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典课例分享——王博《百分数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3.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百分数的正确含义。

4.知道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教师及学生收集到的百分数进行感性认知,在通过例题由感性过渡到理性,最后通过相关练习达到理性认知。

2.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2.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正迁移能力。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注意力方面,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转移等方面都比低年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记忆方面,有意记忆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有所发展,具体形象记忆的作用仍非常明显。在思维方面,学生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主要与次要的内容,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他们的思维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想象方面,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让学生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经历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就是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自我体验,获得、理解和应用知识、技能,并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方面都得到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透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地进行百分数的读写。

3.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

难点:

1.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教师活动:

1.通过谚语来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百分数的存在。

2.通过生活中百分数的实例进一步体会百分数无处不在,并引导学生感知百分数的书写方式。

学生活动:

1.谈谈自己对言语中百分数的理解。

2.说出生活中见到的百分数。

3.初步感知百分数的书写方式。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百分数使学生对于百分数产生感性的认知。

(二)自主探究,体会百分数的由来

教师活动:

1.出示各公司植树成活率比较例题,存心只给出成活棵树让学生比较成活率,使学生发生认知冲突,更加深刻的体会百分数是两数之间的分率。

2.强调百分数是由分母为100的分数而转化过来的。(板书92%、95%、94%的由来)

学生活动:

1.独立完成相关例题的解答。

2.体会百分数的方便之处以及由来。

3.初步感知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相同之处。

【设计意图】

1.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以及研讨的过程,使其深刻体会到百分数的由来,以及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联系。

2.教师只充当引领的角色,此处想让学生进行生生互动,激烈争论,自然而然由分数过渡到百分数,并初步感知百分数的意义。

(三)引出定义

教师活动:

1.引领学生回忆并总结例题中百分数的推导转化过程,体会百分数的由来。

2.引领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百分数是两个数之间的分率(或者说是倍数关系)。

3.引领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百分数是由分数为100的数转化而来的。

4.引领学生体会百分数是分率,不能加单位,并初步体会与分数的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

1.反思并回忆刚才例题的解题过程,用自己的话说出百分数的由来。

2.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样的数是百分数。

3.认真聆听其他同学的总结,进行补充以及改正。

【设计意图】

1.引领学生对于百分数的认知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

2.锻炼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用数学语言精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3.锻炼学生听的能力,课堂上要善于聆听他人的发言,并进行及时的补充与改正。

(四)练习中体会异同

教师活动:

1.出示相关分数与百分数的例题,让学生体会百分数是分率不能加单位。

2.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与分数相同都可以表示两数之间的分率。

3.引导学生总结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异同。

4.引导学生通过集合图的方式体会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包含关系。

5.通过判断题的形式,强化百分数不能加单位这一与分数最大的区别。

学生活动:

1.完成相关分数与百分数的练习题。

2.通过习题思考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异同。

3.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异同。

4.利用集合图来体会分数包含百分数,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

5.完成相关强化训练,对于百分数不能加单位这件事进行更深的认知。

【设计意图】

1.锻炼学生做中带思,愿意去深入思考的能力。

2.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以及用数学语言精简并准确表述自己想法的能力。

3.教会学生用数学方式去梳理自己思路的方法。

4.教会学生如何在学习新知识后正确进行相关强化训练。

(五)解释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利用百分数的意义解释具体情境中的百分数,在必要时可由教师先进行举例说明,在让学生语言规范的去解释生活中的百分数。

2.引导学生从图中摘取信息,并进行再加工。

3.引领学生从感性认知过渡到理性认知,再由理性认知层面去解释自己当初感性认知的事物,使得枯燥的意义得以在现实中应用,使学生体会数学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

1.结合百分数的意义,在具体情境中解释相关百分数的具体含义。

2.从图中摘取信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中无处不在。

3.学习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想法,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

1.规矩在数学中是很重要的一点,因此引导学生用标准的数学语言正确表述自己想法的能力便显得至关重要,此环节意在对于百分数意义的进一步强化,也是让学生锻炼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想法的能力。

2.锻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以及从图中摘取信息、准确识图的能力。

3.这里再一次展示课前的四张生活中的图片,使学生体会自己通过学习在认知水平上的提升,也是对于本节课学生对于百分数意义理解的检验。

(六)玩中带学,夯实基础

教师活动:

1.出示幸运大转盘活动,让学生说出各个颜色所占转盘的百分比。赋予学生权利去当老板设计奖项,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2.百分数的书写,基本功强化训练。

3.讲成语转化成百分数,并对于成语所对应百分数的大小进行排序。

学生活动:

1.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体会数学知识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3.夯实基本功,体会数学乐趣。

【设计意图】

1.意义课枯燥无味,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勾起孩子的学习热情,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热情。

2.让孩子体会数学是有趣而且是有用的。

3.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数学基本功。

(七)学以致用,自评收尾

教师活动:

1.让学生利用百分数来对于自己本节课的学习进行一个简单的评价。

2.让学生体会特殊情境中百分数之和应为100%,也就是单位“1”。

学生活动:

1.利用本节课学习的百分数相关知识对于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评。

2.体会特殊情境中各百分数之和应为100%。

【设计意图】

1.引领学生学以致用,并能够对自己的学习内容进行客观评价。

2.引导学生敞开心扉,表述自己的真实学习感受,也是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自我认知。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年级:美妙数学之“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0709六)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二)
百分数的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教学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