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快速提分系列:近5年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超详细分析

实用类文本阅读,亦称为非连续性文阅读。

通常为2道单选题,各3分,1道简答题,6分,共计12分。

1题,为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题。题型固定,通常表述为“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题,为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题。题型固定,通常表述为“下列对相关材料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题,为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总结的简答题,即通过分析材料内容,总结其中的意义、启示、经验、原因、相同之处、两者关系等。

一、阅读方法

第一步,阅读简答题,并认真审清简答题,便于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同时思考回答简答题。只要存在简答题的阅读,均要从简答题开始。

第二步,阅读文本后面的标题,初步掌握文本总体内容,对并文本难度做个概略评估。当存在多个材料时,也可通过每个材料后面的标题,得知多个材料共同探讨的主题。

第三步,从头到尾快速阅读文本。在阅读过程中,要高度关注文中提到的概念及其关系。由于文中对概念的解释都比较简短,因此,需要一点想象思维来理解这些概念。

如,2021年乙卷实用文本中,关于雪花的生成机制,原文讲:“他猜想这个机制可能是冰'球’的有序堆积过程。”简单的一句话,很难理解这个机制究竟是什么,但可以适当想象,讲的可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成微小冰粒即所谓冰“球”,然后这些冰粒有序堆积而生成雪花。

在阅读过程中,要重点分析解答简答题的问题,即边阅读边作分析解答。同时,采用适当方式,梳理文本的关键信息。

第四步,快速阅读完文本后,即开始做题。

二、做题方法

1.1

通常表述:“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或正确)的一项是()。”

1)特点分析

重点考察对文本中知识点的理解和分析。

有两种题型,一种是选项中给出结构图,要求选项不正确或正确项。另一种是普通的文本表述题。

对于结构图的题,核心的是分析和判断图示信息的前后逻辑关系。

2)答题方法

①认清阅读各个选项。阅读文本是快速的,阅读题项则需要细致,需要完全理解选项表达的信息,很可能选项表达的信息本身就是错误,可作直接排出。

②掌握选项信息后,再到文本中,找到与选项对应的内容,分析其表述的信息,与选项表述的信息是否一致。

3)常见陷阱

图示题

这种题总体比较简单。

①顺序错误。如,2022甲卷实用文本阅读第1题选项C:“野败的发现→(证实)→远缘杂交技术→(突破)→亲本的亲缘关系过远的难关”。根据原文梳理的关系是:“野败的发现→(突破)→亲本的亲缘关系过远的难关→(证实)→远缘杂交技术”。

②推理跳跃。如,2019年Ⅱ卷实用文本阅读第1题选项D:“数据层→(借助)→数据库等智能存储手段→(实现)→数据融合”。根据原文梳理的关系:“数据层→(借助)→数据库等智能存储手段→(实现)→信息资源存储和共享→(支撑)→数据融合”。属于推理跳跃。

表述题:

①选项本身错误。即使抛开文本,选项中表述的信息本身也是不合逻辑、不合常识的,这类选项本身就是直接的错误,可快速排出。这种本身就错误的选项,数量还比较多。

如,2018年实用文本阅读Ⅰ卷第7题选项D:“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使用人造卫星开展科学实验,需要耗费巨资,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这个选项误导性比较强,初看似乎是正确的,但如果有细致分析选项的意思,则选项本身就是错误的。选项的主要意思是:“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欧洲和日本尚未涉足。”显然是错误的。

②暗夹小错。主要表现为选项中部分内容是正确的,但混杂了部分错误信息进去,如选项中间或后尾加入错误信息。这些错误信息通常是不引人注意的微小错误,与选项的总体内容贴合得好,所以从选项上看似合理的,具有很强的误导性、迷惑性。有点像说话欺骗人9句真话、夹1句假话的套路。需要细致审读选项,防止在细微之处设陷阱。

如,2021年甲卷实用文本阅读第4题选项A:“玻璃中'弯月面’与'凸月面’的现象,表明了当水与其它物质接触时,会产生一种吸引力或排斥力。”原文中,“凸月面”是玻璃对水产生排斥形成的,不是水。

如,2020年Ⅰ卷实用文本阅读第4题选项A:“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属于新基建中具有一定超前性的领域,在这些领域投资,其实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后半句在文本中根据没有提。

如,2020年Ⅱ卷实用文本阅读第4题选项C:“近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其生态资源、地理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交通资源的优势,把茶产业作为当地重点产业来抓。”原文中没有提“交通资源的优势”。

③基于已有信息乱推理、乱联系。选项中的信息在文本中确实提到了,但选项中各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编造的,是文本中没有的。并且这些编造的逻辑关系貌似合理,具有很强的误导性、迷惑性。

这种选项,还有一个特点,由于是乱推理、乱联系,如果细致推敲,可能发现其推理和联系是有问题的。

如,2021年乙卷实用文本阅读第4题选项B:“2017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的每公顷产量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可见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首先,每公顷产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提升,并没有确定的逻辑关系,属于乱推理;其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是相对于哪一年的?如果相对于2016年,肯定不可能经过一年时间就会有显著提升,如果相对于1957年,那肯定有显著提升,毕竟是跟50年相比,所以选项本身也有错。

因果倒反。把原文中的因果关系进行倒反。

如,2019年Ⅲ卷实用文本阅读第4题选项A:“集体记忆的建构帮助'鸟巢一代’志愿者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水平......”原文中明确,先有“鸟巢一代”再有集体记忆,是明显的文不对题。

⑤概念理解和运用错误这种题难度比较大,需要细致分析。文中只给出相关概念的定义,各选项是对概念的运用,考察对概念的详细理解,易出现理解和运用错误的情况。

如,2019年Ⅰ卷实用文本阅读第4题的4个选项,均不是在原文中直接出现的信息,需要基于概念的分析理解,再判断4个选项的对错。难度较大。

2.2

通常表述:“下列对相关材料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特点分析

重点考察对文本中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相比第1题涉及的信息内容通常更多,难度上升。

2)答题方法

①认清阅读各个选项。阅读文本是快速的,阅读题项则需要细致,需要完全理解选项表达的信息,很可能选项表达的信息本身就是错误,可作直接排出。

②掌握选项信息后,再到文本中,找到与选项对应的内容,分析其表述的信息,与选项表述的信息是否一致。

3)常见陷阱

①选项本身错误。即使抛开文本,选项中表述的信息本身也是不合逻辑、不合常识的,这类选项本身就是直接的错误,可快速排出。这种本身就错误的选项,数量还比较多。

如,2020年Ⅰ卷实用文本阅读第5题选项A:“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既能在客观上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后面这半句话有点自大了,没有作者会这么写的。

如,2020年Ⅲ卷实用文本阅读第5题选项D:“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的问题,既是组织方和对谈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新冠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的问题,成了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显然是错误的。

②暗夹小错。主要表现为选项中部分内容是正确的,但混杂了部分错误信息进去,如选项中间或后尾加入错误信息。这些错误信息通常是不引人注意的微小错误,与选项的总体内容贴合得好,所以从选项上看似合理的,具有很强的误导性、迷惑性。有点像说话欺骗人9句真话、夹1句假话的套路。需要细致审读选项,防止在细微之处设陷阱。

如,2022年乙卷实用文本阅读第5题选项A:“关于雪花具有对称的六角形结构这一事实......是世界上最早的表述”。原文中,世界最早的表述,只是说明雪花具有六瓣,并没有说明对称和六角型结构,误导性很强。

如,2019年Ⅱ卷实用文本阅读第5题选项C:“港珠澳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总体跨度和海底隧道、进海最深的沉管隧道、最重的隧道对接沉管,以及首创的智能建造平台和深插式钢圆快速成岛技术。”大量的信息中,“首创的智能建造平台”是原文中没有的,原文完全没说智能建造平台是首创的。迷惑性很强。

③完全无中生有。即选项的整个信息,文本中都完全不存在。

如,2018年实用文本阅读Ⅰ卷第8题选项C:“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资金,首要目标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原文中根据没有提市场潜力巨大、抢占市场份额等问题。

④基于已有信息乱推理、乱联系。选项中的信息在文本中确实提到了,但选项中各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编造的,是文本中没有的。并且这些编造的逻辑关系貌似合理,具有很强的误导性、迷惑性。

这种选项,还有一个特点,由于是乱推理、乱联系,如果细致推敲,可能发现其推理和联系是有问题的。

如,如,2022年乙卷实用文本阅读第5题选项B:“开普勒思考雪花是六瓣的原因,只是出于对几何和对称的兴趣,因此他的研究没有向前推进,也没有得到可信的结论。”原文中,开普勒思考雪花是六瓣的原因,确是出于对几何和对称的兴趣,确实他的研究没有向前推进,也确实没有得到可信的结论。但他的研究没有向前推进和没有得到可信的结论的原因,是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不足。属于乱联系。

如,2021年乙卷实用文本阅读第5题选项C:“'开门就见山,种田走半天’,这是临昫县山区地形和耕地的特点,安义县江下村'斗笠田’的地形地貌也呈现出这种特点。”原文中对“斗笠田”是什么样子完全没有作描述,这里是根据“斗笠田”作的字面意思上的乱推理。

张冠李戴。把文本中一个事物的信息安放到另一个事物的头上去。个别无中生有的陷阱,是混杂的信息是文本中完全不存在的;基于已有信息乱推理、乱联系,是把文本中原本没有关联关系的信息作乱推理和乱联系。

如,2021年乙卷实用文本阅读第5题选项A:“交通极其不便、产业发展路径缺失、开阔平坦的农田数量较少,这些曾经是制约临朐县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因素。”原文中,产业发展路径缺失,是安义县的问题,而不是临朐县的问题。

如,2021年甲卷实用文本阅读第5题选项B:“为了帮助读者更好理解水受到物体表面吸引,作者使用了'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黏附在一起’这一现象进行说明”。原文中,使用这一现象说明的是水内部的吸引力。

⑥因果倒反。把原文中的因果关系进行倒反。

如,2019年Ⅲ卷实用文本阅读第5题选项C:“为了推动共享秩序的建立,单车猎人开始寻找并拍照举报......不文明行为。”原文中,单车猎人开始寻找并拍照举报......不文明行为,推动了推动共享秩序的建立。选项属于因果倒反。

如,2022年甲卷实用文本阅读第5题选项D:“杂交水稻的推广正好与各国涌现出的新型种植模式相配套......”原文中,杂交水稻不同熟期组合的出现是因,全国各地涌现出......新型种植模式是果,而不是并列关系。

⑦以偏概全。即以局部的信息代替全面的信息,通常局部信息只是全面信息的一个方面。这种选项具有一定的误导性。

如,2020年Ⅱ卷实用文本阅读第5题选项B:“材料三中,贵州省江口县通过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两项举措,探索出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原文是:“发掘本地资源和特色文化......探索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只是其中的两个具体例子,还有生态茶、冷水鱼项目。因此选项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

⑧程度错误。这种错误,通常在程度副词上进行识别。因此,是阅读选项时,要高度注意程度副词。

如,2022年乙卷实用文本阅读第5题选项C:“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与水汽无关,原因可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原文是:“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程度完全不同。

如,2018年Ⅱ卷实用文本阅读第8题选项D:“高校在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的管理制度、评价标准等方面的不足,导致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原文是,科研成果很难直接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无法直接转化”,这种绝对化的表述也不符合基本的常识和逻辑,所以选项本身也是错的。

3.第3题

为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总结题,即通过分析材料内容,总结其中的意义、启示、经验、原因、相同之处、两者关系等。

重点考察学生信息理解、分析、概况、总结等综合能力。难度相对较大。

答题时,要根据问题到文本中梳理相关信息。主要有三种题型:

①问题比较简单,涉及的信息在文本中也比较集中,只需把文中信息进行梳理、归纳即可。

如,2022年甲卷实用文本阅读:“杂交水稻培育成功有什么意义?”。

②问题涉及的信息在文本中比较分散,需要比较细致地梳理、对比文中信息。

如,2021年甲卷实用文本阅读:“文中画线句子中“其他几个因素”指的是什么?”如2021年乙卷实用文本阅读:“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下村有哪些相同的经验?”

③本身比较复杂,需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总结和回答,因为文中没有现成信息可供使用。

如,2022年乙卷实用文本阅读:“开普勒关于雪花的思考对科学研究有什么意义?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三、总结

实用类文本阅读,与论述类文本阅读类似,主要考察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梳理、理解、分析等能力,不需要对思想情感、语言特色等深层信息进行分析挖掘,选择题的答题具有相对固定的套路。问答题则比较灵活。

常见的陷阱包括:选项本身错误、暗夹小错、完全无中生有、基于已有信息乱推理乱联系张冠李戴、以偏概全、因果倒反、程度错误等7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纯正干货)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提分指南!(上)
论述类文本阅读:运用信息比对法,发现选项细微错误
论述类文本阅读要点指津
快速提分系列:近5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超详细分析(2)
【2021一轮复习】论述类阅读掌握这些知识点基本就够了!
语文复习整理模块一:论述类阅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