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朝相州窑—河北第一名窑

“北朝相州窑”是我个人的提法,一家之言,不代表别人观点。而之所以把北朝相州窑定为河北第一名窑,主要是从该窑的烧造时间和对陶瓷发展史的贡献这两个方面为依据。因此,要了解北朝相州窑,首先还要从北朝的历史说起。

.历史上的两个相州及两个相州窑

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大多数人都比较熟悉。北朝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共195年(公元386581年),而相州在这段历史区间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北朝的五个王朝中,就先后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四个王朝把相州作为重镇或都城。

史载:北魏分冀州置相州、州治在邺(即今邯郸市临漳县)。天兴四年(公元401年)夏四月,北魏撤销邺行台,以所辖六郡(魏郡、阳平、广平、汲郡、顿上、清河)改设相州(取商代第十二代帝王河亶甲居相之义为州名),是为相州名称之始。…..之后,东魏都邺16年(公元534—550年),北齐都邺27年(公元550—577年)。至北周灭北齐后,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隋国公杨坚辅政,相州总管尉迟迥不服,遂起兵讨伐杨坚,后兵败自杀。杨坚克城后下令焚毁邺城,并将居民南迁至45里外的安阳(今河南安阳市)为相州的新治所,自此安阳亦有邺城之称。

从此之后相州易地,这时已到北周末年了(隋朝由杨坚建立,史称隋文帝,始于公元581),所以说北朝的相州治所在邺城,隋朝的相州治所在安阳。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非常特殊的,以至于在一些出版的历史及地理书籍中都没有较清晰的记载,甚至在一些古代史地图上找不到相州。

在此期间,相州境内建立了众多窑厂烧造陶瓷器,按照“窑以地名”的原则,此地的窑址遂被后世命名为“相州窑”。但相州窑也如同相州一样在收藏界和考古界没有清晰的定论,特别是河北与河南两省都认为相州窑属于自己的省份。根据上述历史变迁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个人认为相州窑的归属也应该按历史的时间段来划分:即“北朝相州窑应为河北窑口,而河南的相州窑应称为隋朝相州窑”。这个提法不但更科学、更确切,而且符合当时的历史传承。并且,北朝相州窑应与“邢、定、磁、井”四大名窑并称为河北省的五大名窑(有人认为该窑为磁州窑前身,我个人认为该窑与磁州窑从历史传承、制瓷工艺、创烧时间及产品特征等方面看,均有较大差异,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北朝相州窑的位址及范围

据近30年以来众多的窑址出土及墓葬出土的大量标本情况看,北朝相州窑应是一个大窑系,其范围涉及河北、河南及山东等地。现已查明,邯郸市临漳县的曹村窑为主窑场。

据《临漳曹村窑址系北朝窑址》一文(作者:孟宪峰)介绍: 2009年发现了北朝窑址曹村窑遗址,该窑应是专门为邺都宫廷及贵族烧造高档陶瓷制品的官营窑场。曹村窑址位于在邺城遗址东约500米的漳河河床内,距东魏、北齐讲武城皇族陵区较近,窑址面积约1万平米。窑址遗物丰富,在以窑址为中心左、前、右三个方向数百米半径范围内,干涸的河床上可见灰陶釉陶青釉、青黄釉白釉黑釉等残片,以青瓷为多。器具以碗、钵、盘等生活用品为主,青釉略泛黄、泛白、泛绿,器物胎质呈灰白色,烧造火候较高。文物专家通过将曹村窑址标本与范粹墓出土的白瓷、白釉绿彩及讲武城墓出土的同类器物进行比较,二者之间的共性大于差异,应属同一类器物。

由此断定曹村窑应是当时北朝的手工业陶瓷“制造中心”。

另外,已发现的邯郸市峰峰矿区的临水窑、河南的安阳窑(北朝时期应称为安阳窑),以及山东淄博市的寨里窑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后可能还有更多的窑址被发现),均烧造北朝陶瓷器,且与曹村窑产品风格相近。由此看来北朝相州窑系的范围应是以曹村窑为中心由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三角地带向外辐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窑系。

自北魏置相州以后,东魏、北齐又先后在此建都,这个时间共持续了179年,而北朝五个朝代总共也才只存在了195年的时间。这就是说北朝历代统治者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相州一带活动,由此可以想象,当时这一地区便成为了北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从而促进了手工业特别是制瓷业的大发展,因此,这一地区在北朝历史上出现精美的陶瓷制品,也是理所当然的。

.北朝相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贡献

(一)、北朝相州窑在河北乃至北方,最先把烧造的陶器变为实用器。汉代的釉陶器形笨拙,胎土淘洗也不精炼,所以只能做明器使用,而很难作为实用器。晋代的陶器烧造乏善可陈,而北朝烧造的釉陶与汉代釉陶相比,不但质量好、胎土细,而且非常精美。除少数做明器外,大多数都是实用器。而且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还没有像北朝这样把陶器和瓷器同时作为实用器使用。北朝时期把北方的釉陶烧造技术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这在我国制陶史上是一个了非常巨大的进步。

(二)、北朝相州窑在河北乃至北方最先烧造出瓷器。在晋代及以前,北方不能烧造瓷器,只有陶器。自北朝起才创烧了瓷器,虽然瓷胎尚欠致密,坚硬度也不如后世瓷器,但毕竟结束了北方无制瓷的历史。“北方瓷器自北朝始”,这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三)、北朝相州窑瓷器工艺多样,类型丰富。在工艺上有印花、刻花、贴花、划花、堆塑、捏塑、模制、点彩、挂彩等;在颜色上有白釉、青釉、黄釉、绿釉、褐釉、黑釉等多种颜色;在器形上更是丰富多彩、品类繁多。上述三个方面,几乎囊括了后世瓷器中所有的工艺、颜色和器形。不仅为后世的制瓷业开创了先河,而且点彩、挂彩工艺为后世唐三彩的创烧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白瓷的创烧,不但结束了南方越窑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而且为后世邢窑、定窑白瓷大放异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家所熟知的河北四大名窑,即邢窑、定窑、磁州窑和井陉窑,除邢窑外其他三窑均创烧时间较晚。邢窑亦创烧于北朝,而且目前还没有资料证明与相州窑各自确切的创烧时间谁先谁后,但从技术的成熟程度与产品质量来看,相州窑的工艺、质量与邢窑的工艺、质量有明显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创烧时间越晚技术应该越成熟,所以,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相州窑创烧时间应早于邢窑。况且,相州窑兴盛于北朝,而邢窑则兴盛于唐代。

北朝相州窑的陶瓷器不但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而且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隋朝瓷器的张扬霸气相比,多了几分灵动;与唐朝瓷器的雍容大气相比,多了几分秀美;与宋朝瓷器的典雅文气相比,多了几分古朴。一件在手,观赏摩挲,总有趣味无穷、意犹未尽之感。给当年那个金戈铁马、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平添了一份恬淡和宁静。综上所述,北朝相州窑从地理位置、历史节点、兴盛年代、及产品特征上看,都应该是明显区别于我省其他四大名窑的独立窑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北古代四大名窑
河北古代名窑出品,件件是珍品
转载河北名窑故事:最令人唏嘘的井陉窑
邢窑,是唐代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
河北博物院(中)
陶器和瓷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