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设展览|名窑名瓷 IX

青花瓷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采用釉下绘画技法,呈现白地蓝花的艺术效果。最早出现于唐代。元代,在海外需求的刺激下,景德镇从西亚地区进口了发色浓艳的钴料,青花烧造技术臻于成熟。元青花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至正型青花发色浓艳,纹饰内容丰富,构图层次多,画工极为精湛。这类青花也被称为“典型元青花”,主要供应中东地区。另一类元青花色泽蓝中泛灰,图案简单,构图层次少,画工比较粗糙,除了供应国内市场外,主要出口到东南亚市场。河北出土的元青花以保定窖藏最为出色,其中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八棱造型的梅瓶、玉壶春瓶、执壶以及蓝釉描金匝等,都是罕见的元瓷珍品。本期《常设展览|名窑名瓷 IX》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名窑名瓷中的元瓷遗珍之美!

名窑名瓷  常设展览

名窑名瓷  元瓷遗珍

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   元代▲

高42.3厘米 口径15.2厘米 底径19.4厘米

保定市永华南路小学出土

1964年,在保定市永华南路小学元代窖藏出土了11件瓷器,其中有青花瓷器6件,是国内首次发现的大批元代青花瓷器。

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下腹斜收,浅圈足。颈部饰一周缠枝牡丹,其下绘卷草纹。肩部饰垂云纹,云头内用青花地白花技法绘水波莲花,云头间缀以折枝牡丹。腹部用模印串珠纹泥条盘岀菱花形开光,开光内将胎体挖掉一层,在上面粘贴泥片,然后将模印好的花卉山石纹样贴在泥片上,形成镂空透雕效果。枝叶用青花渲染,花朵和山石用釉里红涂绘,莹亮的红色与湛蓝的青花交相辉映,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开光间空白处填绘折枝草叶纹,近底部为二方连续卷草纹和莲瓣纹。盖呈覆盆形,顶部安蹲狮钮。盖面以青花绘覆莲瓣、卷草和回纹。砂底无釉,伴有粘砂、铁质斑点和釉斑。釉色白中泛青,釉层凝厚,釉面光亮。

这件盖罐采用彩绘、挖地、模印、贴塑等多种装饰技法,工艺难度大,传世数量少,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罕见的艺术珍品。

青花海水龙纹八棱带盖梅瓶    元代▲

高51.5厘米 口径6.6厘米 底径14.5厘米

保定永华南路小学出土

瓶为八棱形,小口,折沿,短颈,丰肩,腹部修长,足微侈。八棱套筒形盖,云状钮。肩部和近底部采用白地青花技法绘大朵如意云纹,云头内分别填绘凤鸟、奔兽、花卉。腹部主题纹饰采用青花地白花技法,先刻后绘海水龙纹,微微凸起的四条白龙在蓝色海浪中邀游翻腾,画面繁而不乱,主题突出,气势宏伟。胎质坚硬厚重,胎色洁白略透明,釉色光润,白中闪青。

青花双狮戏球纹八棱玉壶春瓶   元代▲

高32.5厘米 口径9.7厘米 底径9.8屋米

保定市永华南路小学出土

瓶为八棱形,侈口,细长颈,溜肩,长腹下垂,近底部内收,圈足微外撇。瓶身绘九层青花纹饰:瓶口内绘垂叶纹,颈部绘蕉叶纹、回纹和莲瓣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双狮戏球图,双狮身系彩绸缨络,回首翘足,嬉戏争斗,空白处间以杂宝。下腹、胫、足部绘钱纹、仰覆莲瓣纹,胎白而致密,釉细腻润泽,青花发色青翠浓艳,纹饰生动。

青花八棱执壶   元代▲

高23.6厘米 口径4.9厘米 底径7.8厘米

保定市永华南路小学出土

通体作八棱形,直口,微外撇,长颈,垂腹,下腹内收,圈足外撤。颈腹间一侧为细长的曲流,壶流外撇处贴“S”形花饰与壶身相连:另一侧有弯曲的扁长柄,柄最高处堆贴卷云状系。覆盆形盖,宝珠钮,盖面一侧有圆形小钮。壶身饰八层纹饰,颈上部为蕉叶纹,颈下部、下腹及盖面饰莲瓣纹。腹部主题纹为折枝花卉,六组开光中分别绘菊花、牡丹等花卉,各层纹饰之间以及壶流、圈足上隔以回纹和卷草纹。造型秀美典雅,纹饰繁密有序。胎坚致细密,釉色白中闪青。

青花龙纹食盒   元代▲

通高10厘米 口径21.5厘米

南皮县出土

盒身扁圆,盒盖与盒身成子母口扣合,中间有什锦隔盘,圈足隔盘共分为五格,中间为圆形,周围用四个“S”形扁泥片分隔成等分的花瓣形格。盖面绘团龙纹,龙小头、细颈、三爪,气势雄伟追逐着火焰宝珠。坡形弧面绘海涛纹,直壁上绘钱纹。盒身绘卷草纹和莲瓣纹。胎白,细腻坚致,青白釉,青花发色较浓艳。

青花月映梅纹高足杯   元代

高9.5厘米 口径11.8厘米

定兴县出土

侈口,斜直壁,竹节形高足。外壁光素无纹,内壁口沿饰两道弦纹,一侧用青花绘一枝盛开的梅花,另一侧绘一钩弯月,碗心点六个圆点。胎薄而坚致,洁白细腻。釉色白中泛青,晶莹润泽。元代高足杯绝大多数为侈口、深腹。定兴县出土的这件高足杯颇似宋代流行的斗笠形碗,造型秀巧精致,青花色泽淡雅,画面简洁明快,颇具宋元文人画的意境,是元青花中少见的精品。

青花云凤纹寿字高足杯   元代▲

高9.4厘米 口径11.7厘米

定兴县出土

侈口,弧腹,竹节形高圈足。口沿内绘青花缠枝花卉,杯底行草“寿”字。外壁绘两只长尾飞凤,凤间点缀云纹。青花呈色较灰暗。胎细白坚致,通体施青白釉。

青花龙纹高足杯(二件)   元代▲

高11厘米 口径12.4厘米

泊头市张庄出土

侈口,口沿外撇,弧腹,喇叭形高圈足。口沿绘卷草纹,内壁压印龙纹,外壁绘青花三爪龙纹,圈足近足端处绘卷草纹一周。一杯内底绘青花火焰纹,另一杯绘菊花纹。胎质致密,釉色白中闪灰。

青花龙纹高足杯   元代▲

高11厘米 口径12.4厘米

泊头市张庄出土

侈口,口沿外撇,弧腹,竹节形高足。口沿处绘菱形纹,内壁压印龙纹,外壁绘青花四爪龙纹,杯内底部绘青花火焰纹。胎质致密,釉色白中闪灰。

青花龙纹高足杯   元代▲

高8.8厘米 口径9.5厘米

高碑店市立各庄出土

侈口,深腹,腹壁圆曲,竹节形高足。绘画和印花复合装饰。口沿内绘一周缠枝卷草纹,内壁印莲瓣纹,内底绘单线弦纹井平涂青花彩料。外壁绘云龙纹,龙小头,细颈,三爪,身躯细长,飞腾于火焰和云纹之中。青花色泽浓艳,胎质洁白坚致,釉色白中泛青。

釉里红高足杯   元代▲

高8.4厘米 口径9.2厘米

涿州市元至元五年(1339年)壁画墓出土

侈口,深腹,平底,柱形空心高足,足底外撇。外壁用釉里红涂地,红釉间有一貌似展翅飞鸟样留白图案,朦胧抽象,引人遐思。胎体洁白细腻,杯内壁及高足施影青釉。

高丽青釉嵌彩飞鹤纹梅瓶   元代▲

高46厘米 口径6.7厘米

石家庄市后太保村史天泽墓出土

是一件产自古代朝鲜的青釉嵌花瓷器。小口,束颈,丰肩,上腹圆鼓,下腹内收,近底部外撇,圈足极浅近乎平底。通身用“高丽嵌”手法做出布局均衡的散点式云、鹤及折枝花卉纹样,近底饰双层莲瓣纹。花梗处为黑色,其余花纹为白色。做法是先在胎体上刻出纹样,将白土或赭土入纹样中,施透明青釉入窑焙烧,烧成后白土花纹仍呈白色,赭土花纹则呈黑色,胎体灰白,轴面光亮。

蓝釉金彩月影梅纹杯   元代▲

高4厘米 口径8厘米 足径3厘米

保定市永华南路小学出土

侈口,弧腹,小平底,圈足。胎质洁白坚致,通体施蓝釉,口沿部分蓝色较淡,其他部位釉色深艳。釉上用金彩描绘纹饰,外壁绘折枝梅花,笔意疏简,线条遒劲有力。内口沿勾出一条细弦纹,杯心绘花朵,金彩在蓝釉的衬托下闪闪发光蓝釉属于高温石灰碱釉,呈色剂为氧化钴,是元代景德镇创烧的一个瓷釉新品种。元代蓝釉瓷器存世稀少,描金器物更为罕见,是元瓷中的极品。

常设展览|名窑名瓷 Ⅷ

常设展览|名窑名瓷 Ⅶ

常设展览|名窑名瓷 Ⅵ

常设展览|名窑名瓷 V

名窑名瓷

明清瓷器已达到中国古代制瓷艺术的高峰。瓷器烧造技术纯熟,品种繁多。既有青花、釉里红、三彩、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等彩绘瓷,也有黑、白、蓝、红、黄、绿、青、紫等单色釉及各种窑变釉,异彩纷呈,绚丽可观。除内销外,大量瓷器远销欧、亚、非几大洲,对世界瓷器制造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专供宫廷和官府使用的官窑瓷器,更是精益求精,华美富丽。下一期《常设展览|名窑名瓷  Ⅹ》让我们继续了解名窑名瓷中的明清官窑精品之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代瓷器之二
明清官窑精品瓷器欣赏
明朝瓷器欣赏
明代永乐朝景德镇青花瓷器的特征
云南省博物馆藏清乾隆瓷器赏析
宋元时期杭州老虎洞窑瓷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