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08毛婧:大学生逃避学习与自由何干——《逃避自由》的视角

逃避自由分析框架:

消极自由彰显内在自由悖论而南辕北辙

      《逃避自由》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的心理学著作,在这本书中他探讨了有关自由的种种问题。弗洛姆以中世纪为分水岭,将传统人与现代人进行了区分,认为中世纪之后的人是现代人,随着自由与孤独的同时增长和加剧,现代人便产生了一些极端的逃避自由的心理,比较倾向于通过采取与世无争的方式或沉溺于、封闭于内心世界的方式来摆脱世界、摆脱威胁和孤独。

      《逃避自由》中有一对重要概念是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弗洛姆认为,消极自由是指个人不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关系的约束,理应有较大自由权来体验自我价值实现的乐趣,但事实并非如此,它反而使人陷于孤独之中,导致个人无能为力感,并可能产生消极心态。本文尝试从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书中理论出发,理解大学生逃避学习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内在的自由悖论与大学环境带来的孤独感成为重要原因。

为自由而逃避学习:

局部短时的自由导致整体长久的不自由

      大学生们逃避学习正是一种“消极自由”。他们在“本可以”完成课业的时间段转向娱乐活动,本身是一种另类的“追求自由”,是一种“报复性娱乐”。面对日益沉重的竞争压力和群体性焦虑,学生们需要一定的注意力转移来逃离迷茫情绪,于是大家或有意或无意地对一些看似简易、可迅速完成的学业任务产生了逃避心理,希冀着依靠这一时的逃避足以永久逃离当前所处的压力环境,在自己掌控感更强的娱乐领域内找寻学业领域内相对缺失的选择权和自由。然而正如弗洛姆在书中所指出的自由悖论一般,这些学生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却遇到了困惑:愈是逃避学业、在娱乐中获取自我感,反而愈加让人感到自己被这些娱乐活动和情绪所困,依赖于此“其结果是,他对自己和对生活的目的感到怀疑”[1],而无法完成真正的目标。这种自由并非人的真正心理需求,所以又开始选择逃避自由。“自由”变得不再自由,成为了异化的枷锁,学生们进一步走入了消极的状态。

因孤独而逃避学习:

沉溺于个人内心以摆脱世界竞争与威胁

      大学生这一群体比之步入社会的工作人员与尚且懵懂的中小学生而言,刚好处在一个过渡阶段,具有一定的自我认知偏差和心理落差感。随着大学生们离开家庭正式过上一种形式上的“独立生活”,大家趋于将自我定位为一个有能力的成熟人。但进入大学后对学习能力的新维度考察,对其余各类能力的高要求,容易使大学生产生较大的心里落差、进行自我施压,从而引发因达不到自我期望产生的焦虑感和孤独感;同时大学也是学生们个体化的重要阶段,带来的不仅是有别于中学时期的较大限度的自由,还有与自由相伴随的个体之间的疏离、连结的丧失,这些同样给大学生带来了孤独感,进而选择逃避自由。

      总之,大学生逃避学习与追求自由有内在关联,可以从《逃避自由》的视角分析其深层原因。首先是逃避自由分析框架,消极自由彰显出内在的自由悖论而导致行为的南辕北辙;其次是为自由而逃避学习,大学生逃避学习能追求局部短时的自由而导致整体长久的不自由;最后是因孤独而逃避学习,大学生逃避学习能沉溺于个人内心以求摆脱世界竞争与威胁。需要警惕的是,逃避自由始终只能是给人短暂安慰的“安全所”,并不是帮助大学生摆脱内心空虚与孤独的“保命符”,也并不可能真正解决学生们所面临的学业难题。因此正视逃避自由这一话题,远离消极自由,尝试新出路方是正解。

[1] 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

高教课堂研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弗洛姆是如何诠释爱的本质,理解爱的本质的关键所在到底是什么
性:从空虚到虚空
★弗洛姆《逃避自由》读后感
25个直击人性的本质的话
无畏付出的时刻,才是爱真正动人心魄之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