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22李雨萌:读研热有何利弊

      2022年全国考研人数再创新高,已然突破了400万。然而在这样激烈的竞争背景下,许多学生却并不明确读研的利弊,只是一味随波逐流,或希望延迟进入社会的时间节点。在我看来,读研是一把“双刃剑”,学生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走出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考研热的利弊可以从下述若干方面来分析。

个体利处:

竞争力强、转换专业、开拓视界

      读研对于个体而言,具有多方面的优点,能够给自己带来实际的利益。

      首先是读研能带来竞争力强的利处。读研无疑能够增加自己的职场竞争力。高学历往往是学生给公司的第一印象,在无法深入了解应试者能力的情况下,HR大概率倾向选择更高学历的学生。

      其次是读研能带来转换专业的利处。读研能够给予部分学生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不满意自己本科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读研储备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知识。  

      最后是读研能带来开拓视界的利处。读研通常能够精炼社交圈,从而开拓自己的视野。读研时期认识的朋友往往和自己拥有同一专业的深层认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项目推进,朋友双方都可以利用自己自己对某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帮助对方解决难题。

社会弊端:

学历贬值、本科受损、研究不彰

      读研对于个体而言虽然好处多多,但一旦成为”读研热“的社会风气,其弊端也就日益显现,进而又从整体上限制了个体利益的发挥。

      首先是读研热带来学历贬值的弊端。逐年扩招的研究生人数使得本科学历快速贬值,公司、企业招聘的条件越来越严苛,大批本科毕业生被迫加入考研大军,增加了年轻人的就业压力。

      其次是读研热带来本科受损的弊端。随着本科教育的贬值,学生们降低了对本科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学生确定了考研的目标后,由于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内容多,难度高,竞争激烈,学生们不得不挤出大量时间准备考研。而无论是本科的课程学习还是实习实践,毕业设计都无一例外被敷衍了事。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却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变成了一部考试机器,而不是足够成熟到可以从事某项工作的社会人。在这个意义上,考研热冲击了本科教育 ,让本科教育丢失了部分职能。

      最后是读研热带来研究不彰的弊端。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的原本是培养承担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专门技术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而培养方式在于让学生学习某专业最高深前沿的知识。从事大多数工作的员工并不需要具备研究生的能力。如果这部分员工接受研究生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说可能是一种资源浪费,也使研究生教育失去了培养高精尖人才的目的。

高教课堂研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研究生还有没有考的必要?这位HR的话一针见血!
法语专业要不要读研?
考研还是考公呢
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想考研
大三了,考研还是找工作,该如何选择?
本科出身,谁介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