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问大神一个问题,却被大神立刻拉黑了,你没意识到“会聊天”才能混更好【狐说管理】

职场上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少问题和困惑。

这时候我们在想,要是有位大神指点我们一下,

一定可以让我们豁然开朗。

于是你在百度、微博、知乎上好不容易找到一位你觉得非常对口的行业大神,

你鼓起勇气加了大神微信号。

但因为忙,或者不好意思,很久都没跟大神说过话。

终于有一天,你蓄满了勇气值,问了大神第一句话:

“在吗”?

大神没理你。

你在想大神可能比较忙,于是你按捺下焦急的情绪。

等了几天。看见大神没动静。

你再次蓄满了勇气值,

给大神留言:

“你好,你懂电商吗”?

大神依然没理你,并在2分钟里立刻拉黑了你。

你觉得这人实在太装B了,于是粉转黑,开始了在大神知乎答案评论下的一生黑。


上面我讲一个小段子。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却经常遇到。

如果你还没意识到上面的情景里有啥不对。

那么今天这篇文章对你来说就会很有帮助。

因为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就是:

学会提问,让你离目标答案越来越近。

在现实生活里,我见过不少上面的场景。

比如我以前的同事在第N次被人问“在吗”后,不得不改了QQ签名:

别问在不在,直接说问题。

内心潜台词很明显是:别问我在不在,我在不在取决于你问啥内容。

乍一看有点逗,其实核心在于一个“主动权”的问题。


还有的情景是:

我自己遇到的情况。

很多人加我微信之后其实不知道该怎么打招呼。

于是经常会问些我无法一言两语回答的问题。

“你懂京东运营吗”?

这时我心理的潜台词是:

我~懂吗?这句话对方想问啥?是想请教我,还是质疑我?

我做了这么多年应该算比较懂了,但是运营的概念那么大,我哪知道你要问的问题我知不知道。

所以我特别想直接回答,我不懂。

因为我会觉得这个对话里面有陷阱:

如果我不知道某个具体问题,我就变得不懂了吗?

如果知道,这就说明我很懂吗?

“懂”其实有深浅层级的。

所以虽然我满心不开心,又觉得也许对方只是不会聊天,

所以我多半会处于礼貌问一句,“你想问哪一块”?

但是对方下一句,经常又会把天聊死。

“我店铺流量特别低,销售额起不来,你有啥招不”?

这时,我心里想的是:

流量特别低,废话,现在新常态的运营环境下,谁家不缺流量。这叫背景交代?

还有,这个低是怎么判断的?

跟谁比啊?跟行业比?跟自己去年同期比?跟上周环比?

还有具体是啥渠道流量低了?流量入口那么多,全低了还是只局部低了?

那么多流量提升的方法,我怎么知道你做的怎么样,各自做到啥程度?

所以你让我怎么回答。我是要花半小时给你普及一下怎么运营?

还是花半小时给你做个免费咨询?

但是很明显这人不太会聊天。我也没啥义务要帮你解决问题。只好不说话呗。

其实大多时候我都是比较随和并愿意帮大家回答问题的,

前提是提问的人需要表现出比较友善和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开始意识到了什么?

没错,上面的开场白或请教问题的方法,之所以被我们吐槽。

其实核心就在于,这些问题一方面是“问答题”,

另一方面囊括的内容和维度特别多。

当一个问题包含的概念不是几句话就能解决的时候,

我们能做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忘记这件事,不理这件事就很简单啊。

毕竟没人有义务对于这样一个宏大的问题,对你进行细致的传授。

而你问的大问题,在对方来看,很容易从中读出审视和质疑的语气。

即使你本身没有这样的意思,但是隔着手机屏幕,聊天工具常常会带来沟通的障碍。

你无法看到对方的表情,你无法快速get到对方的态度。

那么我们多半会按照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习惯来解读对方的意思。

而这常常带来误会。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解,

很大程度来自我们在少年时代接受的教育模式。

在上学时,我们经常会在走神时,突然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

而这个问题即使你知道,也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作答,于是你经常会答错。

因为老师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问,而是为了提醒你走神了。

所以当我们成年后,这样的突然提问,也会让我们潜意识里想到少年时的惊慌失措。

而短时间内从这样一个带有质问色彩的对话中反应过来的被提问者。

也经常会有这样的反应:你是谁?你有什么资格来提问我?

于是一场不欢的对话就此展开或终止。

因为你成功的激怒了对方。即使你们双方对此毫无察觉。


那么你应该怎么样来提问,对于对方来说是比较友好的呢?

第一,交代背景。

加大神好友第一件事要做自我介绍,啥公司啥职位,工作几年了。

你要问的这件事是什么背景。比如你在什么样的一家公司。这家公司靠什么盈利。

第二,说出困惑。

你遇见的问题和困难是什么?

为什么这件事对你来说是困难?

第三,说出事情进度和你的想法、规划。

说进度来告知提问的对方事情的紧急程度。

比如你明天就要考试,对方告诉你需要掌握学习的方法。

就其实对你来说没啥帮助。

因为你需要的是考试答案,但对方告诉你的是长线的学习方法。

而你的想法和规划告诉对方很重要。

因为这直接取决于,你给到对方的一道什么题。

我们从上文当中意识到了一个信息:

没有人喜欢回答“问答题”。

所以第四条结论就出来了:

第四,给对方回答你“选择题”或者“判断题”的机会。

既然你向对方请教问题,那么多半你已经认可了对方在某一领域的专业性。

那么你向对方示好和展示自己能力的一种方法就是,

你看,我已经把这件事前面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

但是我的疑问是我希望减少弯路,或者我希望减轻我承担的责任。

那么我觉得有三条路可以走,分别的优势劣势是什么,你看如果是你,你会选哪一条?

或者你看我思考这件事的过程有没有什么点是我想的不对的?

当你这样向对方提问的时候。

对方其实是很愿意为你解答困惑的。

毕竟你已经展示了你对这件事做的努力,展现了主观能动性。

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

你也把主动权交给了对方,让对方感受到了尊重。

如果还有第五条,我要特别提示,如果可能,尽量见面或电话沟通。

在今天这个碎片化的时间里,大家干很多事都讲究效率。

所以如果你们通过微信一点点的交代背景,尤其是一件其实蛮复杂的事。

那么其实是挺让人着急的,毕竟要一条条的看内容。

对方还要根据自己的逻辑来帮你梳理,这个梳理的方法体现在对方需要提问来补充背景信息不足。

这就更加耗费时间。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见面聊。效率会特别高。

而今天的内容你以为我只说了向大神提问?

no no no,今天教你的技巧其实更适用于你向老板汇报工作。

当你把所有问题都抛给老板,老板不说话的时候你以为他在想解决答案?

并不是,大多时候,老板也觉得很委屈。

麻蛋你把所有问题都抛给我,还要你干嘛?

花钱请你来就是解决问题的,你倒是给我看看你提出的这些问题,你有啥建议的解决方案啊。


所以在职场上,我们都要学会不仅提出问题。每次提问题的时候最好都带着几个解决方案。

从我自身的经验角度来说,

拿我自己来举例,

我的职场超能力从来都不是说对于一件事研究超透彻,或者对于所有跟营销相关的内容都样样门清。

而是通过多年从事营销领域工作,对于营销底层逻辑的理解。

比如我在知乎上很受欢迎的一篇文章是关于电影营销的拆解,但事实上我自己从来都没有在影视圈中工作过。

那么我怎么可能对于电影圈的所有流程都了如指掌?

但是我能为你提供的价值是什么?

是逻辑推导和判断能力。

当你问我一个问题,交代背景清晰,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晰。

你的表达过程其实就是自己整理思维的过程。

在听你表达的过程中,我用自己对于营销宏观逻辑的理解和经验,

就可以从中看到,你是不是有所疏漏,或者你的思考方式和逻辑是否有问题,

尤其是不是有层级大小的区别。

一旦了解这些,我会帮你指出这些逻辑谬误。

那么对你来说,就已经有所感触和领悟了。

所以说,更多时候我都愿意通过对于一件事是否符合逻辑,来帮助向我提问的伙伴。

而我未必需要对于一个行业完全熟悉。

希望你看过这篇文章后,以后也愿意多找我聊聊。

当然,前提是你要更会聊天哟。

活动一:狐狸网易云课堂开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KM那点事
平讲平说3304期:即使不会讲段子没有梗,只要做好三件事,也可以成为一个有趣的受欢迎的人
新授课导学案模板
不浪费对方时间,就是最大的尊重
在互联网上如何与网友讨论科学话题
随想:顺序对了一切都对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