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星堆青铜器原本的颜色
userphoto

2022.05.23 福建

关注

                故宫博物院藏铜镀金镈钟

      今儿朋友喊我买铜陵有色,然后脑袋一抽风就想到了青铜器,心想,不对啊,青铜器原来不见得就是青色的,那是青色的铜锈啊。

      那青铜器是啥时候开始的名称呢?不知,反正青铜时代(Bronze Age)是由丹麦考古学家G·J·汤姆森首先提出来的人类物质进化史上的分期概念。想来“青铜”这个名字的来历大概与老外相关,铜是copper、黄铜brass、紫铜Red copper(也是红铜的意思),而青铜是brone 。青铜在中国古代被称作金或吉金,文献中讲的“赐金”“受金”指的就是青铜,它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大抵是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

     青铜器其实就是种锈色铜器,流传方式以:入土、坠水、传世三种。其实,青铜器刚刚被铸造并非就是青色的,表面那层锈色其实是一层“腐蚀覆盖壳”,与其埋藏地下的水、空气和矿物质成分有些很大的关系,有青绿色、红色,也有色黑如墨的“黑漆古”。收藏界有说法:“铜器坠水千年,则绿如瓜皮,而莹润如玉;未及千年,虽有青绿而不莹;未入土水之传世铜器,其色紫褐,而有朱砂斑,甚至其斑凸起。”

     青铜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是人类科技发展历程上重要的一步。中国的青铜器时代辉煌而灿烂,大约从夏商周起直至秦汉,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左右,跨越中国的整个奴隶制时代,​青铜器的应用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一种合金,两千多年的古人对青铜器有着详细和科学的认知。在先秦手工艺专著《考工记》中,详细记载了六种青铜器不同的合金成分(含锡量)配比:“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可见,锡的配比不同,青铜器的使用功能就不同。

​     青铜器的颜色主要也是由锡的配比决定的,而铅影响的是青铜器表面的光泽。锡、铅所占的比例不同,青铜器成形后所呈现出的颜色也是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大致会有金黄色、橙黄色、浅黄色、灰白色等。那么,三星堆的面具一开始是什么颜色的呢?什么颜色配上黄金色的面具才显示出面具的庄严呢?锡在三星堆的青铜器中的比例又是多少呢?

补注:

     “鉴燧”即方诸和阳燧。方诸,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可称之阴燧;阳燧,向日取火的凹镜,即火镜。《搜神记》对鉴燧制作时间志愿者所记载,“阳燧”制作需在“五月丙午日中铸”,在“十一月壬子夜半铸”的凹面铜镜,则成为专门用来承接月夜露水的“阴燧”。阴燧也是一个凹面镜,只是外缘为正方形。

方诸:

​         《淮南子·天文训》“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

阳燧:

1956年河南陕县虢国墓中出土的弧面形镜,直径7.5厘米,背面有高钮,钮旁为两虎缠虺等花纹,制作精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星堆青铜器小型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三星堆古遗址青铜人像
三星堆青铜器这么火
什么是铅锡黄?三星堆青铜器上的铅锡黄从何而来?专家揭秘
匪夷所思!三星堆青铜颜料成分系3000年后技术,古人无法合成
漫谈殷墟人种、青铜牛尊和三星堆牛骨,再证华夏文明起源和迁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