多经典电影,如果放到今天拍,很可能都过不了审;几十年前的外国人,还可以拿种族歧视来开玩笑呢,现在也来一个试试?

广告作为一个面向全社会、具有宣传意义的手段,最基本的觉悟,就是符合社会价值观,明白现在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究竟喜欢什么,又有什么雷点。

要是连基础的调研都没做好,编剧一拍脑门,编几个低俗段子,就自诩“幽默”,指望大家哈哈哈买账,这不但是傲慢,更是愚蠢。

请记住这一点:听的人觉得幽默,才叫真正的幽默。

如果只有说的人觉得幽默,冒犯了别人,还大条道理,说别人“不懂艺术”、“开不起玩笑的”,那叫典型的利己主义者。

只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多的人对这个问题能够重视起来(毕竟也被骂了这么多次了),我们希望看到的,是独立、自由、不被审视的女性形象,而不是被附加各种价值,三句不离男人的肤浅女性形象。

时代已经变了,所谓的广告大师、精英团队们,也是时候看看真正的世界了。


文 | 毒哥&玉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告营销丨又又又翻车啦!李诞代言内衣疑似侮辱女性
广告又现性别歧视,明知会惹众怒,商家为什么一错再错
幽默!特殊对待也是一种歧视
女性内衣广告大PK 看了要hold
李诞带货内衣品牌“让女性躺赢职场”,违法罚款87万
现在职场中有对女性的歧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