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莫奈的日出和他着迷于色彩的一生

我终日着迷于色彩,它是我的喜悦,我的痛苦。

——莫奈(Claude Monet)

写在前面的话

前段时间在微信读书APP上看了一本莫奈作品赏析的艺术启蒙读物,因之喜欢上了莫奈的作品。他的画中有丰富的色彩和光影的变化,还有温暖的故事、美丽的自然风光。我想,拍照的感觉也同作画一样,沉醉于光影的变化,着迷于记录生命、记录自然。这大概就是艺术的魅力了,跨越时间、空间,跨越国籍、性别、经历,艺术可以给人普遍的关于美的感受。所以关于博物馆失火救猫还是救画的那个辩题,我会选择画。

另,本文内容主要是整理网络上的资料,画作不一定呈现了原本的色彩,文字赏析也是见仁见智,仅供参考,聊以自娱~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被誉为“印象派领导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

绘画特点

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光和影的色彩描绘是莫奈绘画的最大特色。

莫奈常常可以从普通的风景中挖掘其魅力。他观察景物细致入微,对光线的变化十分敏锐。他可以就同一处场景画出十几幅作品,如《草垛》《睡莲》等。而这仅仅是为了表现同一场景的不同天气、光线下的不同表象,这是其他画家很难做到的。

性格特点

莫奈像个隐士,有时有很强的孤独感。这一方面由于他的性格使然,他生性沉默寡言,喜爱思索;另一方面,因为他是印象派中的先行者,当他不得不单枪匹马奋力前行的时候,自然有一种寂寞寥落的感觉。他毕生坚持印象派的信仰,曾以拒绝参加有悖于原来创作手法的印象派展览以示反抗。这是他始终如一的坚持印象派信条的表现,也是莫奈在印象派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原因。

人物生平

1840年代

1840年出生于法国巴黎。5岁时搬离巴黎,随家人居住在勒阿弗尔(Le Havre)。他的父亲希望他继承家里的杂货店,但莫奈则想成为一个艺术家。

1850年代

15岁的时候,他最初小有名气是因为他的木炭漫画在文具店售卖,他为自己作品开出的价格是每幅20法郎。

在诺曼底的海滩上,他遇到了艺术家欧仁·布丹(Eugene Boudin),他后来成了莫奈的良师益友并教授他学会画油画。

布丹曾对莫奈说:“当场画下的任何东西,总是有一种以后在画室里所不可能取得的力量、真实感和笔法的生动性。”

莫奈在他今后的绘画生涯中也是按布丹说的话去做的,因为在他的内心里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1859年,他回到出生地巴黎正式学习绘画。

1860年代

1860年-1862年:莫奈在阿尔及利亚服完兵役之后,进入大学学习艺术课程。

1862年:莫奈在巴黎加入了夏尔·格莱尔(Charles Gleyre)画室。在那里他结识了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弗雷德里克·巴齐耶(Frederic Bazille)以及阿尔弗雷德·西斯莉(Alfred Sisley)。他们共同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手法,后来被称为印象派,即在户外和自然光线下用浓厚的油彩作画。

1866年:他以卡米尔·汤希尔(Camille Doncieux)为模特创作了《绿衣女人》(The Woman in the Green Dress)。该画作入选了法国艺术沙龙,缓解了他窘迫的经济状况。

 

1867年:莫奈与卡米尔生了第一个儿子让(Jean),但莫奈曾因为经济困难又得不到父亲资助而试图自杀。

1870年代

1870年:莫奈与卡米尔(Camille Doncieux)结婚。

1870年-1871年:在普法战争(Franco-Prussian War)期间,莫奈去英国避难。在那里他学习约翰·康斯太布尔和J·M·W·透纳(J.M.W. Turner)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激发了莫奈对色彩研究方面的创新。

1873年:莫奈夫妇回到法国,搬到了塞纳河边阿让特伊(Argenteuil)的一幢房子居住。

1874年:莫奈以勒阿弗尔的一处风景为背景创作的《日出·印象》第一次在印象派画家展上亮相,当时艺术评论家路易·勒鲁瓦批评称该画作只能给人一种“印象”,后来“印象派”也由此得名。如今该画作陈列在巴黎马蒙丹·莫奈美术馆(Musée Marmottan-Monet)。

1878年:莫奈夫妇有了另一个儿子迈克尔(Michael)。

1879年:莫奈夫人死于肺结核,他十分悲痛。

1870年代是莫奈开始印象派推动的重要十年,在这十年中印象派举办了4次联合画展,莫奈都有参加。

1880年代至1900年代

1880年代-莫奈最后一次参加印象派联展是在1882年,1884年之后他开始周游列国,拜访了伦敦,美国等地。

1883年莫奈开始定居吉维尼小镇(Giverny)。

1890年代-莫奈开始专注而且持续的以睡莲主题创作。

1892年他与爱丽丝(Alice Hoschede)结婚。

在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莫奈开始了系列绘画创作,即在不同的光线和角度连续画同一个物体。他的第一个系列作品《卢昂大教堂》就是在不同的角度和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来画。

1895年,从20个不同角度对大教堂所作的画在迪朗德-吕埃尔(Gurand-Ruel)画廊展出。他还画了一个稻草堆系列。

莫奈非常喜欢画受约束的自然——他的花园、他的睡莲、他的水塘和他的小桥。他也画塞纳河岸的上上下下。

1883年至1908年间,莫奈在地中海画了许多风景画和海景画。

 

1900年代至1920年代

1900年代-莫奈的视力开始出现问题,但他仍继续绘画,而且还在画睡莲,越画越大。

1910年代-莫奈遭受第二任妻子在1911年去世、1914年长子去世的打击,视力也急速恶化。讽刺的是,莫奈到此时才算是成功画家,作品开始受到国家收藏,并有钱建了大型画室。此时他开始画大型的睡莲壁画。

1920年代-莫奈的晚年仍持续创作,这个时期他的重心放在卢浮宫即将展出他的睡莲作品。1923年,莫奈因白内障接受了两个手术,尽管视力越来越差,已经接近失明。但是,他仍然画到1926年12月5日去世为止。他葬在吉维尼教堂的墓地。

代表作品

《穿绿衣的女人》1866 (Woman in Green/Camille)

《草地上的午餐》1865-1866 (Luncheon on the Grass)

《喜鹊》1868-1869

《青蛙塘》1869

《日出·印象》1872 (Impression, Sunrise)

《巴黎的嘉布遣会林荫大道》1973

《撑阳伞的女人》1875 (La Promenade ou La Femme à l'ombrelle)(以卡米尔为原型)

《阿尔让特伊大桥》1874

《穿和服的女人》1876

《圣·拉扎尔火车站》1877 (La Gare Saint-Lazare)

《向日葵花束》1881

《撑阳伞的女子》1886(以第二任妻子爱丽丝为原型)

《干草垛》组画 1890-1891

《睡莲》系列 1914-1917 (Waterlilies)

……

画作欣赏

《草地上的午餐》1865-1866 

《喜鹊》1868-1869

《日出·印象》1872 (Impression, Sunrise)

1874年,莫奈和朋友们一起筹备的画展开幕了,《日出·印象》就是展出作品之一。画展上标新立异的作品让莫奈和朋友们不得不面对空前的攻击和嘲笑,一位名叫路易·勒鲁瓦的评论家还发表文章讽刺这幅画,说:“这幅画是对美与真实的否定,只能给人一种印象,糊墙纸都比这海景完整”,并将参展画家们称为“印象主义者”。没想到画家们欣然接受了这个名称,印象派就是这样来的。

莫奈打破了原有的绘画观念,不再认为事物的颜色是固定的、只有明暗之分,他不单纯使用一种颜色去表现事物,而去捕捉特定的光线、时间、环境下,事物色彩呈现出的细微差别。因此,在他的画笔下,日出时分的海港,有淡紫、蓝灰、淡蓝、微红、橙黄、橘红等多种颜色,莫奈把这些颜色巧妙地过渡在一起,像摄影师一样留住了日出时美妙的瞬间。

以前画风景,大都是画家坐在画室里仔细推敲,在大量习作、草图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而成的,这种风景画侧重于景物的体积、空间感,形态比较固定。而莫奈则在实景中创作,太阳的运动是不等人的,光色瞬息万变,需要飞速地运笔作画,因此,为捕捉稍纵即逝的瞬间,莫奈使用了“大写意”的方式,用寥寥数笔概括出景物的轮廓,如初升的红日,落入水中的倒影,小船,人影等等,这种随性零落的笔触,带来模糊的效果,却生动再现了日出时分海港的气息。

《巴黎的嘉布遣会林荫大道》1973

画中是巴黎的嘉布遣会林荫大道。巴黎的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天空、树木、建筑、车辆、人群在光照中呈现出变化莫测的复杂色彩,这种充满魅力的光色让莫奈沉醉其中。

街道上的人和马车数量太多,且距离较远,不太可能一一细致地描绘,何况莫奈也不追求精准呆板的刻画。在这幅画中,他选择用色块堆积形体,模糊掉人物的具体样子,以此来突出巴黎街景的繁华,及其带给人的视觉感受与印象。

阳光照射下,热闹的嘉布遣会林荫大道像被施了魔法,人群一半是亮的,另一半则是暗的,明暗交错,可以带来奇妙的视觉感受。画中大面积使用黄色与黑色,形成强烈的对比。左侧以近乎平涂的方式铺满了黄色,间或跳动的橙色,营造出朦胧而又流光溢彩的景象。右侧用断续的笔触点出黑色的人群,远处浅蓝色的天空冲淡、调和了两侧的冲突。

这幅画具有对角线构图的特点,莫奈巧妙地用色彩将画面分割成左右两部分,并且以中间的一排树为分界线。我们的视线顺着树木延伸至模糊的远方,扩展了绘画空间。

《撑阳伞的女人》1875(以卡米尔为原型)

这幅画构图偏上,左侧的小男孩与打伞的妇女形成了一个三角构图,起到平衡画面的作用。以绿、蓝、褐为主色调,色彩清新明快,人物的衣服颜色与背景统一,看不到明确的阴影与轮廓线,笔触大胆随意,裙摆与草的走向充满动感。

莫奈比任何画家更着重于捕捉一瞬即逝的景象,并不注意物体本身的轮廓。他说:“光是画中的主角。”他又描述如何努力去画“空气的美……但这是不可能的”。莫奈毕生致力绘画那些不能画的东西,这幅画里天空中有浮云掠过,我们几乎可以感觉到那吹送浮云的微风。

这一幅画作,实际上是莫奈所有关于卡美伊的画作中最广为人知的一幅。当时的莫奈,大概也处在人生最“惬意”的时候,娇妻幼子,年富力强,事业虽算不上成功,但一直在朝着非常有希望的方向前行,生活虽然不富足,但是压力也没有很大,所以这一时期莫奈的画作无一例外都满是阳光、鲜花、生气和活力。

《阿尔让特伊大桥》1874

这是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阿尔让特伊大桥。

在画面的近处,三只小船在水中轻轻飘荡,水面上微微泛起涟漪,波光粼粼,倒影依稀可辨;远处,碧空如洗,泛黄的云朵点缀其间,岸边是一排郁郁葱葱的树林,一座三层的小房子在林中半隐半现;在画面的右侧,阳光下的阿尔让特伊大桥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芒,而桥身的下方笼罩在阴影之中,光与影的对比给大桥带来了几分柔和感。

画里白色的帆船和云朵,苍翠的树木,湛蓝的天空,所有景物都晕染着一层浅浅的黄色,整体色调明快清新,黄、蓝、绿等不同的色彩交织,让色调统一而富有变化。莫奈还用冷暖的色点和凌乱的小笔触,让画面色彩富有跳跃感。

从远处乍一看,这幅画像是拍的照片一样真实,但靠近了看,每一笔都是凌乱、不连贯的线条与色点。莫奈说:“在作画时,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片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或许这正是奥妙所在。

《穿和服的女人》1876

这幅作品和莫奈以往甚至以后的诸多作品相比较,风格是独特乃至迥异的。这幅画显然是在室内完成的,整幅画的光源主要来自右侧的窗子,缺少以往户外直射的阳光。颜色异常浓重、猛烈,对人物、对衣服的花纹,甚至包括对背景中团扇上花纹等等细节的处理都很细致。和服、日本团扇、折扇、榻榻米、浮世绘歌姬、能剧鬼脸等等日本元素,构成了这幅画主要的内容。

《圣·拉扎尔火车站》1877

这是一幅表现巴黎火车站的画,是一个日常生活场面的实际“印象”。莫奈神往于光线穿过玻璃顶棚射向蒸气烟云的效果,神往于从混沌之中显现出来的机车和车厢的形状。莫奈相信光线和空气的神奇效果是最为重要的,他巧妙地平衡了画面的调子和色彩。这幅画出色的表现了力量、空间、对比和运动。

《向日葵花束》1881

《撑阳伞的女子》1886

《干草垛》组画 1890-1891

《睡莲》系列 1914-1917 (Waterlilies)

《韦特伊莫奈花园》

莫奈花园是莫奈的故居。莫奈既是著名画家,也是出色的园艺家。他依着花木自身来的生长形态来设计花园,不仅高低错落,而且极重视色彩的协调性,红色、棕色、橘黄、蓝色等色调的花丛错落其中,呈现出自然的视觉动感。

《冬天的国会大厦 》

1866年,在完成了《花园中的女人》以后,莫奈的“印象派”风格已初步形成了。正在这时,正当战役爆发,为避战乱,莫奈辗转到英国居住。英国的雾都伦敦刺激了他的画瘾,他渐渐学会表现藏在烟雾中的景物。他在海德公园、泰晤士河上画了许多写生作品。散漫的光线极易发挥画家的小笔触功力。比较著名的“国会大厦”系列,有十几幅作品。

当年莫奈在巴比松画家户外作画的影响下,开始注意画天空、大气和人物在大自然的光照中的复杂色彩。这些以自然界的光色变化为目标的绘画技巧并非轻而易举。曾经的伦敦人为了生计谁也不知道雾是紫色的,但看到莫奈在“国会大厦”系列作品中把伦敦的雾画成紫红色,伦敦人异常愤怒。不过,后来他们发现莫奈是对的,继而莫奈被称为“伦敦雾”的创始者

《从沼泽地观望厄普特河岸边的白杨树》

莫奈视线中的情景是纯真而自然的,表达的是内心真实的感受;他笔下的物象的交融,体现了万物皆有灵气,即使一树一石亦不乏生气,一点一线皆可贯注人之生命运动。总之,画为心迹,莫奈追求的是一种本色美、自然美的艺术意境,是一种从欣赏美到认识美、最后超越美的境界。

《象鼻山西边的象鼻子》

这幅画又名《埃特尔塔的悬崖》。埃特尔塔石灰断崖矗立在诺曼底海岸上,因为其形象的高大奇特而被十八世纪的许多画家表现于画布之。在众多关于此景的油画作品中,以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埃特尔塔的悬崖》最为著名。

从构图上看,这是一个横幅作品,庞大的拱形悬崖占据了画幅的左上方三分之二的宽度,左侧岩壁沿着画布的左端被垂直切断。悬崖因此显出奇异的、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和鲜明的崇高感。从色彩塑造方法上看,画家用写意的笔法表现天空和海的远景形象,用写实的笔法表现悬崖的背面和海的近景形象,以衬托出悬崖背光面和近景海面的有力的实景。

画家选取了景物的背光面来表现景物,显示了他的色彩表现功力。在大面积冷调子的背光面里,色彩丰富而厚重,笔法整飭而严谨,给人以凝重而沉积的感觉,欣赏时需屏息而敛神。在此背景的反衬下,日光直射的悬崖色彩温暖而热烈。阳光中的景物和近景海面波浪用笔粗犷、跳跃,充满激情,与严谨的天空和背光悬崖的表达方法形成鲜明对比。这一部分的表现使整个画面形象丰富生动,色彩丰富而富于美感。

《海浪》

莫奈表现法国海岸浪潮波涛的层叠翻滚和变换,色彩和动感强烈,同时和上空漂浮的云彩形成了“浓妆淡抹”和“动静结合”的对比。

 《昂蒂布高原风景》

《维特伊雪景》

历经妻子生病与逝世的痛苦,住在维特伊小镇的莫奈,绘制了当地许多孤寂冷清的雪景图,流露出对生命的忧伤与绝望,彷彿在诉说寒冷的大地、万事万物都已死灭。这一系列雪景画多有著白雪覆盖的山丘、高耸的教堂尖塔与在河上前行的船只。

他于1878至1879年创作的《维特伊雪景》(Effet de neige à Vétheuil),便以灰蓝的冷调色彩与厚重的笔触,勾勒白雪皑皑的情景。画中,教堂高塔隐约倒映在河面,树木凋零,浓雾弥漫四周,像无法释怀的内心苦闷,给人沉重、透不过气的感受。

《亚嘉杜的罂粟花田》

相关链接:

1. 克劳德·莫奈(法国印象派画家)

https://baike.baidu.com

2. 莫奈留给世人印象最深刻的17张名画

http://m.sohu.com/a/197957745_99931653

3. 奥塞美术馆的名画故事─莫奈《维特伊雪景》

http://art.ifeng.com/2017/0329/3287651.shtml

4. Claude Monet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Claude-Monet

5. Claude Monet Biography

https://www.biography.com/artist/claude-monet 

参考图书:

蒋敏编著,《第一次发现名画之美:莫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山中日月长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莫奈(Claude Monet,1840
丁宁 | 莫奈:痴迷瞬间光色的艺术家
Claude Monet法国画家印象派画家(1840年-1926年)7
6个技巧来帮助您像印象派画家一样绘画 中国数字油画网油画公开课
莫奈《睡莲》组画:色彩的魔幻载体
睡莲--克劳德·莫奈 - Claude Mone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