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雅典卫城 | 古风时代的希腊美少女:科拉雕像及其姐妹们

2018年

1月11日

(周四)

4月15日

(周日)

典雅与狂欢:来自雅典卫城博物馆的珍宝

Οι Θησαυροί από το Μουσείο Ακρόπολης

Treasures from the Acropolis Museum

上海博物馆大堂

*展览结束日期由原定的4/8延后至4/15。

*上海博物馆2018年春节期间正常开放。


科拉雕像

公元前520—前510年,雅典卫城

雅典卫城博物馆藏


这名脱胎自大理石的希腊少女做客上海博物馆已有月余,她近似真人的身姿、笑意盈盈的面容和全身依稀可辨的色彩让观众们驻足端详。

事实上,她是如今被称为kore的诸多古风时代少女雕像中的一件。根据雅典卫城博物馆的介绍,在雅典卫城发现的这种少女雕像不下200件。而在雅典卫城以外的希腊各地也不乏其同类。

借此机会,就让我们在认识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她的一些姐妹吧。



kore(复数为korai)即希腊语“年轻女性”,在雕刻艺术的语境中,可指希腊古风时代(约前800—前479)与真人大小接近的圆雕少女雕像。相似地,在希腊语中意为“年轻男性”的kouros(复数为kouroi)可作为同时代与真人大小接近的圆雕青年男性雕像的统称。


“纽约青年”

约公元前590—前580年,阿提卡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作为古风时代希腊雕刻的代表,二者基本上都由大理石制成——古风时代虽然也有过大量青铜雕像,但它们往往因被后人熔毁铸成他物而不存于世。其造型的共同特点是正面面对观众,呈现站姿,两脚并排或一脚向前迈出,通常面露微笑(即“古风式微笑”),一目了然的显著差异是男性全裸或仅戴腰带,女性衣着齐整。


约公元前650年,得罗斯岛
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藏


上图的少女雕像属于目前已知的此类少女雕像中最早的一批,来自得罗斯岛的阿耳忒弥斯圣地,制作于公元前7世纪中期。她和一件被称为“欧塞尔女士”(欧塞尔为法国地名,此像曾保存在当地)的雕像年代差不多,但后者高仅0.75米,材质为石灰石,前者则约有1.8米,是此类少女雕像中最早的大理石制品。

早期的青年男女雕像从发型到姿态都带有明显的埃及风格的烙印,这两个隔着地中海相望的地区也的确自古就有物质文化上和思想上的交流。人们将这种脸呈三角形、站姿僵硬、身体如一块厚平板的风格和传说中的希腊巧匠代达罗斯联系起来,称之为代达罗斯风格。


拉美西斯二世和妮菲塔丽王后的巨型雕像

公元前13世纪,埃及阿布辛拜勒



但在材质的选择上,比起埃及人常用的软而多孔、置于户外容易受损的石灰石,希腊人后来青睐更加美观、坚硬且耐腐蚀的大理石。在铁制工具的帮助下,发端于古风时代早期的大理石雕刻技艺渐趋纯熟。



得罗斯岛的少女雕像带有铭文,铭文表明一个叫尼坎德瑞(Nikandre)的纳克索斯女性将这件雕像献给阿波罗(阿耳忒弥斯和阿波罗均出生于得罗斯岛)。这揭示了古风时代少女雕像的一项主要功能:作为礼物敬献给神。

像这样原本竖立在宗教圣地的少女雕像十分常见,可以认为她们都是被献给神的。其中由铭文明确道出敬献者和敬献对象的少女雕像也发现于萨摩斯岛的赫拉圣地。那是伊奥尼亚贵族刻拉密厄斯(Cheramyes)献给赫拉圣地的一批雕像中的一件,如今是卢浮宫的藏品,其披肩边缘的铭文写道:

“刻拉密厄斯将我,一件雕像,献给赫拉。”


公元前570—前560年,萨摩斯岛

卢浮宫藏


在雅典卫城的此类少女雕像中,有一件特别高大的“安忒诺耳少女”,其底座的铭文称:

“涅阿耳科斯(Nearchos),……,将此作为第一笔收入献给雅典娜。欧玛瑞斯之子安忒诺耳(Antenor)制作了雕像。”


“安忒诺耳少女”

公元前525—前500年,雅典卫城

雅典卫城博物馆藏


铭文中的敬献者涅阿耳科斯可能是公元前6世纪著名的陶工、瓶画艺术家,而创作者安忒诺耳是见于文献记载的雅典雕刻家,活跃于公元前530—前480年,其父欧玛瑞斯是画家,可能也擅长雕刻。据传在雅典的僭主统治结束后,安忒诺耳受命为暗杀僭主希帕耳科斯的两位英雄创作青铜雕像,完成后作品被放置在雅典的市场,可见他在当时颇具名声。

这件受私人委托而制作的“安忒诺耳少女”是目前仅存的有铭文的安忒诺耳作品,同时也反映出当时雅典手工业的发达,以制陶为业的涅阿耳科斯有足够的财富可供邀请专业雕刻家制作如此精美的大型雕像。



上述的萨摩斯岛和雅典卫城的少女雕像在铭文中都被称为agalma(希腊语“雕像”),其词根是动词agallomai,意为“带来欢乐”。她们大量出现在圣地,是由于敬神的希腊人相信这份礼物能够取悦神明。

但并非所有少女雕像都是带来欢乐的。在阿提卡南部的两片墓地,发现了两件被埋在坑中的少女雕像,她们曾竖立在地表的坟墓上,后来或许出于保护的目的而被掩埋起来。如今她们分别属于柏林旧博物馆和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


“柏林少女”

公元前580—前560年

阿提卡

柏林旧博物馆藏

“佛拉西克勒亚少女”

公元前550—前540年

阿提卡

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藏


和青年男性雕像一样,古风时代少女雕像的另一种功能正是作为坟墓的标志物。不过,发挥这种作用的少女雕像只占全体中的很小一部分。即使在纪念死者的雕刻作品中,浮雕墓碑也比等身大的圆雕更为常见。

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收藏的这一件特别著名,因为不仅埋在坑中的雕像本体保存完好,而且还发现了被挪用作附近教堂建筑部件的雕像底座,二者拼合后成为一件非常完整的墓地雕像。其底座的正面刻有重要的铭文:

“佛拉西克勒亚(Phrasikleia)的标记。我将永远被称为少女(kore),我从众神那里得到了这个名字,而不是婚姻。”

底座左侧的铭文则表明了作者身份:

“帕罗斯岛的阿里斯提翁制作了我。”

这件雕像是为未及婚嫁就告别人世的少女佛拉西克勒亚制作的。似乎可以认为雕像表现的就是佛拉西克勒亚本人的形象,或许经过一定程度的美化;她手持莲花花苞,头戴由初开的莲花和花苞组成的花环,象征着她如尚未盛开就脱落枝头的花朵一般未婚而亡的命运,对应着铭文所说的永远持续的少女身份,此处的kore一词有女儿和未婚处女的含义。高达1.79米(不含底座)的大理石雕像立于坟上,作为特征鲜明的纪念物,使靠近墓地的人很容易就能看见佛拉西克勒亚的形象,触发关于这名早逝少女的回忆。



上述的两件墓地雕像制作于公元前6世纪前期至中期。此后的一段时间,也就是公元前6世纪的最后30多年,希腊世界的少女雕像数量增多,神庙巍峨的雅典卫城是她们最为集中的地方,这与雅典城邦的蓬勃发展不无关联。

向雅典卫城的宗教圣地敬献少女雕像始于公元前6世纪初,但高峰出现在这一时期。卫城少女雕像的一个令人惊异的特点便是面貌各不相同。除了本次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这件和上文介绍过的“安忒诺耳少女”,该时期的卫城还有不少精品。


“穿peplos的少女”

约公元前530年,雅典卫城

雅典卫城博物馆藏


这件笑容迷人的少女雕像是提到古风时代希腊雕刻艺术时不可忽略的一件。她的别名是“穿peplos的少女”,peplos是一种以羊毛制成的希腊女性服装,有一定的厚度,不过这名少女穿的是不是peplos还存在争议。无论她的服装应该称作什么,可以确定的是这在当时已有过时之嫌,与她同时期的卫城少女雕像大多身着伊奥尼亚服装。而这又与她符合古风时代晚期特征的生动而柔和的容貌不太一致,二者的反差引发了许多讨论。



在她身上,还能看到少女雕像的一种新趋势:少女的一只手臂,也就是现已缺失的左臂,开始伸向前方。此前的少女雕像或为双臂紧贴体侧(如尼坎德瑞在得罗斯岛奉献的那件),或为一手持物紧贴胸前(如佛拉西克勒亚的墓地雕像)。不仅如此,她的左前臂还是单独制作的,可以通过榫卯一类的装置插入左臂手肘处。同时期的其他卫城少女雕像有的也采用这种做法,根据一些资料,本次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科拉雕像右前臂就是另做后接上的。


“希俄斯少女”

  约公元前510年,雅典卫城

雅典卫城博物馆藏

胜利女神像

约公元前550年,得罗斯岛

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藏


上面左图的雕像和本次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那件年代相仿。她的别名是“希俄斯少女”,希俄斯是安纳托利亚以西的爱琴海岛屿,一名希俄斯雕刻家阿耳刻耳摩斯(Archermos)创作的得罗斯岛胜利女神像有着与她相似的面容,而且在雅典卫城的铭文中确实能找到阿耳刻耳摩斯的名字,因此她被认为是希俄斯或至少是希腊东部伊奥尼亚地区雕刻家的作品。


“杏仁形眼睛的少女”

约公元前500年,雅典卫城

雅典卫城博物馆藏


随着阿耳刻耳摩斯等雕刻家从希腊东部来到繁荣的雅典并开设作坊,在雅典卫城,有相当多的少女雕像受到来自伊奥尼亚的影响,其特点之一是服装显得繁复而轻柔,衣褶刻画细腻。

这件“杏仁形眼睛的少女”的制作年代已是公元前6世纪与前5世纪之交。她的衣褶层次丰富,呈现出不规则的下垂,延续了伊奥尼亚风格,而一张温柔庄重的鹅蛋脸尤其让人印象深刻,刻画分明的五官和以合理的弧度起伏的面部肌肤使她流露出非同凡响的神采,体现了阿提卡地区的品位。无怪雅典卫城博物馆称其为卫城最美丽的少女雕像之一。我们在佛拉西克勒亚的墓地雕像上已经看见了一副堪称逼真的面容,此后希腊雕刻家经过约半个世纪的锤炼,又将女性脸部的表现技巧发展到新的高度。


“欧堤狄科斯少女”

约公元前480年,雅典卫城

雅典卫城博物馆藏


在古风时代的最末期,公元前480年,入侵希腊的波斯人纵火焚烧雅典卫城。之后雅典人挖坑深埋了被摧残的卫城少女雕像,这类雕像的制作似乎也就此终止。

最后一批古风时代少女雕像长着方脸,表情严肃,不再露出欢愉的“古风式微笑”,服装也显得较为简单,正如上图的“欧堤狄科斯少女”——得名于底座铭文中提到的敬献者欧堤狄科斯(Euthydikos)。

这种严肃风格的雕像处于古风时代向古典时代过渡之际。在随后的古典时代和希腊化时代,希腊雕刻艺术登上了伟大的巅峰。衣着贴身、站姿固定的微笑少女被衣裙飘飞或赤身裸体的千姿百态的女性雕像取代,但这些微笑的少女已蕴藏着名为卓越的可能性。假如没有古风时代对如何雕刻人体、五官、秀发和衣褶的探索,也就不会诞生菲狄亚斯的雅典娜像、厄瑞克忒翁神庙的女像柱,抑或米洛斯的维纳斯像、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等传世杰作。



春节长假期间,不妨来上海博物馆拜访一下这名希腊少女吧!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雅典卫城博物馆
最凄惨的复仇故事(饭前慎入)|卫城博物馆-上
雅典卫城丨为了接回你,我建了一座博物馆
The Hellenic World
倚剑探希腊【14】雅典(下·结束篇)
卫城下卖艺女孩的笑容 / 11秋游 17希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