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日一诗之《山行》

山行

唐代  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释】

1、日午:中午。

2、回:一作“移”。

3、蒸茗:炒茶。

4、缲丝:从泡在开水里的蚕茧中抽出丝。

5、岛云:白云飘浮山间,有如水中岛屿。

【译文】

        青青的枥树林幽深茂密,里边也有人居住,一条小溪供几户人家共同分享。山里中午的时候,山峰的影子随着太阳的移动而发生变化。草地上因有鹿群踏过而有一些泥痕。

        从茅屋里飘出来一阵阵炒茶的香气,隔着竹篱笆能听到煮茧抽丝的声音。走着走着遇见了卖药归来的山客,不惜跟他一起进入那白云漂浮的深山中去。

【作者简介】

项斯(约公元836年前后在世),字子迁,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人。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官终丹徒尉。项斯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

【赏析】

        《山行》,写清幽恬静而充满生机的山村野景。

        青青的枥树林幽深茂密,里边也有人居住,一条小溪供几户人家共同分享。首联写景,并且说一条小溪被几户人家共同分享,暗示我们幽深茂密的枥树林里有村落,展示出一幅清幽、恬美的山村图景。

        颔联的景物描写历来被人称道。山峰是静态的,但诗人用了一个“回”字,把中午时分山峰影子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的动态描绘了出来,静止的山峰与移动的山峰之影动静相衬,表现出山林的幽美恬静;“草带泥痕过鹿群”这一句中“草带泥痕”这是静态描写,但它却让人想象到鹿群在草地上竞相奔跑的动态景象。描绘出山林里生机勃勃的画面。颔联寓情于景,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幽美恬静、生机勃勃的山林景象的喜爱之情。

        从茅屋里飘出来一阵阵炒茶的香气,隔着竹篱笆能听到煮茧抽丝的声音。颈联描绘山村的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嗅觉和听觉的描写,让人想象到村民们炒茶、煮茧抽丝的忙碌而温馨的画面。其中“缫丝声隔竹篱闻”以动衬静,表现出山村的清幽、宁静,抒发了诗人对山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尾联表明诗人的心迹:不惜跟卖药归来的山客一起进入那白云漂浮的深山中去。项斯生于唐末乱世,自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除做过小官丹徒县尉外,长期身居草野。尾联就表达了诗人不惜谢绝仕途,归隐山林的情怀,道出了诗歌的主旨。

成语“逢人说项”中的“项”即指项斯江东年轻人项斯,参加会考开始没有什么名气,别人拿他的卷子去给杨敬之看。杨特别喜欢就作诗“几度见诗诗尽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没多久,他就被长安方面录取。后人就用“逢人说项”这个成语比喻到处为某人某事吹嘘,说好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律诗·山行·项斯
项斯
晚唐著名诗人项斯的十首古诗,其诗质朴自然,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
才子一诗成名,这首七律淡雅高远,读完如饮醇酒,回味不尽
【诗词故事】逢人说项
走进春天里的白崖寨 春暖花开美如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