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谈“人文性”

福师院讲座,听众问答环节,没有料到学生这么踊跃,所以也没录音记录,现在已经不大想得起来了。只记得第一个学生提问,他说我是某年某班的学生,名叫某某,刚才听了您的讲座,您主要说的是什么什么,对我们很有启发,下面是我的问题……一副非常训练有素的样子。由于前面说的太多,到最后他提的什么问题,我居然没有印象了,但是我记得我的回答是讲“人文性”,那么这应该也是他提的问题了。

我说,世界是复杂的,人文性并不是全部,譬如男女同学校外同居,被学校发现勒令回来,还要处分,你说是这两个同学更有人文性,还是学校更有人文性?人文主义认为人有世俗享受的权力,所以禁欲才是不人文的。上世纪末中国有一场人文精神大讨论,把王朔小说作为人文精神滑坡的典型,王朔小说写的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经典著作《十日谈》内容不是差不多的吗?说明我们对什么是人文主义也没有搞清楚。但是人文主义并不是全部,一个学校要能够正常运作,还必须要有组织性纪律性,所以男女同学校外同居的事情必须要禁止。人文性纪律性都很重要,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中间又有很多同学提问,都记不清楚了。最后一个同学的提问,我倒记得很清楚,他的问题仍然和人文性有关,虽然他自己没有意识到。他说,现在网上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很多,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说你不要去看就是了。(大家笑)接着我又从人文的角度进行分析,我说,人文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任何国家都有三种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相对的也就有三种人文精神。主流社会的人文精神是“文明以止”,要懂得有所止,这在封建社会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今天就是社会和谐稳定。大众文化的人文主义实际就是人道主义,要求有生存权,发展权,如明代思想家说的,“除了穿衣吃饭,无人伦矣”。精英文化的人文主义最为复杂,对于主流社会,他要有人文批判,这个批判是“扬弃”的意思,就是要发扬好的,抛弃不好的;对于大众,他要有人文关怀;对于自己,要有人文理想,人文追求。我们大学生属于精英文化,现在说高等教育大众化,那只是说入学率、录取率,能够满足大众,并不是说培养目标也是大众,大学里培养出来的人,必须是精英,各行各业的精英,哪怕是做蓝领,也是蓝领中的精英。所以对于网络中的内容,我们当然应该选择有人文理想人文追求的,但是社会上还有大众阶层,尤其是那些劳动大众,农民工,送外卖的等等,他们辛苦一天,最后能够稍事休息一下,刷刷抖音,看看屎尿诗,放松一下,我们应该理解,不能要求他们也一定去看严肃吃力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作为精英分子,对于大众的人文关怀。

期间还有他们老师也向我提问,说陈寅恪,我们都读“kè",你为什么读“què”? 我说这两个音都有的,应该是古今音变现象,声母“gkh”和声母“jqx”的字音,古今正好是对置的,这种现象还大量地保存在一些地方的方言中,譬如杭州话中就有大量的例子,我不知道福建话中是不是这样。譬如“房间”读“房gāi”,这是“j”和“g”对置,所以以前老百姓骂蒋介石是“蒋该死”,也是这样。我甚至怀疑诗经中的一些字也是这样,譬如“关关雎鸠”,什么鸟叫是“关关”的?不好听嘛,一对男女青年在谈恋爱,旁边一只鸟说“关关”,那不是捣乱吗?所以我怀疑“关关”就是“喈喈”,很好听的一种鸟叫。从“关关”到“喈喈”,还能找到中间的过渡阶段,就是白居易《琵琶行》里的“间关莺语花底滑”,一个还是“关”,一个已经变成“间”了。当然我没有研究过小学,只是猜想,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更深入的研究。假如这个古今对置的道理能够成立,那么“陈寅恪”的“恪”字的不同读音也就可以理解了。最后说一句,就是人名是多音字的时候,一般以本人的读音为准,陈寅恪自己是读“què”的。

大致只记得这些,我觉得福师院的学生和老师都是很有水平的,他们的提问对我的思考是一种促进,正如古人说的是“教学相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文教育:历史教育的本质
关于“科学”“人文”相融合的教学觉解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教育与人文素养的培养--邓清林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张翼:我为什么很少回答问题
揭秘英国公学是如何培养社会精英的 -- 伊顿公学(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