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志愿 我志愿

高考考试,分数出榜,全国各大院校的招生体系亮出了招生的专业和人数,志愿填报,在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前,高考似乎不能安然地落下帷幕。

这几日,我想经历高考的孩子家长,应该不比复习阶段清闲。上海在恢复高考40年后的第一次改革,不分文理科,科目改成3+3,语数英加任意选择三门副科,总分也比以往600分满分多了60分,招生按照专业组划分。虽说这次采取了知晓分数填报志愿,但,对于新总分、新方式、新组合,各种新,大家还是心里没底,一副摸着石头过河的阵状。

俗话说,“高考考孩子,志愿考家长”,大家约定俗成地认为家长属于“有经验”的过来人,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家长,大多数不仅是经历过高考的过来人,还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过来人,是具备收集信息和综合评估能力的过来人。在我看来,我们这样的“过来人”,有时候显得有点“过时”,那个年代许多我们不太关注的大学,现在都提升到了211级别,还增加了相当一部分我们不认识的学校,哈哈,有趣的是家长同龄人谈起这些“新学校”来,大有嗤之以鼻之势态。

好吧,就业前景、发展前途、社会地位、收入状况......这些就是“过来人”所重视的,“理想型”的孩子只会考虑:这个专业首先是我喜不喜欢,热不热爱,感不感兴趣......“实际型”的孩子也只是实际地考虑:学校校舍好不好,生活环境如何,食堂的饭菜香不香,这个学校牛不牛,图书馆漂亮否......

于是,你志愿、我志愿,家长和孩子必定会有各种碰撞:家长认为好的,力劝孩子认同,孩子没主意的,听从了父母的决定,有的会在读书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是找不到方向,不在状态,读的是父母“喜欢”的志愿;家长迁就孩子的,听任孩子自己选择的,最后发现孩子阅历尚浅,对于专业的认知有限,并不是自己想象的“喜爱”。

填报志愿之所以这样被重视,是因为大多数人会觉得这个时候是决定孩子未来的一个重要时刻,其实“过来人”应该都有体会,不见得有那么绝对,就像今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一样,谁也无法很准确地预测未来,人生有很多的变故,面对选择和被选择,家长和孩子都应有个良好健康的心态,从容地面对变化才好。

我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选专业?热门冷门没关系喜欢才是硬道理
高考生天天睡大觉,家长通宵研究报志愿,关心背后全是“小心机”
高考志愿:选专业还是选城市,85%家长都不知道!
志愿填报指南:大学专业选不好,年年期末像高考!
山里人:让孩子尽量参与3校自主招生
2016年高考填报志愿方法!这2大误区,家长不要去触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