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夜读】成熟,就是一个不断打磨自己的过程
userphoto

2022.05.07 江苏省

关注

文字:念盼  声音:如一

曾国藩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
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
人的努力与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
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更没有碰巧的成功。
学业、事业如此,心智成熟更是如此。
无论是谁,都要在漫长的岁月里打磨自己。
努力去体会人生百态,不断修炼自己,调整自己,让自己变得成熟通透,就如同那些精致泛亮的木质桌子,被岁月磨出光度,散发出自己独特的风韵。
1

确立责任边界,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阿德勒说:“一切烦恼皆来源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问题,最初往往是因为责任边界模糊。
在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样两类人。
一类人习惯性地推卸责任,比如母亲对孩子歇斯底里地吼道: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离婚了,为什么你还这么不争气?”
另一类人习惯插手别人的生活,比如婆婆对儿媳说:
“男人有些交际,还都是为了这个家,媳妇要体谅丈夫的不易,你去问问谁不是这么过来的。”
亲人之间关系拧巴,正是因为模糊的责任边界带来了关系秩序的混乱。
越成熟的人,责任边界越清晰。
他们在边界内对自己负责,不轻易越界,不对别人的人生加以干涉。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蛤蟆的父亲从小对他非常严厉,父亲去世后,生前的好友獾接着扮演了严父的角色。
在蛤蟆成年以后,獾也常常对蛤蟆的生活横加干涉和指责。
蛤蟆逆来顺受,不敢反抗,但是却抑郁了。
在治疗蛤蟆抑郁的期间,獾还跑到蛤蟆家里喋喋不休。
獾先是对蛤蟆的生活习惯进行了一番指责,又认为蛤蟆太过于矫情。
獾不理解为啥蛤蟆治疗抑郁,要缺席几次村校的董事会会议。
于是,獾要求蛤蟆辞去校董由自己接替。
蛤蟆感到非常委屈,但只能忍气吞声。
后来,烦闷的蛤蟆去找了心理咨询师苍鹭。
在咨询师的帮助下,蛤蟆逐渐明晰了自己的边界意识,勇敢地拒绝了獾的要求。
故事的最后,蛤蟆先生学会了勇敢地去做决定。
最终,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摆脱了抑郁症,得到了獾的肯定。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就如蛤蟆先生治病的过程,心智逐渐成熟,边界逐渐清晰。
心智成熟之人,总会沉着坚定、有尊严地维护着自己的边界。
不因为缺乏边界而陷于精神内耗,才能不遗憾、不后悔,认真地过好自己这一生。
2

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自信而不自大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个成熟的人,有一套自己理解和认知事物的思维体系和方法论。
对自己没有清醒认识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对于生活中的绝大多数的事物没有稳定的评价标准,无从判断对错。
清朝顺治十六年六月,南明的郑成功穿过台湾海峡,从东南沿海登陆,势如破竹,节节打败清军。
一时人心晃动,整个江南各省陷入紧急状态,清廷上下大感震动。
当这个噩耗传至北京,顺治皇帝完全自乱阵脚,准备逃回满洲。
皇太后孝庄对他大加训斥,说他怎么可以把祖先打下的江山这么卑怯地放弃了呢?
他一听皇太后的话,立马改变想法,拔出宝剑,一剑把皇帝的御座劈开,发誓要御驾亲征,并广发布告,晓瑜人民。
而这在当时引起了城内民众极大的恐慌,后经多方劝解才作罢。
顺治皇帝的临阵脱逃,是因为他从小在权臣多尔衮地威胁下战战兢兢。
再加上他有一个强势的母亲,使他从小性格软弱,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
他对自己和这个国家并没有正确认知,所以哪怕掌握着国家机器这驾马车,也只会自乱阵脚。
当一个人认不清自己,总是用别人的标准来定义自己,用别人的成功来否定自己,那么人生也就成为一个自我消耗的过程。
战国时期的苏秦,早年游学各国多年,心想学成再一展抱负。
当时,秦国完成商鞅变法成超级大国。
于是苏秦跑去游说秦惠文王重用他,但没什么用,被打发走了。
年近中年一无所成的苏秦回到家,全家人都嘲笑他,老婆不跟他说话,嫂子不给他做饭,爹妈不理他。
不过,就算是至亲都瞧不起他,苏秦也并没有认为自己一文不值而自暴自弃。
他胸怀大志,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坚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就一番大事。
发奋在家读书一年,他用锥刺股,血流至足。
出山后,他得到燕文公赏识,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
他成功组建合纵联盟,佩六国相印,使秦国15年不敢出兵函谷关,最终青史留名。
苏秦与顺治皇帝人生,是对自我认知完全相反的两种人生。
一种诚惶诚恐、战战兢兢;一种内心强大,坚定从容。
只有建立起对自己正确的认知,才不会被外界裹挟、迷失自己。
成熟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认知,从而有底气去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3

放大格局,更加包容地看待这个世界

罗素说:
“人生应该像一条河,开头河身狭窄,夹在两岸之间,河水奔腾咆哮,流过巨石,飞下悬崖,后来河面逐渐展宽,两岸离得越来越远,河水也流得较为平缓,最后流进大海,与海水浑然一体。”
年轻时,由于阅历的限制,我们常用二元论来看待这个世界。
有人会在看电视剧时下意识地划定好人和坏人,有人做事情只看重结果好坏,甚至有很多键盘侠愤怒地咒骂着一切与他价值观不一致的人和事。
随着心智的成熟渐渐明白,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性格各异。
正是因为这世间百态,才构成了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不用非黑即白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就可以接纳其他的价值观。
明代皇帝奇葩皇帝居多,而明孝宗朱祐樘,是为数不多被后世称赞的皇帝之一。
他的父亲明宪宗朱见深,专宠万贵妃。
万贵妃是一个嫉妒心特别强的人,她逼迫所有怀上皇帝孩子的妃子或宫女堕胎。
朱祐樘是唯一逃出魔爪的幸存者,小小年纪,他饱尝宫斗戏的险恶。
他的母亲以及保护过他的太监都迫于压力先后服毒自尽,离他而去。
18岁那年,他登基当上了皇帝。
于是,大臣们纷纷上书,要求将万家满门抄斩。
万贵妃的弟弟万喜也早早写好了遗书,等着上路。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当大权在握时,面对仇恨他选择了宽容。
他深信权威不能用暴力去维护,只有仁厚才能征服人心。
在他短短的36年生命旅程中,励精图治,宵衣旰食。
在他的统治下,大明王朝迎来了一个辉煌繁华的盛世。
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
只有包容,夫妻之间才有真感情;
只有包容,朋友之情才能走得远;
只有包容;同事之间才能合作愉快。
不管在什么环境中,心智成熟的人都有大格局。
用一颗包容之心善待别人,生活才会蒸蒸日上。
4

写在最后

三毛说:“成熟不是为了走向复杂,而是为了抵达天真。”
心智成熟的人明白,自由不在外面,而在于内心。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借由他人处理跟自己的关系。
但最终,我们还是会发现,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亦舒说:
“人生所有烦恼会不多不少永远追随,但学识涵养可以使一个人更加理智冷静地分析处理这些难题。”
所谓的学识和涵养,就是我们一路走来,不断磨练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愿我们在世事繁杂的生活中,都能修炼出一颗玲珑剔透心,以更成熟的姿态去享受生活。
*来源:夜读(ID:yedu857) | 作者:念盼,信奉长期主义的有志青年。| 主播:如一,用声音温暖你的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智成熟的过程
心理学:明白这三点,你才会越活越通透
心智成熟的过程必然会痛苦和挫折,那我们为...
心理成熟的6个表现
心智成熟 自在欢喜
36本拓展认知边界书籍:《认知觉醒》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