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全国自主教育联盟吴正宪数学名师协作共同体

2023年8月25日,全国自主教育联盟吴正宪数学名师协作共同体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如期举行。参与本次活动的有正高级教师、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杨庄校区校长、正高级教师、北京特级教师陈金香校长中国屈原学会自主教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自主教育联盟秘书长刘桂旺,昌平实验小学张久超校长,十三陵学区教学组负责人于萍主任,及吴正宪协作共同体新老成员和两个校区的教师等。

吴正宪数学名师协作共同体成员校

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学校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中心小学

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学区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昌平学校

北京市昌平区实验小学

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

北京市通州区后满仓小学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

北京市教育科学温酒元通州区第一实验杨庄校区

清晨,微风拂面,活动在徐宏副校长的主持下正式开始。徐宏副校长亲切地向与会的各位嘉宾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陈金香校长致辞

在全国自主教育联盟平台的支持下,吴正宪数学名师协作共同体的成员们在吴老师的专业指导下,深入挖掘儿童素质的教育思想,以建构正确的儿童观、教学观、价值观和学习观。通过研究学习实践应用,将儿童素质教育理念传播到更广泛的地方。通过不同方式,将自己的感悟、体会和学习成果,影响更多学生、同仁和社会。感谢吴老师,感谢全国自主教育联盟以及参加本次活动的专家和老师们,共赴一场教育力与研究力共享共促的成长之约,一起实践自主课堂,促进自主发展,共同陪伴孩子们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做好自己。

吴正宪老师结业寄语

我们是儿童数学教育的实践者,研究者;

为儿童奉献“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教育,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感谢你们和我一路走过;

感谢你们在过去的学习中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感谢你们为协作共同体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所有结局都是新开始,希望老师们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学习和思考,牢记学习永无止境,牢记学习是终身的、是永恒的。我将会把我对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把握和理解,及当前中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当中的一些经验,即时传递给新老学员。让我们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在我们的课堂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我们在一起,做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刘桂旺主任致辞

刘主任首先对与会专家、校领导及与会教师的到来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在吴老师专业的学术引领下,认真做好学思行自主研修,做好课堂教学研究,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为孩子们奉献“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课堂。

在双减双新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所在。一直以来,我们抓住课堂教学研究的关键点,在专家学者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一路前行,协同发展。

结业视频

我们是追光者

您是一束光,专业智慧之光,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您是一束光,赤诚热烈之光,赋予我们力量,扬帆起航;

您是一束光,敬业爱生之光,是我们职业发展的榜样;

一直以来

我们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忘不了,多少次课堂实践,您精心点拨,我们豁然开朗;

忘不了,多少次思辨探讨,您用心交流,我们智慧碰撞;

忘不了,多少您亲切的话语,谆谆教导,我们心灵激荡;

一直以来

我们追着您敬业忘我的精神之光,

深刻体会到我们教育工作就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我们追着您教育的科学精神之光,

要把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做到极致,触及每个孩子的心灵;

我们追着您作为教育人的人格魅力之光,

您的亲和专注,提携引领着我们快速成长;

从您的身上,

我们看到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伟大,

伟大在于我们的成长,就是一班一班孩子的发展和未来,是多少个家庭的幸福与希望。

在此,

我们真心感谢您,感谢您指点迷津,智慧启迪。

从此,

我们坚信,教育是灵魂与灵魂之间的沟通,课堂教学是师生心与心的直播。

因此,

我们坚持学习,始终行走在教育研究之路上,一往直前;

我们坚持反思,始终聚焦课堂实践,关注细节,一心专研;

我们坚持学思与行动相结合,将所学所思所得付诸课堂,知行合一。

您是一束光,

我们是您的追光者,

我们将砥砺前进,追光而行

颁发结业证书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希望老师们将吴老师的儿童数学思想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中。

学员风采展示

小组案例分享《分数乘法》
承担组(段微、吕迎)天通苑学校

立足单元教学,掌握数与运算的一致性。

关注已有经验,促进新旧知识的联合。关键是本单元分数乘法的计算,注重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精心计算的理解。在原有分数加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的基础之上,使新旧知识则以多角度多侧面共通形成意义连接,让学生体会整整数分数一脉相连的计算原理。

经历探究过程,培养推理意识。

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直观的图形表征,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结论的学习过程。教师方案教学节奏,引导学生充分经历算法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深入探究算理的基础上获得系统调理的计算方法,形式推理抽象概括出计算法则,发展演艺推的意识。

转换思考新视角,提升数感新能力

转换视角重新看待学生这些路径,可以发现这些方法的背后蕴藏着他们对分数本身丰富的认识,这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让学生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来看待分数本身。


吴老师小tip: 要实现一次真正精彩的发言,我们不能低头念稿子,因为这样会大大折扣发言的效果。眼睛被称为心灵的窗户,所以我们要与听众、孩子们进行眼神交流,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小组案例分享《第五单元加法和减法》
承担组(刘戈、韩立云)后南仓小学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小朋友感兴趣的动画人物,乘坐“口算号”小火车的情境,随机进行口算练习,既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现实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学习数学的归宿。创设情境是现实生活与计算教学沟通的桥梁。通过问题引导、课件出示等方式,把小鸡跑来又跑来的过程生动地展示出来,使学生能够更顺利地理解连加的意义。在新授部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喂鸡的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情景,既生动地反映出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又让学生直观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更让学生感受到连加、连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利用观察情境图、问题引导等方法,让学生

感受连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并理解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动手摆一摆,体会蘑菇原来又有几个,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会原来有几个。学生欣赏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也不同,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既关注学生思维的个性化,又开阔了学生的思路,让生生之间“思维共享”通过布置课后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连加与连减故事,让学生体验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体验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组案例分享:实践课《超市里的小调查》
承担组(董琳、李诗音)昌平人大附中学校

董老师:每一位学习者都有很大的提升,我和可爱的孩子们从身边一切可利用资源出发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构建扎实的知识系统。中午午餐时,我会将目标放到了香喷喷的小馒头上,站在讲台上左手举着小馒头,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掂掂,这个小馒头大概多重呢?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全部被吸引了过来!只见有的同学开始把他饭盒中的小馒头放到手里掂一掂,和旁边的同学一起估一估,我又进一步将气氛烘托:如果谁掂的最准,这个小馒头就送给谁!同学们的兴趣全部调动起来了,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这样大小的一个小馒头的重量大概在30 克左右。快乐的午餐时光还让学生们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真实体验中了解了一根中等大小的香蕉大概的重量是 90 克左右,个头大一点的香蕉质量在 150 克-180 克左右。了解了甜甜的米酥重量大概在 25克左右。这些有趣的活动真正让学生积极亲历过程,自主积累体验。

自主课堂教学策略总结

(1)创设生成问题。

(2)合作探讨分析问题。

(3)讨论寻找方法解决问题。

(4)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案例分享《方向与位置》
承担组(王策、谢雪苗)昌平实验小学

《方向与位置》内容在新课标中放在了综合实践部分。确定位置的本质是将数与平面内的位置进行一一对应的一种规则,是人们为了进一步用数研究图形变化规律的一种转化方式。数学规则的产生往往是在实践中为了交流方便,或者研究方便,有些天然形成,有些约定俗成,还有些是数学家统一后宣布。类似规则制定这样的数学课程是最容易给学生营造轻松的创新空间的,因为规则的制定本身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好坏、方便之分。

专家点评

在这次分享中,四个团队都分享了他们在2022版新课标下不同主题如何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吴老师的备课思路是先找到瓜长在哪条藤上,然后找到这条藤的核心要素与核心素养。

王策老师分享了《方向与位置》这个主题,通过这个主题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空间观念,让他们能够用数据来对点的位置进行刻画。这个主题是典型的数形结合,可以在课堂中融入真实情景,例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亚洲象群北移南归。董老师分享了《超市里的小调查》,它是一个主题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这个主题中,吴老师举出了曹冲称象的例子,并用代数推理的方式证明了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这次分享中,四个团队都展示了他们在新课标下的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通过具体的主题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他们的分享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教学案例和教学策略,对于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小学数学4个领域,划分为7大主题

数与运算

数量关系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数据分类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

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习活动项目学习活动



核心素养表现(11个):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数学眼光:符号意识、数感、量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

数学思维:推理意识、运算能力

数学语言:模型意识、数据意识


学员风采展示

小组案例分享《较复杂的平均数》
承担组(张丹、曹雨龙)通州一实小学杨庄校区

通过自主课堂模式,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质疑精神以及同伴合作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在这种模式下,老师的角色更多是引导者,能够更合理、有价值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问题生成和处理。学生们通过这种自主课堂的学习模式,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可能会更加扎实,能够运用所学内容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想法和意见。在这次课堂中,主要运用了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和语言表达等多种教学策略。通过这些策略,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课堂教学策略:主要采取了问题导向、对话策略以及资源生成和落实学习任务,以达成学习目标的方式。这些策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

小组案例分享《认识人民币》
承担组(张俊)通州一实小学本部

主题: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一年级数学教师团队在徐校长的带领下进行大胆尝试,将北京版义务教育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人民币一单元的内容,设计为经常实践活动的课,主题为6步闯关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丰富多样化的数学实践活动中自主投入、快乐参与、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三者间的换算,并学会兑换购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契合起来,发现数学的价值,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组案例分享《发展模型意识解决实际问题》
承担组(于金培、解枝星)古城第二小学

设计什么样的练习可以超越简单的数量关系的表层应用?设计跨学科主题活动,实现将“形式”的数学知识向“真实”的现实生活的转变,为学生提供解释现实世界中现象和规律的机会。

小组案例分享《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
承担组(闫圣洁、刘丹、田丽娟)十三陵学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教学活动应注重启发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观察、猜测、实践、计算、推理、验证、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史宁中教授说过,教师备课不能仅局限于某一堂课,而应当把相对成逻辑体系的知识整合在一起,思考通过这些课程让学生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什么素养,然后再考虑每堂课怎样体现。核心素养导向下,我们必须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 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专家点评

在本次活动中,吴老师对8个团队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并结合情景给出了实例,让老师们受益匪浅,收获满满。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老师们也能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保持对教育教学的热情和创新思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相信在吴老师的指导下,各位老师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自主发展
在一起 做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北教师博客网--江北小学数学
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研究/教学研究 - 首页
数学学科听课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主体参与有效性的探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多样性(教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