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山中的沈万三后裔

                     大山中的沈万三后裔

     沈万三其人,还是数年前去江南旅游时,在南京和周庄知道的。在南京,是因为游览金陵城墙,得知南京明城墙有三分之一是沈万三出银子建的;在周庄,是因为参观了周庄的沈厅及聚宝盆,晓得了沈万三乃江南巨富且有不少神奇的致富故事,尤其是在酒店吃了“万三蹄”

后,更是余味难忘。

     当时在沈厅看到的介绍是,沈万三被朱元璋发配云南充军,在云南度过了他的余生(不知如今有无更改)。后来也查过《辞源》(79年修订本),其载曰:“沈万三,明吴兴人,字仲荣,后移居苏州。巨富,称江南第一家。朱元璋建都南京,召见,令岁献白金千锭,黄金百斤。甲马钱谷,多取资其家。其后以罪发戍云南(一说辽阳),子孙仍为富户。万三豪富事,民间传说甚盛,但诸书记载互有出入,己难详定。”《辞源》都难以详定,足见沈万三致富的民间故事以及身后去向的各种版本多了去了。

     然而,完全令我没料到的是,当我们旅游来到贵州的崇山峻岭中时,却在安顺平坝的天龙屯堡了解到,此地竟是沈万三的正宗后裔的聚集地。

                     沈万三其人

     沈万三,名秀或富,字仲荣,元末明初,吴兴商人。由于善经营,精理财,十几年间聚财无数,遂成江南巨富。

     公元1367年,朱元璋与张士诚在苏州城决战。张士诚仗着有沈万

三资助,粮草充足,足足在苏州城里坚守了十个月。破城后,张士诚被俘自缢。这让朱元璋对沈万三大为恼恨,不过,此时的朱元璋还未动杀机。

     洪武二年(1370年),朱元璋在南京大规模修建都城,令其资助银两,修建城墙。沈万三自告奋勇,愿与朝廷对半出资,同时开工,争谁先完工。结果沈万三负责的城墙率先完成,见沈有如此财力,朱元璋深以为患,于是找了个借口,说其以茅山石为街心,有谋反之意,欲问罪。此时沈万三并未警醒,反而提出愿出银子犒劳军队。朱元璋闻言大怒,下令抄斩沈氏一门,后亏马皇后劝谏,才改将沈氏流戍滇黔,家产充公。

     《明史.马皇后传》记载:“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分之一,又请犒军。帝怒曰:‘匹夫犒天子之军,此乱民也,宜诛之。’后曰:‘其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戍云南。”

     《乌蒙沈氏族谱》(近年增记)记载:沈万三,名富,字仲荣,春正月闰之甲申生,湖州南浔沈庄漾人。幼随父迁长州周庄东蔡村,后迁应天府(南京),同会馆是其故宅,后湖中地是其花园。从农垦殖,从工办作场和内外贸易而致富甲江南。明洪武初,因富获罪,奉旨戍滇黔。洪武二十六年(1394年)农历八月十二日,八十八岁卒,葬贵州平越福泉山。张三丰赠万三诗曰:“浪里财富水底藏,江湖英明空荡荡。平生为仁不为富,舍却红粉入蛮荒。”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由五世孙沈廷礼(沈安)率子沈博及女沈琼莲,将其迁葬长州周庄银子滨,名水底墓。

(应验张三丰语)……其有子沈金、沈茂、沈旺、沈春鸿、沈香保……。

     沈万三发配滇黔时(当时贵州未建省其地属滇),共带十九口人。虽属发配,但凭其原有的雄厚资财及经营理念,在黔地仍保持经商传统。云南地方志《三迤随笔》中记载:“沐英(黔宁王)奏:‘万三通理财,求帝拨万三父子入滇,为西路理财。’太祖准奏。”于是沈万三组建马帮,经营木材、粮铺、盐铺、当铺、钱庄、酒坊、银饰、丝绸。经年后,把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成为滇黔古商道上的一支贸易生力军。其后,二子沈茂一支落户饭陇铺(天龙屯堡),五子沈香保一支落户毕节。洪武二十四年(1392年),蓝玉案发(即蓝玉谋反案,蓝玉曾为付帅随傅友德征滇。沈万三与蓝玉私交甚深)。而此时张三丰也云游至安顺饭陇铺(在南京时张真人曾约定入滇黔看沈氏),为避祸,沈万三随张三丰上了福泉县福泉山隐居修炼,从此再也未回饭陇铺。走之前,沈万三嘱咐二子沈茂,为后人安全计,必须隐瞒与其之父子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沈家后人逐渐不知沈万三就是其先祖了。

                   天龙屯堡的沈家大院

     天龙屯堡(饭陇铺)的沈氏家族,是沈万三之二子沈茂一系,沈

家大院就是沈茂居住处。由于历经岁月风霜,当年的大院早己失去了昔日的富丽堂皇。但从其结构、布局和精巧的木雕门窗来看,仍会感到与周庄的沈厅十分相像,特别是“敬业堂”更是古香古色。尽管这里比不上江南水乡的沈厅气派,但在贵州的大山中能建造这样院落实在不易。

     由于当年的隐瞒,数百年下来,沈万三的后裔们只知入滇先祖是沈秀或沈富、沈仲荣,却不知沈仲荣就是沈万三。

     也是无巧不成书,在沈万三踪迹迷失了数百年后,江苏电视台某

节目主持人、民俗专家,于2001年撰写某书时,被神秘的“沈万三文化现象”所吸引。他用了五年时间,边查史料文献,边实地考察,走遍江南及西南五省,终于得出惊人结论;沈万三的后裔,既不在江南,也不在云南,其主体就在贵州,而其中重要一支就在贵州的崇山峻岭中,至今仍延续着沈氏家族完整的宗族体系和明代的生活习俗。这就是平坝天龙屯堡的沈氏一门。这一发现,让天龙屯堡的沈氏后人奔走相告,原来他们的祖先就是江南大名鼎鼎的大财主沈万三。

     2006年3月17日,江苏电视台特邀了沈万三的第十八代孙沈向东一行十一人,组成探亲寻根团游览南京、周庄、南浔。贵州大山中的沈万三后裔们终于踏上了认祖识根之路。

     如今,分布在黔地的沈氏后裔有两千多人。沈万三之子:沈金、沈春鸿、沈香保的后裔,皆散居于乌蒙山区,多以农耕为业,沈春鸿一系己易姓为龙氏,沈香保一系居于毕节地区,己然入乡随俗;唯有天龙屯堡沈茂一系仍保持着明代风俗。想来,偿如沈万三地下有知,看到自己的子孙中仍有人保持着当年的风俗,一定会笑逐颜开的。

                           (全篇完)

请点开下面文章,其中一定有你喜欢的:

一.老婆原是一片天         (家庭亲情        共七篇)

二.观吴佩孚批示有感       (随感杂谈一   共四十一篇)

三.一条鸿沟造就了大汉王朝 (随感杂谈二   共四十四篇)

四.贵州风情录             (旅行图文      共十四篇)

五.新西行漫记             (旅行图文      共二十篇)

六.寻找消失的徽州         (旅行图文      共十一篇)

七.走进西藏               (旅行图文        共八篇)

八.滇西旅行散记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九.豫、陕、晋、京行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十.家乡寻踪               (图说家乡        共十篇)

十一.深圳纪事              (图说深圳    共二十五篇)

十二.文革二三事            (往事记忆      共十一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末明初中国首富沈万三部分史料
从沈万三到天龙屯堡
明初巨富沈万三的后人与遗产,原来藏在贵州深山之中
闲话贵州——贵州历史上绕不开的富豪沈万三
名人沈万三的旅游文化品牌价值
明朝首富沈万三是靠什么致富的,他死后为何要选择水葬?原因太震憾_【今日爆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