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陆德霞——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教师介绍


    陆德霞  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教师,在古二小老教师的教育影响下不断成长为一名学生喜爱的好老师。主持1项区科研课题,参与北京市课题2项。参与北京市“京教杯”青年基本功获二等奖,参加北京市赛课5节获得一等奖,1节二等奖,录制北京市空中课堂2节,参加石景山区教学大赛双一2次,获承担北京市交流观摩课10余节;发表文章5篇,多篇论文在北京市、石景山区论文评比中获奖。作为学校数学骨干,参与吴正宪老师自主工作室学习,同时参与青蓝计划学习,并主动带领身边的青年教师一起教研,提高业务水平,指导青年教师做区公开课多节。

子曰:温故而知新。学生学习知识后就要完成相应的作业练习,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但“双减”政策下达后,作为低年级教师的我们,心中更为忐忑,疫情之后学生的学新知识慢、课上时间有限,练习少做,孩子学习新知之后,学习的效果能保证吗?我们怎么才能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心怀忐忑,我们开启了新的学期教学工作。

对于数学教学,在低年级最为重要的就是关注学生数感的培养,但由于低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为主,我们需要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课堂上我们努力追求将知识以活动的方式让学生经历,感悟数学本质,同时在课上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学会分析、思考从而推理出不知道的新问题。面对二年级不能留书面作业,我们就根据教学内容,创编了一些新的做法。


    一、利用游戏,训练口算

随着核心素养的不断深入,我们认识到学生需要深度学习,然后深度学习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计算学习。记得在上一次教二年级时,学生的计算能力很不好,虽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较好,但是计算总出错,明明会解决问题,但是计算出错总不能得到满分,一次考试后分析,学生总失分是89分,因计算失分高达80分。由此可见,运算能力对于学生是很重要的。因此,在这次教学二年级,又不让留作业,我们需要如何帮助学生训练口算呢?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计算方法掌握还是不错的,原因就是2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不够牢固,面对这样的现象,我利用扑克牌,带领学生进行口算练习。两人为一组,每人抽取一张扑克牌,比比谁能正确算出相加的结果和相减的结果。之后再要求学生提高计算的速度。这个游戏不仅不用写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加减计算的训练。因此对于计算不太牢固的学生就建议学生回家和家长进行扑克牌比一比的活动,之后还建议可以自制数卡,进行口算练习。再配上学校每天一竖行的口算及时,学生的计算有了明显的提升。

运算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不进行练习,学生很难掌握较好,借助游戏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可谓一举两得。


    作业设计作品

1.一颗石榴有多少粒石榴籽?

理论依据: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发现,低年级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关键时期,学生对数量的感觉又是怎样的呢?在学习了乘法之后,我们开展了一次实践作业。

学生作品:

作品一

作品二

教师点评:两个同学看似选择的方法类似,但是一个是根据有几行估出的数据,一个是根据面积估出的数据。都运用了我们刚刚学习的乘法知识,又高于表内乘法,借助乘法的意义算出了两位数乘法。可以看出学生的活学活用,对知识本质的深入理解

作品三

作品四

点评:学生借助称重、分几份的方法分别进行估测,很棒的想法!

2.任务:设计队列图案

设计理念: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是对单位个数的表达,计算也是对“单位”的表达与刻画。

学生作品:

点评:学生对数表示与刻画的越丰富,说明学生对数的理解越深刻。两位同学设计了不同的队列图案,超赞!


    二、开发主题,发展量感

在参与一个市级课题研究时,我们通过对学生的测试发现,低年级是训练学生数感和量感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如何帮助学生发展量感?

在我校语文课程中有一项是“书延课程”,二年级的开始就是石榴节,学生需要了解石榴的特征,查询石榴的古诗,还要用石榴做一个水果拼盘。看到这个我突然想到既然也需要买石榴,那就顺便让学生估一估一个石榴大约有多少粒石榴籽吧,估完之后在数一数验证一下。于是利用周末,为学生提出了实践任务。

通过学生的作品,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估测的办法很丰富,有的20粒摆一行,然后其他的铺成一个和20粒一样长的一个长方形,在数一数长方形有多少行,就可以估出一个石榴大约有多少石榴籽了;有的利用家里的小电子称利用重量进行估计;还有的把石榴分成4大部分,数出其中一部分,再估计一个石榴的籽数。不论是用的什么方法,学生数完准确数量之后,都发现估计的和自己数的数量是不一样的,有接近的认为自己选择的估算方法是合理的,也有估计数量与实际相差较多的,他们认为自己的方法可能不够好。

这次活动,学生都很开心,觉得不仅完成了学习,还享受了美味水果。特别在交流时,有的学生想到在一年级我们也进行过类似的活动,那节课的估测方法和今天的学习是一样的。看来估测时,需要自己先找到一个小标准,在进行估测,就会得到比较接近的数据。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到了快乐,在交流过程中还升华了对操作策略的选择,以及估测方法的选择。


    三、设计队列,发展数感

学生学习数学是从学习数的概念开始的,数的概念的理解水平关系到小学生能否正确列式计算、判断推理等学习活动。而数概念的理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合适的学具,积累足够的生活经验等等,同时这些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只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以感知的现实背景,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在学习完表内乘法单元之后,我们上了一节实践课:《设计队列》。这节课的任务就是:24名学生要参加一次运动会的开幕式,可以给他们设计怎样的队形表演呢?请你在学习单上画一画。学生只想到排两列、拍三列、排四列、排六列的情况,汇报之后,教师追问:这些可以用哪个算式表示?看看老师画了一个可以吗?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通过教师的点播,学生受到了启发。在周末的实践作业中学生以36名学生来设计队列,他们的想法都丰富多了。

学生对数的表示刻画越丰富,他对数的感觉就会越好,对于解决问题也会越灵活。

新的数学课标马上就要出台了,我们都知道培养学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依托课程标准,为学生设计合适的学习活动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要向课堂要质量,但有些能力需要在生活中加以锻炼,站在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需要教师开动脑筋,设计好课堂活动和作业任务,帮助低年级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在活动中发现学习的价值,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素养。我们还需要不断思考、实践!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低年级孩子的数学学习方法
《小数乘法》的单元反思
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学习方法有哪些?
论怎样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学具和教学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