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宫娥》画中观人生

你可知有一幅名画堪比一本推理小说?

在世界三大名画中,较为人熟知的是这两幅——

达芬奇《蒙娜丽莎》

伯伦朗《夜巡》

然而,人们相对没那么熟悉、出自西班牙宫廷画师委拉斯凯兹的《宫娥》,在艺术界、史学界、哲学界中贡献的话题度,却几乎没有作品能超越↓

迭戈·委拉兹开斯“《宫娥》(又名)《拉斯·梅纳斯》”,帆布上的油画,318×276厘米,1650年,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迭戈·委拉兹开斯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油画家,他是一位艺术家们的宠儿,他的颜料控制(他的大部分画作只使用少数的颜色)和精妙的绘画风格是非常有名的。

委拉兹开斯有葡萄牙和西班牙血统,1599年出生于西班牙塞维利亚。他很早就开始学习绘画,11岁时成为当地一位艺术家的学徒,一年以后,年轻的委拉兹开斯换了师父,师从画家、学者和教师弗朗西斯科·帕切科(Francisco Pacheco),这位艺术家对他的职业生涯做出了重大贡献。帕切科告诫委拉兹开斯,不仅要把绘画作为一门手艺来学习,还要培养良好的教育和求知欲。许多年以后,委拉兹开斯娶了帕切科的女儿,从而使两个家庭结合在了一起。1660年,委拉兹开斯死于一场不明原因的短暂疾病。他生前留下了大量藏书,包括建筑理论、数学、天文学、哲学、古代历史以及西班牙、意大利和拉丁诗歌等方面的书籍。在委拉兹开斯的艺术中,我们看到了高雅的思想,和高超绘画技巧的统一。

当委拉兹开斯22岁左右的时候,他决定在马德里碰碰运气,至少可能从年轻且雄心勃勃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那里得到一份绘画工作且有一份回报。到1623年,委拉兹开斯开始经历了漫长但卓有成效的过程,成为了国王主要的宫廷画师。

当我们第一次看《宫娥》的时候,一开始似乎没有什么。它看起来像是一些富有的年轻人的肖像,也许是在皇家背景下,在前景中与一只狗玩耍,还有许多其他的角色站在周围。一切都安排在一个洞穴和黑暗的工作室。

但很快我们就意识到,当我们看到艺术家站在画面的左边,左手拿着调色板,右手拿着画笔,这似乎是一幅正在创作的作品。艺术家是委拉兹开斯,在他的正前方我们看到一幅大画布的背面。我们很快就意识到,如果你把它放进这幅画里,这幅画实际上和我们看到的这幅画差不多大。这不正是委拉兹开斯的画作《宫娥》吗?是的,就是这样。这似乎是第一次有艺术家画这样的画,约15年后,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的类似作品《绘画艺术》(The Art of Painting)问世,这是一幅截然不同的、更可预测的、舞台效果更好的、巧妙的画作。

看似很平常的画,为什么说这幅作品烧脑?首先根据画的内容提几个问题,你不一定答对哦——

这幅画里共有几人?

画中的画家在画什么?

这幅画里谁才是主角?

要回答这些问题,还得先从最后一个看起——

谜团一:谁是主角?

说法一:宫娥

顾名思义,画名即主角,也就是宫女

说法二:玛格丽塔公主

公主在画中处于中心,且是打光最佳的位置

说法三:侍卫捏托

学者Joel Snyder与Ted Cohen根据西方美术的透视原理,解剖了《宫娥》的结构,发现消失点其实在侍卫捏托所站位置

《宫娥》透视图 Joel Snyder、Ted Cohen

可是这又解释不通——这一群人到底在干什么?于是就有了:

说法四: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与王后玛丽安娜

其实小公主的父母——国王与王后是在这幅画中的:

从观众的角度看来,会发现画中的大多数人都目视前方,给人一种他们正在看着我们的错觉。

而通过对面墙上的画作可以发现,有一幅的亮度明显与其他的不一致,因为这是一面镜子。

镜子里映照的正是国王与王后的尊容

↓↓↓

Philip Ⅳ                                    Mariana


所以,国王与王后虽没有直接呈现在画面上,却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出场方式:
站在观众所在的位置,被照进了对面墙上的镜子里!

大家的目光为什么都向着前方?实际上他们在对国王与王后行注目礼。画家也极有可能正在为国王与王后画肖像。

这道题解出来了,那么下道题就好做了——

谜团二:画里到底有几人?

《宫娥》并非9人,加上国王与王后,共有11人。

谜团三:画中的画家到底在画什么?

这幅神秘的画中画,只露了个背影

比较普遍的说法是——既然国王与王后站在观众所在的位置,画家的眼睛似乎正在看着我们,那画家肯定就是在给国王与王后画肖像画。

但是问题来了:画家在画《宫娥》时,又是如何画出正在作画的自己的?因此一个大胆的假说被提出了:画家可能正在对着镜子画《宫娥》!

而这面大镜子,应该就放在国王与王后的身旁,既不遮挡他们,也不在他们正后方,否则《宫娥》是不成立的。

可以确认的是,《宫娥》是一幅结构神作。当然,艺术的迷人之处在于不可知性,因为没有任何一种解释能同时满足所有的疑点。

正如“肖像论”,无法解释为何画家能够画出《宫娥》,而“镜子论”,则无法解释国王与王后为何要站在大镜子旁。

或许只有在这个屋子里的人才知道所有答案吧!毕竟我们无法向画家本人一问究竟。唯一可解释的,就是这位画家很皮,故意玩晕观众,甚至还拉上了国王与王后配合。

艺术的价值却是在虚拟的二维空间中寻找那一丝一毫的线索,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额外的精神上的满足。

我们也可以从画中窥见当时的宫廷生活——注意到画家胸前的勋章了吗?


在画《宫娥》的4年后,画家委拉斯凯兹就逝世了,国王感怀他为宫廷创作的杰出艺术,授予他圣地亚哥骑士的荣誉,据传画家胸口上象征骑士的勋章就是国王亲手画的。(也有说是画家自己先前画的)

委拉斯凯兹自25岁成为宫廷画师以来,国王就只允许他为自己画像,甚至特意从宫中修了一条直通画家画室的地道(咳咳)。而作为国王最宠的女儿,小公主玛格丽塔的画像当然也是由委拉斯凯兹绘制,一直画到8岁,记录了她的成长。


神奇的《宫娥》与“如何欣赏名画”


《宫娥》之所以能作为突破性的画作存在,不只是因为技巧色彩的搭配,更是因为深层研究之下它突破了画内的维度,指向了画外。细思之下,就像平梵老师所说,你我就是这个世界的王者,它被我们所统治,我们就是上帝,这一切由我们来裁决——一个世界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那种带给人的震撼感正是这幅画的迷人之处吧。

“观者为王”,这可能是我对《宫娥》最直接的体验。这幅画在艺术史中可算是一朵奇葩,它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打破了,那一面镜子里的国王和王后,就是反映着现实中那些站在画前的人们!这幅画是没有边界的。另一种可能,就是那面镜子反映着画家正在画的画,但是画被遮挡了,我们永远也不能知道,画里是什么。那么,只有一种可能……

从时代背景,名画类比来解释画的结构。画的中心落在端庄优雅的小公主身上——这是爱的表达,还是时代的寄托?其实都是。只是不同阅历的人有不同的解读罢了。不过这幅画最重要的,还是在于画中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合一了,看画中人,画中人亦在看你,有一种“蒙娜丽莎”的既视感。还有小公主身旁镜中若隐若现的人影,究竟是活人还是镜中画?不论是历史记载还是专业分析都告诉我们是后者,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画中人都在看着你所站的画正前,原来你已经与另一个时空的画外人合二为一,终成王者了,或许这也是画家身为一个只能取乐别人的侏儒的最大愿望。

王浚哲:《宫娥》这幅巨著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在看这幅画作时,仿佛在看整个世界;观察者虽在画外,但好似已融入画中,与画中的人物交流。因此,这幅画打通艺术与现实,打通了个人与世界的隔阂。我发现每个不同的人,无论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婴儿还是耄耋,他们都有一种力量,这个力量就是——给予世界生命和意义。但不同的是,这些力量有的消极,使人掉入深渊;有的积极,带领人们向更高山峰攀登。我想,我们何尝不能保持一种淡泊名利、追寻自我意义的心境和态度,这样,在看待人生旅途中的荣辱得失时,也不会感到无法面对了。 

“敲门,敲门,门开了,发现门里是自己”,或许我们的眼光与执着也是这样的,就像后来欣赏那幅画,虽然有些专业的过程并不如想象中的有趣,可是对这幅画看来看去,却发现它能延及的范围远远超出了它所呈现的样子。有些人好像生来就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是什么,有些人却不知道,那是因为“人生来就不是白纸一张,生命里遇到的人和事早就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谓的生来就知道其实也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相信,并不是所有人看《宫娥》都是这样的,就像每个人心中的人文世界也不会是一个固定的专有名词。不过平梵老师有一句倒是能时刻醍醐灌顶的:坚持一件事,有一个目标,总能做好的;每个人低谷后回望,那些都是生命的钻石啊。

 陪你走遍全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史上最烧脑神作 !与《蒙娜丽莎》齐名,可惜没几个人看懂···
【油画】西班牙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
独家|没看懂这些名画的细节谜题 就甭装懂艺术了
毕加索画了58遍的画,到底为什么厉害?
宫娥为何被称为世界级油画,它有画中画,更有谜一样的四个视角
比蒙娜丽莎还烧脑的名画 | 看懂名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