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写不好作文,谁之错?
我经常问学生:
作文难吗?答曰:不难。
能得高分吗?答曰:不能。
作文简单吗?答曰:不简单。
能写几句吗?答曰:能。
你看,小小的初中作文就如人生一样充满着矛盾。
说难吧?姑且不论写的好坏,好像每个学生都能写几句,极少有交白卷的。
可是说容易吧?你看看学生交上来的作文,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洋洋洒洒不知所言、主题雷同、事件空泛、叙述混乱、详略失当、细节缺失……诸多问题不胜枚举。
这是学生的错吗?显然不全是。不管怎么说,学生的作文可都是老师教的。
那咱再谈谈老师。
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甚至校外培训机构的老师,且不谈老师教的学生是否能学会,至少态度上,老师们多是兢兢业业,多方查阅作文写作资料,备教案做总结:审题、立意、主题、过渡段、修辞手法、描写方法、首尾呼应等等……
多年来,写作方法、写作技巧讲了不少,更是一篇篇作文拆解,一篇篇作文批改,不可谓不用心。
可到了学生这里,笔记记了一箩筐,听的时候频频点头,似有所悟,但转身一到落笔,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这是老师的错吗?显然也不全是。不论怎么讲,老师讲方法的时候,学生可都是频频点头呢。
那是谁的错呢?

为什么老师教了多年,学生学了多年,却依然写不好,甚至写不出好作文呢?
哪怕是几篇立意深刻、结构完整、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的作文都难一个巴掌数过来?
面对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初中作文写作这件事上,教师和学生仿佛始终处于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上:老师教老师的,学生写学生的。
老师教的时候,学生听,听完了事:原来该怎么写还怎么写,原来不会写的还是不会写;学生写完,老师点评,评完了事:原来该怎么写还怎么写,原来不会写的还是不会写。
这样的怪象让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作文似乎是不需要教,学生可以无师自通的,就好像孩子无需管教迟早会长大一样。
殊不知,教与不教,管与不管,个中差别不可同日而语。
对大多数初中教师和学生来讲,作文一直以来都是大家约定俗成不愿触碰的。
教师上作文课就犯嘀咕,该讲什么?该讲的写作技巧、写作方法就那些,有什么需要翻来覆去讲的?
学生上作文课就发愁,又要写什么?一篇600字的作文,憋一个小时写的不忍直视?久而久之就形成教师感觉“没啥可教”,学生感觉“没啥可学”的尴尬局面。
更奇特的是,在这种尴尬局面下,这么多年,教师和学生都过来了,没有谁觉得有什么问题,或者说即便有人觉得有问题,也没有提出来。
毕竟潜意识里,大部分家长或学生都觉得作文好不好对未来也不会有影响。看看身边那些曾经不会写作文的,或者作文写的不好的师哥师姐,好像也没缺什么,生活一样继续。
但是,我们都忘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身边大概率会聚集什么样的人。
你作文不好,你的注意力,你的磁场大概率吸引的也是作文不好的人。也就无从看到那些曾经作文好的孩子是如何过着生命充盈的生活。

素质教育本质上是应用教育
特别是时代在进步,认知在改变,社会需求倒逼教学方式,过去的应试教育写作方法,已经无法应对未来快速迭变的生活了。
纵观近些年语文新课改,喊了多年的素质教育终于从过去的应试教育逐渐落地了。
语文考试不再只是知识的死记硬背了,而是真正考核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即考核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样的转变,对师生有了新的要求,过去未曾交集的“平行线”不得不汇聚。这不只是对学生的严要求,更是对老师的高要求。
过去停留在教学层面的“应试”作文,现在必须走进“应用”的实战领域,真正让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自我。
素质教育本质上是应用教育,终极目的是力求让学生学以致用。
这一目的要求学生从过去的了解知识转变为运用知识,而不像过去那样学、用两张皮。
反映到初中语文这一学科就是删减掉以往死记硬背的知识,改为大幅增加考验学生应用能力的微写作和大写作的占比,这就要求初中学生不仅要读懂题目,更要写准答案,准确表达。
什么叫写准答案?
就是考核学生准确的、正确的应用、展示书面表达能力!
因为对大多数学生来讲,未来这一书面写作表达能力极大可能是伴随其一生的重要能力之一。
小到日常工作周报、月报、季度报告、年终工作总结,大到关系命运的公文写作、关系职称的论文写作、关乎待遇的年终述职都离不开写作表达能力。
作文的本质是自我表达
微写作和作文的本质是什么?
就是自我表达!
是以文字形式展现的自我思想、情感的表达,且是精准的、辩证的、纵深的自我表达。
所以,今后的作文学习,不管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是需要大家直面并加以重视的。尤其学生更要学会在恰当的谋篇布局下,精准的表达自己的主题思想、情感。
回过头来看,为什么学生听了那么多年的作文课,依然写不好作文?特别是很多大学生、研究生毕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依然写不好一份工作报告?
究其原因,一是缺乏正确的写作指导;二是自身对作文的认知存在偏差。
换句话说,从家长到学生把作文看小了,以为作文只是小学生、初中生为了成绩随便写的几个字,写好写坏关系不是很大。
这样的认知下,也就缺失了“文章千古事”的敬畏之心,更不会在日常练习中费心打磨。正是在这种“敷衍了事”的态度下,一天天“退化”自身的写作逻辑能力,以致工作之后依然握笔无言。
事实上,作文不只是作文。

作文最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底层思维逻辑
因为缺乏系统的作文专业训练,缺乏线性思维逻辑的作文训练,缺乏敏锐的作文语言掌控训练,缺乏视觉化作文写作预演能力训练,势必导致学生无法写出一篇主题明确、逻辑清晰、详略得当、内容丰富的作文。
而这一系统训练背后的底层思维逻辑缺失,又决定了日后即便写一份工作报告,依然如同初始写作文的状态,提笔忘字,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用文字表现自己的工作能力,无法很好的借用文字表现自己,与升职加薪擦肩而过。
作文本质是自我思想情感的表达,是对某人、事、物的思想情感的书面表达展示。
那么,展示怎么样的思想、怎么样的情感、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更准确,更能让人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又是用什么样的事件、什么样的场景、什么样的语言来构建呢?
看似一篇篇小小的作文,背后是学生一连贯的思想锤炼、情感酝酿,而这样日积月累的思维训练对日后学生的自我成长具有极深远的影响。
所以说,根源讲,作文不止是作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退休语文老师:珍藏12年,这1份写作方法,帮了上万名学生
在语文写作文的时候老是语无伦次,没有逻辑,应该怎样形成一套合理的写作文的思路?
教师妈妈坦言:儿子作文比赛稳拿特等奖,只因学会这8个写作神技
语文班主任一针见血:我只教学生10个写作方法,班上个个写出范文
语文老师一针见血:我只教学生这10个写作方法,全班篇篇都是范文
语文老师:小学“写景作文”写作方法指导!助孩子多得20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