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时候人咋就那么亲(之五)城里亲戚

有文有艺聚

众家

《文艺众家》恭祝您:


那时候人咋就那么亲(之五)

闵生裕      

城里亲戚

 

我十岁那年得了咳嗽病,以父亲当年的判断,大概和鲁迅笔下的华小栓一样,得的是痨病。他给我用过好多偏方都没用。有一次,银川大孃孃来闵庄了。她是父亲的堂姐,是大爷爷的女儿。大姑爹是银川汽车八队的司机,他经常开个老解放来闵庄。那时的司机比干部还牛,所以,大姑爹来闵庄,我们第一时间冲过去。那时候闵庄平时哪见上汽车。尤其是晚上,只要门前的大坡上有汽车大灯亮,我们第一反应是:银川大姑爹来了。有时就是脱了睡了,也要一骨碌爬起来穿上衣服往过跑。大孃孃总是捧出大把的洋糖给我们散。大姑父大孃孃所到之处当然是好招好待。临走时家家还要往车上给塞点羊胛子、猪肉条子、土鸡和鸡蛋,以及荞面、小米什么的土特产。

大孃孃到我家时,看我在炕上尻子撅得咳嗽的气上不来,说你看娃娃气足得像个紫蛋蛋,不当活的。过几天跟我走到银川大医院给娃看看。父亲放了一辈子羊,没去过银川,一听就怯了。说娃的病是要看,但银川他去了东南西方北都摸不着。我大爹当年去云南四川养过蜂,是见过世面的人。父亲让我大爹带我去银川,我们坐着大姑爹的老解放,车上拉了一车羊粪,上面铺着草。我身上盖着羊皮袄。大概早上从闵庄出发,中午在灵武东门大姑爹朋友家吃了顿饭,然后到永宁雷台送了个人,到银川已是深夜了。

大孃孃家6个子女,大表兄已结婚后在新市区住,这么一大家子人还给我和大爹专门腾出一间屋子一张双人床。我和大爹在银川大孃孃家一住就是半个月。到大医院查了,人家说没事,是气管炎、鼻窦炎。病没怎么看,我倒觉得在银川耍美了。我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经历了人生的许多第一次:第一次进城,第一次吃冰棍,第一次坐公交,第一次逛公园,第一次看花灯......我能感觉我大爹住得有点不自在。不是我不识眼色,城里的表哥表姐真的没有烦我这个乡巴佬。直到今天他们见面还说起当年的趣事。我觉得那时的城市,人与人的关系还是乡村背景下的关系。城里孩子,也互相串门,甚至常常留在家里在吃饭。临走那天起了个大早,表哥表姐们都还没起床,大姑妈给我们做了臊子揪面,吃完饭还给我口袋里塞了几块钱。如今,我每年都要去看望大孃孃,表哥表姐说当年的病娃娃现在出息了。我们老妈的娘家人就是情长。其实,比起当年那份情意,我现在做的算什么。

我上高中时,因三姑父从长庆油田转到地方,在县城工作,三孃孃以前在农村,后来随迁吴忠十八公里。三姑父到县城工作后,他们举家进了城。三孃孃老惦记我在学校吃不好,做好吃的总是让表弟表妹去学校叫我吃饭。我那几个憨憨的表弟表妹,对这个表兄又亲又好。一听说叫三表兄吃饭,都争着抢着走一半里路去学校找我。最初是周末了去吃饭并住下。表弟表妹都是没心没肺之人,他们真正把我当作家庭一员。

那表弟表妹小,不懂事,学习不好,有时还有各种毛病。我也没有见外,常常以大哥的名义收拾他们。小表弟最乖,收拾他嘴一撅,但从不往心里记。过一阵又三表兄三表兄地叫。小表妹有点蛮,有时批评她她不乐意。当然,过分的话不说,勃子一扭,只说“你罢能”。有一次大表弟做错了什么事, 反复问,但他一声不吭。我拧了一下腮帮子,他一动不动,眼泪娑娑地往下流。从此,我再也不敢动他了。我不知道他有什么不可言说的心事。后来,大表弟离家出走一年多,三孃孃三姑父索性让我搬到她家吃住。那时他们家的楼房才六十多平米。除了大表弟,还三个孩子呢。三孃孃家是我人生的重要驿站,在我人生最艰难的时期,他们给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待我。那份深情让我没齿不忘。

时代在变,人心不古。有时候倒不是现在的人坏了,那时人好。城市化进程中,在时代潮流裹挟下,人在集体现代化,与先前的纯朴相比,甚至是可能在异化。所以,你的行囊里丢掉点什么也很正常。为什么农业社会的人亲?朴实纯朴是一方面,但客观上小农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相互依附的生产关系决定了交往的密切程度。因为,那种环境,你做不到“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南北与东西”。为什么过去的人那么亲。有时候可能不得不亲。因为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合作成为必然。比如说当时农村婚宴待客,你有钱购买服务,但是没有像今天的乡宴大篷车包席或餐馆,所以,只能走合作互助的路子。

在那个年代,有些东西你有钱买不到。现在吧,有钱似乎什么都可能买到,包括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那得过羔疯的大表兄两度离异,如果放在村上可能就是个打光棍。后来,大表哥进城,虽然吃着低保,但吹牛逼有底气。按他的话说,男人没几个老情人,活得有求意思。我知道,因为有些东西在城里可以买到,比如某种舒服或方便。如果钱什么都能买到,说明这个社会堕落了。

如今,当年的许多乡下人都做了城里人,而且大部分人的居住条件都不错,但是,有谁像当年的城里亲戚那样亲厚?   

作家档案

闵生裕(本平台特聘名作家)宁夏盐池人。专栏作家。擅长杂文时评,足球评论,艺术评论等。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协理事。出版杂文随笔集《拒绝庄严》《都市牧羊》《一个人的批判》《闵庄烟火》《操练自己》等七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用的亲戚之间的称谓一览表(附图)
元辰私坊||纪实散文:《七秩烟云》之“家族传说” 三 叔叔姑姑 四 舅爹姨妈
大学生发帖讲求职经历 称羡慕农民工月薪
【西南作家•散文】寇玉苹/河头镇往事(连载五)
覃竞:小南坪是一个幸福的地方
【“美丽中国”国庆70年征文】128.庞娟||归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